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肝功能检查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李志榕

(东莞市大岭山医院 广东东莞 523820)

摘要: 目的 研究常规肝功能检查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5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5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肝功能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常规肝功能检查结果。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患者常规肝功能检查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γ-GT、ALT、AST、ALP以及TBIL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水平高(P<0.05),但ALB以及T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水平低(P<0.05);其中TP水平与肝细胞损伤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γ-GT、ALT、AST、ALP以及TBIL水平均与肝细胞损伤具有正相关性,ALB水平与肝细胞损伤具有负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肝功能检查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通过观察患者肝细胞情况准确诊断出肝脏受损程度,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分析;常规肝功能;临床价值;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患者乙肝病毒检测显示阳性,且具有病程较长且发病时间不确定等特点,属于临床上常见传染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乏力、腹胀、恶心以及肝脏部位疼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肝掌、蜘蛛痣、脾大以及肝功能异常等现象[1]。若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可能加重病情,逐渐发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等,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临床上主要采取肝脏穿刺活检进行诊断,但对患者伤害较大,具有潜在风险性;有专家提出常规肝功能检查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可有效判断患者肝脏损伤程度[2]。因此我院对此展开研究,探讨常规肝功能在乙肝中诊断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5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57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27例,女30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51.2±3.5)岁,病程2-12个月,平均病程(7.1±2.3)个月,大三阳28例,小三阳29例;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52.4±3.8)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3]:(1)研究组患者均经过我国肝炎诊断标准。(2)均经过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3)依从性较好者,能够听从医护人员安排进行检查者。

排除标准:(1)具有精神类疾病者。(2)合并其他肝炎类型者。(3)其他严重性心脑血管疾病者。(4)有脾切除史者。

1.2 方法

检查前所有患者需空腹8-12小时,采取肝穿刺针进行活体检验;清晨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操作后,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相关肝功能指标检测。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者常规肝功能指标水平,包括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并分析各项肝功能指标与肝细胞损伤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检查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患者常规肝功能检查结果看出,研究组患者γ-GT、ALT、AST、ALP以及TBIL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水平高,但ALB以及T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水平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常见慢性传染疾病,主要通过母乳、血液以及性接触进行传播;近几年,随着我国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日趋增长,受到医疗界相关人士广泛关注[4]。由于慢性乙型肝炎起病较为隐匿,且临床表现并不常与疾病炎症程度一致,极易造成误诊现象,使患者肝功能持续异常,并逐渐演变成肝硬化或者肝癌,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工作[5]。

临床上将肝活检穿刺作为诊断金标准,按照负压吸引方式,抽取肝脏内部分肝组织,利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虽然取得过一定诊断价值,但具有创伤性,同时可能发生潜在并发症[6-7]。有数据显示,肝穿刺检查中30.50%患者出现疼痛,0.50%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8]。有专家提出,采取常规肝功能进行诊断,操作简便,同样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常规肝功能包括γ-GT、AST、ALT、ALP、TP、ALB以及TBIL等指标,当患者机体内出现胆汁堆积或者炎症反应时,会促使肝脏细胞内产生γ-GT,使其含量水平逐渐升高;当患者肝细胞受到破坏时,会直接降低对AST以及ALT消耗能力,从而提高其含量水平;当患者肝脏排泄或者排毒能力异常时,TBIL水平明显升高,导致患者出现黄疸。其中TP以及ALB可在肝细胞中发生反应,一旦肝细胞受到损伤后,导致合成反应受到阻碍,直接引起TP以及ALB水平降低。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γ-GT、ALT、AST、ALP以及TBIL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水平高,但ALB以及T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水平低(P<0.05),说明常规肝功能可以准确反映出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内ALB水平明显降低,但是其半衰期有20日,仅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无法对急性患者进行判断,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呈现负相关;另γ-GT、ALT、AST、ALP以及TBIL水平均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成正相关,属于判断肝细胞受损重要标志。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有专家提出TP水平降低趋势无法准确说明肝细胞受损,其含量水平与肝脏受损无明显相关性,不建议在治疗时将TP作为主要诊断依据[9-10]。从上述表格中看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P水平与肝细胞损伤无明显相关性(P>0.05);γ-GT、ALT、AST、ALP以及TBIL水平与肝细胞损伤具有正相关性,而ALB与肝细胞损伤具有负相关性(P<0.05),说明常规肝功能是评价慢性疾病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主要标志物。

综上所述,常规肝功能检查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能够准确判断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促进其病情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蕾,周玉妮,董景云等.血清HBV-DNA载量、乙肝免疫学标志物定量与老年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563-3564.

[2]曹弘,汪铮,苏婷婷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7):4285-4287.

[3]袁媛,陈骥,王亚莉等.HBeAg 阴性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 HBV-DNA 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7,57(1):81-83.

[4]赵媛,曹维章,房荣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uPAR和IP-1O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3):345-347.

[5]陈慧,顾兴华,吴敏娟等.HBV感染不同病程中病毒载量与肝功能相关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5,38(2):138-142.

[6]魏凤英.超声评价慢性乙肝肝硬化与胆囊壁厚度及前后径改变的关系[J].河北医学,2016,22(2):245-248.

[7]龚蔷.HBV-DNA、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的联合检测对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意义[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7):230.

[8]沙广群,王波,曹大吉等.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9-21.

[9]邓素贞.常规肝功能检查对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9):1858.

[10]张舰琼,徐亮,李萍等.四种方法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轻度肝脂肪变患者肝纤维化比较[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6):663-668.

作者简介:李志榕,男,1981 04,汉族,广东五华县人,本科学历,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检验科,临床医学检验。

论文作者:李志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  ;  ;  ;  ;  ;  ;  ;  

常规肝功能检查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李志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