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研究论文_陈迪良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花湖镇卫生院 湖北鄂州 436054

【摘 要】目的:探析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87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三组,每组29例。予以Ⅰ组实施安慰剂治疗,予以Ⅱ组实施2.5μg噻托溴铵治疗(每日2次),予以Ⅲ组实施5μg噻托溴铵(每晚1次)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8.97%是Ⅰ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Ⅱ组患者的89.66%和Ⅲ组患者的93.10%,组间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Ⅱ组和Ⅲ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组间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患者,其疗效显著,能有效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噻托溴铵

【中图分类号】R562.25;R5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026-01

在气道慢性慢性炎症疾病中,哮喘属于临床常见且多发病症,具有反复发作等病症特点,易引发患者出现咳嗽、胸闷与气促等病症。如果哮喘患者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则容易导致气流持续受限,能明显增加气道阻力,降低患者肺功能,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严重影响[1]。在临床中,噻托溴铵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的主要手段,但在给药方式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争议。为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中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87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对其分组。Ⅰ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5±2.7)岁;平均病程(4.2±2.3)年;Ⅱ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6±2.4)岁;平均病程(4.4±2.1)年;Ⅲ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4±2.5)岁;平均病程(4.3±2.2)年。根据上述所述,把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P>0.05),组间数据可比较。

1.2方法

予以Ⅰ组实施安慰剂治疗,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予以Ⅱ组实施2.5μg噻托溴铵(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60454)治疗,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予以Ⅲ组实施5μg噻托溴铵治疗,每晚1次,早晚各一次。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为三个月。

1.3评价标准[2]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的相关治疗标准为依据,对其予以评价:显效:肺部湿罗音和干罗音已消失,且患者的临床病症已基本消失,各项指标结果正常,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显效:肺部湿罗音和干罗音降低,且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改善,各项指标结果正常,夜间易咳嗽使睡眠受影响;无效:肺部湿罗音和干罗音未有任何变化,且患者的临床病症也未改善,甚至加重,正常生活受影响。

1.4数据处理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运用%百分比代表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对比。检验结果以P<0.05表明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Ⅰ组、Ⅱ组和Ⅲ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68.97%是Ⅰ组患者的临床疗效,89.66%是Ⅱ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3.10%是Ⅲ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比较,Ⅰ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对比Ⅱ组和Ⅲ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在Ⅱ组29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占其比例20.59%,其中,1例恶心,2例便秘,3例口干。在Ⅲ组29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占其比例24.14%,其中,2例便秘,5例口干。两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其不良反应均已得到改善。两组对比,组间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哮喘属于气道高反应性病症,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因慢性炎症造成,具有反复发作等特点,易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急和喘息等临床病症。在呼吸内科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像呼吸困难、喘息和慢性咳嗽等,都属于此病症的常见症状表现,且易并发肺部感染[3]。若患者合并上述两种病症,则易导致呼吸病症加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影响。噻托溴铵属于支气管扩张剂中的一种,多用于呼吸内科中,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手段,不仅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而且能使患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肺炎病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噻托溴铵的耐受性相对较好,虽然易引发便秘、口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却不影响整体效果,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有临床研究表明,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采取噻托溴铵治疗,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使急性发作次数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卡看出,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在临床治疗中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患者予以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其临床疗效相对较高,能使患者的生活治疗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夏晓青.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04):58-60.

[2]龙瑜琴,程晓明.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02):166-168.

[3]邹云良.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39(02):153-155.

论文作者:陈迪良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  ;  ;  ;  ;  ;  ;  ;  

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研究论文_陈迪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