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室内设计中艺术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论文_徐文丽

徐文丽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310012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大力推进的工业化、商业化,我们一直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了巨大的改变,物种的减少、植被的流失、甚至新鲜干净的空气也可遇不可求,急剧减少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元素,以及能源日渐衰竭、全球逐渐变暖、垃圾随处可见等等问题日益严重,屡见不鲜。高楼鱗次巧比,污染无处不在,人类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用人工环境将人类和自然隔离开来,在征服自然地同时,也给自身的生存问题埋下了一颗又一颗炸弹。本文就以此来对设计中艺术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进行探讨。

关键词:艺术性;可持续性

1 "可持续设计"的概述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是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的主流,与之相应室内设计的发展也再向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生态设计的方向转变。室内装饰引起的资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破坏,甚至导致了生态失衡。由建筑业引发的环境污染当中,大部分都是一个原因造成的,那就是装饰材料的生产和施工。每年室内装修消耗的木材占我国木材总消耗量的一半左右,水泥消耗量,全世界水泥消耗总量的40%左右。

可持续设计指的是用可持续理念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设计活动,需要全面协调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和道德伦理等问题,要通过设计活动满足全人类共同的长久的发展利益。它不仅仅指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也包括文化和历史的可持续,要实现可持续就要满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就要求我们的设计活动既能满足现在人的需求又能保障后代的永续发展。

2 艺术性与可持续性和谐统一的设计手法

在室内空间中,艺术性与可持续性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议题上。当人与自然、人与空间的问题得以完善处理时,设计过程中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必定是和谐统一的。下文通过对集中设计方法的介绍和对日本室内设计的举例分析,来说明如何在设计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如何在设计中兼顾艺术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

2.1 风格的简索美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形成了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室内设计中的造型简单灵巧,装饰简洁大方,色彩单纯,实木本色。不论是宫廷建筑,还是民宅的口窗栋梁,凸显的重点的都是物体的简素之美;木结构的构件,大多数都保持原木的色彩和纹理;墙壁、天花、隔断等等也大多使用木材、竹材等自然材料,营造出回归自然的氛围。

2.3 材料的天然美

建造室内环境的材料尽可能多的选取天然材料,比如木材、石材、竹料、藤料、石材等等一方面能起到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协调人和物人和自然的关系。与此同时还应该将材料的自然属性充分发挥,诸如借由肌理、质感、色彩以及不同的组合等等表达方式实现丰富细部的效果。

比如日本的室内设计除了大量使用木材,还多以石材作为主要选材之一,并且普遍将石块粗髓的肌理外露,从而体现原汁原味的材料质感。从这可以看出日本室内设计崇尚粗扩的、有质感的材料和换弃太光滑、工整的材料风气,也反映出曰本人自然朴素的审美理念。

图1日本餐厅设计

2.4 空间的生态美

室内空间是建筑的灵魂也是其意义所在,与自然生态相比室内空间更像是一个微观的人造环境,在这个生态子系统中,包含着许多虽然复杂但是有更强的人为可控性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借助高科技运用高技术实现高满足。在空间处裡中,从指导理念的选择到对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的运用,都需要满足生态美学的要求。

3 美学法则和生态法则的和谐统一

生态美学是指在传统审美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学因素,是美学的新的发展,它体现的是和谐美和有机美。在室内设学范畴中,它强调的是原生自然的美,推崇自然质朴而不是刻意雕刻粉饰;它倡导的是在遵循生态法则和美学法则的基础上使用高科技手段创造人工生态美;它鼓励的是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人工生态景观;它给人们带来的是长久的精神满足,是审美体验的深层次的升华。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我们应当从理念、形式、材料、节能环保这四个主要方面入手,在满足美学法则的基础上兼顾生态学法则的要求,实现绿色环保。

3.1 多元化的理念

作为最早发展农业文明的国家,占据世界农作物起源的中也地,我国也是有着历史悠久的农业文化。农业生产深受传统的天地人和思想的影响,并且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观也是中华民族的核也价值观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基奠,契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中国馆内外相融的设计理念不失为芝术与技术和谐发展的典范

我们可从两方面分析理解中国馆的内外相融的设计理念。首先从内外空间上分析,中国馆在设计之初充分理解室内设计并不是独立的而应该和建筑周围发生关系这一理念,所以它打破了室內空间与室外空间的界限,将室内设计和建筑主体、展陈设计和装置设计综合考虑、整体规划,整个空间动线自然流通。送个整体的、综合的设计思维也是中国馆设计理念的核也所在。其次是从国内外文化角度分析,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目的是在欧洲大陆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和国家魅力,就这需要在弘扬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突破和创新,注意中西结合,不能一味固守成规而应该用更饱含科技感和时代感的手法来实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

3.2 多样化的形式

在最初的设计定位里,中国馆的表现形式就明确的被定义为用传统艺术的逻辑思维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主题。古今结合的方法就避免了一味堆硕传统艺术符号所带来的审美乏味和种种弊端。太过具象的符号或者装饰语言,类似传统纹样、灯笼、脸谱、剪纸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倘若在设计之中大量使用就会显得肤浅,指向性太明会使得审美联想的丰富性大大降低。

3.3 传统材料的创新型使用

中国馆的建筑师虽然用了最新的胶合木建造技术,但宣扬的却是传统的文化精神;并且,建筑师设计的着重点是如何在构建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将其与自然因素相融合。比如在采光问题的处理上,中国馆的屋面是经过电脑参数化精确计算得出的1059块屋面竹板,材料本身是在意大利当地经过特殊定制的,再由专业的德国登山运动员完成安装。通过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竹编材料,再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竹板的肌理顺着18度角在屋面上流动,在意大利北部的阳光下为中国馆披上了一层温暖的竹衣。中国馆内部,屋面材料通过传统编织工艺选择不同透光率,光线透过竹瓦漫射进入室内空间,在PVC表皮上留下了斑驳的投影,并且这一切将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整个空间沉浸在一种神奇又微妙的动态美之中。这一设计,既满足了功能性的照明要求、也降低了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并且在材料成本的减少上做了很大贡献;同时也在审美体验这一角度上拿到了漂亮的分数,用堪称完美的手法兼顾了艺术性和可持续性。

结束语

室内设计是在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和环境特征之下对美学法则和技术手段的合理利用,创造出的美观舒适功能合理的、符合受众使用要求和也、理要求的场所。可持续设计归根结底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我们在室内空间中解决的问题也是受众在空间中的感受,用艺术的手段和方法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基于同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遵循美学法则和生态原则的前提下,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就兼顾了艺术质量和生态质量,实现了艺术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崔笑声.室内设计的艺术性与边缘化的诱惑[J]2007.

[2] 蒲炜杭.室内设计系统论的室内装饰风格方法研究[D]2017.

论文作者:徐文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论室内设计中艺术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论文_徐文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