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地质灾害对自然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地质灾害都是后期人为因素造成的,加之近年来对地质灾害分析发现,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措施,减少施工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原因分析;对策
岩土工程建设是中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土工程施工质量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因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较大,如果施工现场发生地质灾害,将使施工工作更加困难,还会造成其他安全事故,对建筑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中国的岩土工程建设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防治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对中国岩土工程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1地质灾害与岩土工程相关问题分析
地质灾害是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地质环境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不同角度看,复杂的地质灾害可分为不同类型。如果发生灾害,自然环境变化造成的灾害是自然地质灾害;人为影响造成的地质灾害属于人为地质灾害。人为影响的强度往往过强,导致岩土的不断变化,导致环境日益恶化和许多工程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岩土工程问题,分析和研究的角度自然是不同的。地质灾害和岩土工程问题影响和威胁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项目和活动的进展也加速了自然环境的转变,带来了更加复杂多变的新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城市岩土工程对城市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当它的强度达到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时,就形成了地质灾害。
2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
2.1山体滑坡灾难
滑坡,即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某边斜坡上的岩石及土体因遭受较大冲击与压力导致的山体斜坡的土质产生松动进而产生持续的下滑的地质灾害现象。山体滑坡的出现将对居住在山下的居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地震,大量或连续降雨,以及山体底部大规模开采造成的土壤侵蚀。一般而言,山体滑坡更可能发生在海拔差异较大或较高的地区。在这种地质条件下施工的时,应提前注意滑坡的预防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2.2崩塌
崩塌也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也被称为塌方危害。其灾难主要是由于部分山体的坠落或滑落造成的,这是由重力因素引起的现象。一般来说,这种坍塌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建筑频繁的地区,如矿井,通常会进行钻井作业,因此重力对其上方岩石的影响增大,在这时如果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或者重力的作用到达极限值,将会出现岩石坍塌,导致山上的岩石和沙子掉落。崩塌灾害的危害性可大可小,但往往会对周围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造成损害。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在岩土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遍的地质灾害。灾害主要是大雨引起的,在其表面形成洪流,而山体表面的岩石和泥土随着洪流倾泻。泥石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山脉本身的地形和地质影响,包括工程挖掘和砍伐森林,这些都会导致泥石流的可能性增加。
2.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是中国大多数岩土工程中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裂缝,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地下资源,如过度开采地表岩溶和地下生活用水。因此,有必要在岩土工程施工前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避免地面变形灾害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岩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应用
3.1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积极开展防灾和预控工作非常重要。这不仅要求施工单位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还要求地质部门和社会力量相互协调,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针对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地区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推广地质灾害防治,逃生和自救知识,让广泛群众了解地质灾害发生造成的危害。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结合科研部门和媒体等社会力量,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如:微信,微博,公共平台等,及时获取来自群众的灾害信息,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地,并做好预警和预防工作。
3.2预防和控制项目的准备
在编制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时,应当开展防治工程设计工作,分析地质灾害成因,制定地质灾害防治目标。根据地质灾害类别,选择排水工程施工,支护工程,加固工程等专项防治措施。注意特殊天气下避免施工工序的避让,积极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在工程成本合理的前提下增大森林面积,植物草坡保护,有效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自然条件,控制岩土地质灾害的发生。
3.3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技术和预控措施
3.3.1实现对滑坡现象的控制
一是注意有效提高山体斜坡岩土力学强度。具体而言,岩土工程施工人员可以综合利用削坡度减载重量和边坡加固方法,从而实现坡体承载力的提高,减少山体滑动现象。二是实现了滑坡区地下水的防治。也就是说,在实际水文和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地下水的排除,避免地下水对山体结构的影响。在实践中,垂直孔排水、水平钻孔疏干等都是清除地下水的有效方法。三是注意截水沟的标准施工,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造成地质灾害。
3.3.2防止崩塌的方法
由于崩塌地质灾害是由不同裂缝面或结构面的组合引起的,导致岩体脱落现象。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必须从加强岩体结构,防止岩体崩塌,减少裂缝扩展,保证施工现场等方面入手提高岩体结构的稳定性。具体而言,应认真勘察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分析施工现场的危险岩石区、卸荷裂缝区。及时去除危险岩石结构,并在岩石结构表面添加挂网喷射锚固,以更好地缓解岩石结构卸荷间隙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在危岩结构加固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对边坡的岩体结构和卸荷系数进行整合,划分关键加固区域,有效提高塌方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3.3.3泥石流预防
泥石流的发生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和不可控制的特点,其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这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某些损失,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政府部门和施工企业应重视该领域的防治工作,从预防,预警和治理的角度加强对泥石流的控制。在项目开始之前,对地质勘测数据进行收集。在灾害发生之前可以做出相应的报警,以防止灾害造成的损害,并通过报警系统实现安全疏散,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泥石流的风险。
3.3.4地面变形防治技术
首先,将对发生变形的区域进行简单的填埋处理,并采用一些特殊的夯实机械进行夯实作业,以达到稳固牢固的效果。通常使用石头或一定比例的粘土作为填埋的材料。该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主要用于岩土地面变形。其次,通过机械力使变形地基处于原始地质构造状态,然后通过人工回填达到设计高度。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岩土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大,严重威胁着大规模生产的安全性和工程的综合效益。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岩体工程的优质高效发展,工程管理部门需要在项目的全过程和所有参与者中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地质勘探质量。在施工现场,认真分析地质灾害成因,制定更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农又瑜.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低碳世界,2019,9(1):64-65.
[2]张晋源,李鑫.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140.
论文作者:冯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岩土论文; 山体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泥石流论文; 地质论文; 滑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