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宁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311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1月于本中心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体检人员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集末梢血)及观察组(采集静脉血)患者各40例,均采集两次,进行重复性试验,比较两组检验数据。结果:通过对两组进行检验,得出静脉血中的白细胞(8.12±2.31)低于末梢血中的白细胞(9.52±3.74);观察组中RBC、PLT的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静脉采血进行检测的数值比末梢采血检测的数值更为准确稳定、便捷,因此,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静脉采血的方式进行检验。
关键词:静脉血;血常规检验;末梢血
在临床医疗中,常使用血小板(PL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含量等多项指标进行检验[1]。本次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1月于本中心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体检人员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研究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1月于本中心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体检人员共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2±3.1)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2.5±2.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观察组:采集静脉血检验,具体如下:①清晨时间,进行常规消毒处理,让体检人员保持姿势,医护人员使用真空采血法,进行采集,将双向针的一端刺入其静脉;相反的一端和真空试管相连;②等到血液流入些许后,抽出针头,进行检验。
对照组:采集末梢血检验,具体如下:①检测前对的检查体检人员左手中指部位进行常规消毒;②使用三棱针刺入采血部位,直至血液流出些许后,进行采集;③按压被采集的部位,阻止血液继续流出;④注意采血点不能有炎症、冻疮等多种炎症,然后等待检测结果,并记录下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末梢与静脉血检测结果,分析三项血液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含量,并详细记录下来。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各列数据进行分析,组间率对比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应用()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可知,观察组(采集末梢血检验)血液检测结果中红细胞、血小板的指数均高于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验),白细胞数值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多种指标,是最基本的全身体检项目,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化验项目之一。通过血常规检验可以发现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细胞形态和分布的变化,以便找出各种疾病的最初迹象,有利于确诊临床病情[2]。血常规三种常见的采血方法是用针刺法采集静脉血、末梢血等。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2012年8月到2013年6月于本中心进行普通体检测血常规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研究得出,观察组中白细胞(8.12±2.31)低于对照组(9.52±3.74)、而红细胞(5.72±0.62)、血小板(232.12±48.50)的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静脉采血相比末梢采血更具有效性,特别是在红细胞含量、白细胞含量、血小板含量等关键数据上,更具稳定性和准确性,是血常规检测常采用的方案,总之,静脉采血具有方便、安全的优势,在临床采血中效果更好,然而除了情况特殊的患者以外,应优先选择静脉采血的方式进行检验。
综上所述,采血方式不同,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也不同,特别是末梢采血数据的稳定性、精确性、安全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外力挤压导致各种感染。静脉采血则不同,其稳定性、精确性和安全性都很好。因此,医护人员在实施血常规检测应该优先选择静脉采血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韩秋青,王爱玲,韩风杰等.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6):85-86.D
[2]狄敏,张芸.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1):6795-6796.
论文作者:王晓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末梢论文; 血常规论文; 白细胞论文; 静脉论文; 对照组论文; 红细胞论文; 血小板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