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及其特征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是一个体系,它包括构成该体系的各子系(即产业部门)的构成形式及地位、各子系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是分不开的。

产业结构体系的构成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变动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起初的产业结构体系是非常简单的,农业是整个经济活动的重心,产业结构体系的构成主导是农业部门。随着经济的增长,农业以外的产业活动增加,非农产业部门逐渐形成新的独立产业,构成以农业为中心的复合初级产业结构体系。然而,当制造业及其构成的发展基础的采矿业和其他原料生产的发展使工业逐渐形成一个与农业相提并论的产业部门时,产业结构的构成就形成了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为主体,即产业结构体系的构成呈现以“农业——工业”为序列的特征。在这种产业结构体系中,工业部门的构成既包括与制造业相联系的采矿业,也包括以农业初级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工业部门具有比农业部门大得多的扩展基础和动力机制,随着作为独立产业部门的工业的发展,它的活动范围和内容都空前扩大了。在经济活动中当工业逐渐代替农业成为主体产业部门,产业结构体系的构成便呈现以“工业——农业”为序列的特征。随着工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制造业的范围和内容迅速扩大,在工业部门发展的基础上制造业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而与制造业相对应的原料产业被归为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原有的产业结构体系格局又被打破,形成了以初级产品生产为特征的第一产业和以加工制造为特征的第二产业的新的产业结构格局。在制造业从工业部门中独立出来的同时,原来许多从属于直接生产过程的活动也开始从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新的行业,而大量新产业的出现也滋生出许多为之配套的服务业,这些不断扩大的服务行业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的作用。这样,包括范围广泛的服务业便成为构成新产业结构体系独立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于是,产业结构体系的构成则由两大支柱变为三大支柱,即初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即第一、二、三次产业。

现行的国际通用的宏观产业结构划分即三次产业划分,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各类活动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顺序。从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来看,第一产业部门所属的各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基础原料,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原始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起点;第二产业部门所属各部门的活动是第一产业活动的继续,构成经济深层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发展成为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是经济活动深化的结果和标志,被称为“后工业社会”经济的一个代表性特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他的《各国的经济增长》(1966年)等著作中,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的变化趋势作过详细的研究,尤其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变化作过很好的描述。他指出:农业部门(即第一产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即第二产业〔1〕)占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 但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把世界各国的情况综合起来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差不多在所有的国家里都是上升的。而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略有上升。这就对三次产业变化的趋势作了很好的实证(见表1和表2)。

表1 S·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Ⅰ

经济发展 人均收 农业及农产 采矿及第二 服务业占GNP 都市人口

阶段 入水平 品加工业占 产业和部分 的比重(%)占总人口

(1958年美 GNP的比重

第三产业占 的比重(%)

元/人) (%)GNP的比重(%)

工业化前100倒下

49.8

22.8 27.4 22.9

的准备阶段 100-199

32.7

28.6 38.7 32.0

工业化的实 200-349

33.7

29.0 37.3 36.0

现和经济高 350-574

15.1

39.4 45.5 49.0

速增长阶段 575-999

14.0

50.9 35.0 65.8

工业化后的 68.2

稳定增长阶段 1000以上

资料来源:S·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中译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41、356~357页。

表2 S·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Ⅱ

经济发 人均收入 第一次产业 第二次产业 第三次产业 第一次/第二

展阶段 水平(美 劳动力比重 劳动力比重 劳动力比重 、第三次产

元/人)

%% %

业劳动力比重

工业化前70

80.5 9.6

9.9 0.86-0.52

的准备阶

150

63.3 17.0

19.7 0.52-0.62

工业化的

300

46.1 26.8

27.1 0.62-0.47

实现和经

500

31.4 36.0

32.6 0.42-0.45

长阶段1000

17.0 45.6

37.4 0.45-0.31

资料来源:S ·库兹涅茨《各国经济增长》和《国家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转引自刘伟等《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156页,其中收入分组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分组是根据原作估计的。

与库兹涅茨的分析相吻合,钱纳里等人对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与其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是密不可分的(见表3)。 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对此作出了历史的验证。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经过了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不同发展阶段。

表3 H·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

经济发展 时间 时间长度 人均收入 资本平均 劳动平均增长

阶段 水平(1970 增长率(%)率(%)

年美元/人)

