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检验探讨论文_杨磊

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检验探讨论文_杨磊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食品加工中涉及的污染问题也进行了探讨。食品企业和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完善检测办法和提高检测质量,如化学检验法、物理检验法、电极检验法等用于深入研究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其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

关键词:食品加工;污染;新技术;安全检验

近年来,食品加工中出现的污染问题愈加严重,食品质量令人堪忧,其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也在逐年扩大,各大媒体均报道过此类问题。这也使得我国的有关部门越加重视检验食品安全的工作的落实,对食品加工的安全检验工作制定了一定的标准,来保证食品加工后的安全性,切实解决食品加工的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具有远见的食品企业也在提高对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视程度,不断建设完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加强对食品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减小消费者对其食品安全的担忧,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 食品加工污染

1.1 食品加工污染类型

对食品的原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高温、油炸以及添加剂等因素有可能会使得食品发生了不良的变化,以此致使食品遭到了一定的污染,从而使得人们食用加工食品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而这些问题却常常被各种理由忽略了。

(1)物理性食品加工污染。在对食品加工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等原因使得一些杂质混杂在食品中,例如某些具有放射性特征的物质,这些杂质虽不会太过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但是会使得食品的营养价值大不如之前。除此之外,部分无良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向食品中掺入不符合规定的添加剂或杂质,例如在米中掺入沙子。人们食用这些污染后的加工食品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2)化学性食品加工污染。食品加工污染中最常见的是化学性的食品加工污染,因为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极大可能会受到化学合成的物质的污染,导致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了可见的降低,人们食用后将给人体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值得注意的是,化学性污染常常是普通消费者无法察觉的。

(3)生物性食品加工污染。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沾染到病毒或微生物,会使得食品中产生霉菌等毒素。当人们食用具有霉菌毒素的加工食品有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若食物中毒之后食用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甚至会导致死亡。除此之外,食物若放置时间过长会发生变质的现象,故此要在食品的保质期内将食物食用完毕。

1.2 食品加工污染造成的危害

食品在加工时受到污染可能会造成如下危害:第一,受到污染的加工食品中存在的细菌或毒素会使人在食用之后发生食物中毒的现象,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会造成肠胃炎等病状的产生。第二,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基因,比如孕妇食用污染度高的加工食品有可能会对孕妇肚中的胎儿造成影响,甚至影响胎儿无法正常发育。第三,有可能会使人们长期处于慢性中毒的状态之中,因为人们在长期食用受到污染的加工食品会使得有些对人体无益的金属随着加工食品进入人体当中并得以积累,久而久之会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严重的损伤。

2 食品加工污染的安全检验

2.1 感官检测方式

感官检测方式是检查人员通过自身的感官,例如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等,结合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对食品做一定的分析和判断,来得出相对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感官检测方式在食品加工污染的安全检验工作中应用率较高,因为采取这种检测方式可以让检测工作进行的更为方便快捷。而且,如果工作人员在对食物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发现食物发生了某种异常需要立即停止对该食物的食用,因为这些食品已经变质,不需要对其展开更为细致的检查。

2.2 化学分析法

对化学性食品加工污染的食品进行检查,可采取化学分析法中的定性分析或者定量分析法,检测食品的容量和质量,对食品内部的成分进行一定的确定来为让加工食品受到的污染程度在数据上得到体现,以此,为以后对食品的安全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3 仪器检测法

所谓仪器检测法即是通过相关设备对食物的物理性能进行分析来得出食品中所包含的成分,以此方法得出的数据相对精确可靠,所以目前很多食品加工厂均使用该方法对食品进行检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用于检测食品安全的机器得到不断的更新,技术得到不断的进步,现如今电化学分析法等已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普及式的应用,使得食品的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2.4 电极检验法

电极检验法可以准确检验并判断食品中包含的金属元素的成分以及它们的具体含量。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来判断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是否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进行加工。电极检测法之所以能够判断金属元素的成分以及含量是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溶液中的离子的活度进行一定的检测。为确保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需通过一定的计算来分析电势和溶液中的离子活度之间的关系。为了加强食品检测的可靠性,还需不断的对技术进行更新,以现有的电极检验法进行优化。

2.5近红外测定方法

近红外光是波长在700nm~2500nm,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近红外光可以使用透射法、反射透射法、漫反射法等测量技术,穿透多种透明材质,在不打开玻璃容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玻璃容器内的物品进行测量,方便快捷无污染,适用于粮食加工等生产过程和不同环境,为样品分析提供极为准确的帮助。

2.6生物酶检测法

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生物酶在食品检测中同样大放异彩,有着很大的检测作用。在果汁市场,十分畅销的苹果汁有着很大的市场份额,一些不良商家在苹果汁中加入苹果酸来降低成本,不法牟利。因为苹果汁中只含有L-苹果酸,假如出现D-苹果酸,则说明检测样品中掺杂外物,不是纯苹果汁了。生物酶检测法属于快速反应技术,适用性极为广泛。

3 结束语

为保障食品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安全检测工作的落实。而提高安全检测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需要采取有效且准确的检验方式,例如化学分析法、电极检验法等,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人员要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将当今相关的先进技术有机的融合进对食物的检测方法当中。长此以往,不仅推动食品行业不断磅礴发展,人们的健康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英施.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检验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6(12):31.

[2] 徐振林,雷红涛,王弘,等 . 外源物质在食品 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与安全性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 报,2014,3(5):360-366.

[3] 赵静,孙海娟,冯叙桥 . 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状况及其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5):1353-1360.

论文作者:杨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  ;  ;  ;  ;  ;  ;  ;  

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检验探讨论文_杨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