摘要:电力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职能,无论是日常娱乐、烹饪、取暖,还是企业生产加工,都离不开电能资源,人们对电能资源具有强烈依赖性,一旦停电,所有的家用电器和企业机械设备都将停止工作,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自动化;发展
电能在社会进步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就要求电力体制必须不断深入地改革。加之日益加剧的电力市场竞争,促使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增强竞争优势以达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确保高质量的供电性能和高安全性的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供电时人力物力的消耗。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近年来新产生的一种信息化技术,这种技术涵盖了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比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机电技术等,通过将电力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的更加稳定。而且目前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都是比较好的,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这种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一些电力企业和机械类企业中。而该技术也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率,使工业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知道2002年,该技术才被我国评为国家级重点科学,可见在这方面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好在经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类型也越来越丰富,现如今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已成为现代化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实现电力自动化、电力智能化的重要技术依托。电气工程系统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不仅能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还能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由于国家资金有限、专业技术匮乏,致使研究成果不够理想。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发出了电力自动化系统。21世纪,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已进入实用阶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电力资源的自动化调度、自动化发电控制、自动化输电、配电安全分析、自动化电力信息数据采集、自动化电压稳定调控等功能。利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发电厂智能管理,包括系统自动检测、电能预估、用电自动调节等,大大提升了发电厂的运营效率,有效降低发电成本和设备故障发生率。在发电过程中,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代替人工进行工作,该技术降低了人力劳动量,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操作更加灵活,能够实现可视化操作,操作方法更加简单。
电气工程自动化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电力输电、配电管理形式,有效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了供电效率和质量。在传统电力系统中,供电设备经常会因电压不稳出现偏差,电压容易发生波形突变或闪变波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供电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与供电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用户用电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当发电厂的电能质量较低时,就会体现电流偏低、电压偏低等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可以保障正常供电,通过对供电、输电的实时检测,对供电、输电网络进行监管,对电网中的电压、电流及供电频率进行自动化控制,提高供电质量。电力系统自动化不仅提升了电能质量,还能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缩短电力系统的故障维修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关键技术
3.1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潜力非常巨大,解决了传统控制技术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控制复杂性问题,在具有不确定性系统方面应用,表现出了稳定控制效果。就目前而言,这种技术是未来电力系统技术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且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会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的更加安全稳定,是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选用继续开发和研究的一项技术,必须加强对这种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开发,促进电力系统的全面建设。
3.2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是自动化输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主要优点就是其涵盖的高新科技技术比较多,而且运行效率比较高,通过对这种系统的使用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这种输电系统也能够减少各种电力能源的浪费,提高电力能源输送效率,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得到更加全面的建设。
3.3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动态安全监控系统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是技术的关键,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该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是SCADA系统与监控控制系统的有机融合,自动故障检测可通过对电磁动态故障的分析,实现良好的检测效果,增强监测效果,通过GPS定位技术进行数据的同步传输,提高监控与维护效率,有效解决了传统故障问题,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4线上维修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用户的数量十分庞大,所以单纯的采用以往定期检测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电力检修的要求。定期检修所产生的资源消耗数量较大,定期检修的模式没有具体的目的性。并且,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如果还是单纯的运用以往定期人力维修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所以,应该运用线上维修的方法更好的解决传统定期检测方法下的劣势,这种方法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在线维修,对电力系统有个准确的检测,并且通过对电力设备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及时准确的发现其中所隐含的问题和风险,并且及时地对问题进行修复,这种模式的运用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让电力系统运行得更加安全。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电力工程的投资也逐渐增多,十二五之后国家全面启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虽然相对于其他国家较晚,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和性能在不断改革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电力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输电、配电建设、电能表的使用及性能检测、变电站、交互式终端设备等多个电力系统中。在变电站中,能够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无人管理,降低人力的投入和成本投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还能对变电站内的一系列配电设备进行自动化运行及协调,保障电力资源的正常输送和用户的安全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纵观世界各国的电力工业技术发展历程,电力自动化建设已成为电力资源发展的主流方向,我国必须要在电力工业领域大力推广和应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和企业单位。
参考文献:
[1]于力.考虑微电网接入的智能配电网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6.
[2]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3]肖繁.适用于新能源规模化接入的电网继电保护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郭新康,潘新民,王兴,张利,孙烨,柴文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系统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