工业化前0 27100-140

3.902.56

的准备阶1 35140-280

5.033.06

工业化的2 22280-560

5.842.85

实现和经3 17560-1120 6.292.30

济高速增4 141120-2100 6.521.81

工业化后5 102100-3360 6.111.40

的稳定增6

93360-5040 5.501.47

资料来源:H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19页。

1.现代经济增长的准备阶段,即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阶段,是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向工业化结构的转变时期。在这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美元,尚未能稳定地形成较高的积累率, 从而基本上没有形成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具有出口竞争能力的主导产业。因而,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二元结构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资本增长率与劳动增长率相比不占绝对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慢,全社会的恩格尔系数也较高。

2.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美元以上,一般在300—2000美元区间。这一阶段是产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特征为:第二产业高速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最大比重;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已逐步实现高度化,最主要的标志是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制造业)形成并带动着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也在加快,处于结构高变换率时期,重工业一般占较大比重。这时,二元结构经济出现重大变化,现代工业已占主要地位,恩格尔系数降到0.20左右。因此,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更新已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进入高增长——高收入——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良性循环,并能够较顺利地形成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3.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 在这一阶段,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000美元以上,有的达3000美元以上,进入“高额消费阶段”。经济增长出现较平稳的趋势,经济波动乃至经济震荡的冲击减弱,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甚至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内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下降,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反映当代科技进步的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二元结构经济特征基本消失,全社会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到一个较低水平。

以上分析充分说明,经济发展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三个内容是互相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共同表明,数量增长和结构转换之间有着比较稳定的内在联系。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但总的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和较低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还远未完成。 这一点我们从表4中能够清楚的看出。因此,经济迅速增长与结构加速转换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就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结构转换阶段的我国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国民经济的突进发展与和谐增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表4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三次产业构成(%)

项目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第一产业

28.4

30.4 27.828.426.324.2

第二产业

48.6

49.0 45.343.645.248.1

第三产业

23.0

20.6 24.928.028.627.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宏观结构来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依赖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各种资源如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动员及其有效配置,而产业结构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效果。资源配置合理,如资源配置均衡,适合国内外的需求状况,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就能促进和保证经济的增长。反之,经济增长必然缓慢或者不能持续稳定。在这里结构效益的作用特别重要。

2.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又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经济增长之所以依赖于产业结构转变,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是依靠具有高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撑的,而新兴产业出现的主要原因则是技术的创新。因此,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转换的这种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趋势是一致的。当今世界技术革命所引起的这种连续不断并不断加速的重大技术创新,正是我们揭示产业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的重大影响的关键。正如罗斯托所论证的,近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它根植于现代技术所提供的生产函数的累积与扩散之中。〔2〕一旦技术创新在某一部门出现, 通过与其他部门复杂的关联,将对产业结构转换发生猛烈的激发和推动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人均国民收入发生显著变化,就会使消费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消费需求的变动又会直接拉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当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一定程度引起供给环境和供给因素的变化,也会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发生影响。

3.经济增长越快,产业结构变换率越高。现代经济增长区别于以往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是经济高增长率,产业结构高变动率。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必然带来人均国民收入的高收入率,引起需求结构的高变动率。尤其是当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到一定水平时,社会的投资将会全面增加,技术变革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新产业的成长将会加快和扩大,这就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高转换率。这一点对于经济正处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表现得更为突出。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是否合理关系重大。产业结构合理并能及时实现合理的转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不合理又不能进行及时的调整,就可能造成经济增长的停滞和萎缩。产业结构的变动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产业结构变动能够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配置。从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使供给结构不再与其吻合时,有些部门的产品就会发生积压,这部分产品的价值要得到实现,只有降价出售,但是有些产品即使降低价格也难以出售。这样,生产这些产品的部门就有相当一部分资源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了整个部门单位资源的使用效益。与此同时另外一些部门的社会需求量扩大,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增加生产。需求的扩大有可能使产品价格提高,从而提高这些部门的利润水平,这样,必然提高这些部门单位资源的使用效益。社会生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产业结构如能及时得到调整,稀缺资源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各行业重新进行配置,将需求萎缩部门中滞留的资源转移出去,充分满足需求扩大的生产部门对资源的需要,就能使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配置,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益,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看,在社会生产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资源的供给条件不同,由此造成各部门生产增长对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和所需资源种类也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产业部门生产中所需资源供给有限,并随利用资源逐渐减少以致出现短缺现象,这些资源的价格就会因供不应求而上升,这些部门的增长就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而另外一些产业部门生产所需资源的供给比较宽裕,因未对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而导致一部分资源的闲置,这些资源的价格就会因供过于求而下降,这些部门的增长也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在这种情形下,如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新的产业部门替代生产资源短缺的部门或提高这些部门的资源利用效率,扩大资源供给较为丰裕的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就可以充分发挥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些都能促进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大量资源的投入虽然是经济增长的必需条件,但其投入的效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如果结构扭曲且呈刚性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大量的资源就会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就会降低资源的配置效果,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这也是我国为什么要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主导产业的更替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经济总量的增长是以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与其说是一个量的增加,不如说是一个非总量的概念,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部门的增长过程,经济增长总是先由某一产业部门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开始的,主导产业部门以及主导产业部门综合体系有一个较高的增长率,并通过多种方式的影响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他说:“一个新部门可以视为主导部门的这段时间,是两个相关因素的复合物:第一,这个部门在这段时间里,不仅增长势头很大,而且还要达到显著的规模;第二,这段时间也是该部门的回顾和旁侧效应渗透到整个经济的时候。”〔3 〕主导部门为什么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呢?按照罗斯托的解释,主导部门有三种影响:(1 )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供给生产资料的部门有回顾影响;(2)主导部门对周围地区有旁侧影响;(3)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有诱导作用,即主导部门将诱导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以便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因而它又有前瞻影响。因此,主导产业会带动整个经济的共同增长。主导产业部门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它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被新的主导部门所代替的过程,是与经济增长紧密联系的。新的主导产业取代原来的主导产业,就会以更新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这正是日本数十年来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一事实,也被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所佐证。

第三,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部门不断增多,不仅产业结构各主体部门的内部结构不断分离出更多的行业属类,而且产业结构的主体部门也在增加,出现新的部门。因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日益增强,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一体化使结构效益上升到重要地位,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支撑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各产业的增长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是由于技术结构的变化所造成的。新技术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一是由创新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增长,并向其他产业不断扩散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二是由改良技术的使用导致现有产业的改造更新和发展,从而促进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种方式的合力不仅推动了宏观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且也推动了整个经济的迅速增长。

显然,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变化的,而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经济总量的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统一的。

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国产业结构成长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现代经济增长,是通过产业结构变化带动的非均衡增长。这是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换的一般发展规律相吻合的。然而,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又有与一般经济增长过程相区别的特殊规律性,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产业结构配置顺序的超前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基础工业——重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产业配置顺序发展的。这一结构演变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却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等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靠农业提供的剩余积累来发展轻工业,靠轻工业的积累来发展重工业,而是要在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国效应”等有利条件下,提前把现代产业部门引入产业结构,提前实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这就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化顺序与发达国家的差别性和明显的超前性。

我国正是在农业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把现代产业部门引入产业结构体系,提前发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以资金形成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是使我国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经济在30年的时间里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尽管这种经济增长带有客观的历史必然性,但是,我国要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争取在短期内赶上发达国家,单靠这种投入资源总量的速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根本行不通的,也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事实上,在我国初步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同时,利用落后工具和生产方法的传统农业并没有多少改观。“二元结构”成了我国典型的经济结构。因此,只重速度,忽视效益的粗放型速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向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构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所谓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构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以结构优化为契机,用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推进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在我国完成初步工业化以后,由于经济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必须重新回过头来改造和发展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工业体系,消除“二元结构经济”特征。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推进国民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建设,消除经济增长“瓶颈”;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建产业间的关联机制,促进产业间的协调发展;重点扶持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群作好准备,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向速度、结构、效益三者统一的方向转变。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要使各部门的社会产品得到实现,达到产业结构的静态平衡和产业结构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示的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平衡,就必须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现在的比例失调的低水平结构转向比例协调的高度化结构,构建新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这是由前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超前性所遗留下的结构缺陷和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动态变化的客观实际决定的。产业结构非均衡协调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以支配产业的发展来带动从属产业发展;以“瓶颈”产业的发展来带动被制约产业的发展;以主导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这种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协调政策的实施又是建立在依靠国家一定投入的创新基础上的。因为只有创新才能缩小各产业部门的技术差距,强化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才能改造衰退产业或调整衰退产业,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才能缓解产业关联中的“瓶颈”制约;才能形成主导产业,并发挥其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宏观经济的增长。这种宏观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实施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协调来发挥产业结构的整体效应,以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通过协调来促进产业发育,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通过协调来提高经济效益和产业素质,达到逐步缩小乃至消除二元结构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一元化同质结构和均衡增长。

注释:

〔1〕一般的产业分类,把运输通讯业划归第三产业, 而库兹涅茨把它划归第二产业,与日本的分类略有不同。

〔2〕〔3〕W·W罗斯托编:《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序与跋,第5、9页。

标签:;  ;  ;  ;  ;  ;  ;  ;  ;  ;  ;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