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MIS的Internet模式研究

VTMIS的Internet模式研究

陈丹涌[1]2001年在《VTMIS的Internet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变化,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国际互联网Internet正把全人类带入信息高速化社会,人们发布信息、查询信息、获得信息将越来越容易。 首先,本文以目前我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的现状为基础,对其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航海技术的角度提出一种新的船舶交通管理信息系统(VTMIS)的概念。通过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原理和功能的分析,研究创建基于Internet的船舶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并借鉴其他系统网站的建设的经验,对构建了基于Internet的VTMIS系统的模式进行论述。最后以广州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原型为例,试图通过其Web站点的创建、实现和测试,对其应用提出一种概念方案的初步设计。以期能对我国VTS的发展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早日建成我国的海上交通“信息高速公路”,对加强我国的船舶交通管理,提高港口的运作效率,防止水域环境污染起到积极的作用。

王保银[2]2008年在《基于COBRA的区域VTMIS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是由主管机关实施的旨在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和提高交通效率的服务。近年来,全球化、国际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海运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保护环境、安全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的觉醒。人们认识到过去国际上公认的VTS概念应该得到延伸,提出并相续建立了“船舶交通与管理信息系统(VTMIS)”。VTMIS是指那些为响应组织和个人要求而促进船舶交通管理的服务。它着眼于商业利益,提供更多性质的服务。本论文针对我国各港口的一个个独立的VTS系统,研究如何扩充VTS的服务功能、实现网络互连,访问和交换VTS数据。本文将紧跟当今欧美各国VTS系统的发展趋势,首次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VIMIS系统,并对此进行研究、设计,提出实现方案。文章研究分析了我国VTS系统信息共享的现状,结合船舶进口岸审批系统、船舶签证/查验系统、船舶动态申报系统功能,设计并实现了VIMIS系统,有效扩展VTS的服务功能。其次,文章在海事专网的基础上组建安全的区域VIMIS网络,将各个港口的VTS(VTMIS)网络连接起来,并且为保证各港口的VTS系统运行安全,提出了基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网络防病毒系统及数据备份系统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最后,文章分析了VTS系统中的数据流,提出用XML模式描述文档的结构,实现VTS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文章还讨论了信息共享带来的舶标识数据冲突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区域优先机制。

胡丽琴, 刘明柱[3]2005年在《可视化烟草管理信息系统的叁层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GIS+MIS、采用叁层体系结构的烟草信息管理框架,该管理框架将GIS技术和Web技术融入烟草行业的信息管理,实现了烟草的信息可视化、管理网络化、图文一体化,很好地实现烟草行业的资源共享问题。本文概要介绍该管理框架的组成、架构设计、系统特色等。

李杰[4]2010年在《基于RTP的网络VTS视频音频传输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水上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船舶交通流量的急剧增加和通航环境的更加复杂给我国的海上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近岸水域的安全管理、船舶航行的有序组织、搜寻救助的协调指挥是目前提高近岸船舶安全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海上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中,通过VTS的信息共享使得远程决策者及时获得直观实时的语音以及视频图像,实现交互式面对面指挥成为国际上海上应急指挥的一种趋势。IP网络的设计初衷仅仅是处理非实时数据,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而语音视频的传输对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采用TCP协议,则由于TCP的检错和重传机制会大大增加数据包的延时,不适合实时性的要求,而如果单纯的采样UDP协议,由于UDP不提供任何的服务质量保障,传输质量也不理想。RTP协议是针对IP网上的语音、图像、传真等多媒体数据的一种网络实时传输协议,通过RTP/RTCP与UDP相结合可以在满足实时性要求的同时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网络VTS信息共享的网络架构、现状问题以及关键技术,接着对于语音视频网络传输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深入分析了在UDP下进行语音视频传输的实时传输协议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然后对远程语音视频传输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对关键模块和通信网络的选择做了分析。最后详细说明了通信过程的建立以及RTP实时传输协议库的实现,对传输服务质量中的时延抖动和流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

刘月胜[5]2006年在《深圳港VTS综合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VTS系统基本上未与其他信息系统联网以进行相互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VTS系统的信息收集能力较低,VTS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为改变现状,提高VTS中心的综合信息服务效能,近年来国内海事机构纷纷开展VTS信息交换相关技术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是基于VTS的综合信息系统。 本文从VTS数据处理技术入手,对VTS系统与外部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进行研究,提出了构建深圳港VTS综合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及技术路线,在其后还深入研究了构建VTS综合信息系统有关的核心技术问题,如信息交换、信息安全技术,CORBA技术。通过对这些核心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完善了深圳港VTS综合信息系统的技术实现可行性。 VTS综合信息系统的研究基于VTS的实际应用需要,研究成果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系统的研究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了VTS系统与外部信息系统之间的双向数据交换。目前,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深圳VTS中心及各港航相关单位并得到了一致好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保障了海上交通安全。 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解析了VTS系统中的各类数据格式,包括VTS系统实时跟踪数据的格式与接口,VTS系统中MIS子系统的数据库格式与接口。 2、设计了利用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多种数据库和多个信息系统的系统接入方案。 3、提出了采用CORBA中间件进行异构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设计思路。 4、设计了系统网络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VTS系统综合应用水平的提高,促进海事业务监管水平的提高。

马艳玲[6]2014年在《天津海河下游渡船、旅游船智能监管平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按照天津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天津滨海新区交建局的发展规划,天津海河下游旅游船、渡船将仿照市区经营模式,向大型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现有的一些小型旅游船、渡船服务公司进入海河下游服务市场,航线也将更趋多元化,旅游船、渡船的安全监管形式也将日趋复杂,这也为海事监管带来新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天津海河下游旅游船、渡船监管现状及该区域对于旅游船、渡船智能监管平台的现在分析,借鉴其他海事局在海事安全监管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基于SOA系统的分时分步的智能监管平台设计方案。按照分时分步的原则设计的智能监管平台,可以通过分多期多个项目实施的方式,逐步完成智能监管平台。在本平台每期项目的开发过程当中都会对天津海河海事局现有的业务流程有更深刻的认识,整个平台的需求定义按照螺旋开发模型以及极限编程的概念,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循环迭代更新,以保证最终的智能监管平台对需求定义的相对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VTMIS的Internet模式研究[D]. 陈丹涌. 大连海事大学. 2001

[2]. 基于COBRA的区域VTMIS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王保银. 上海交通大学. 2008

[3]. 可视化烟草管理信息系统的叁层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实现[J]. 胡丽琴, 刘明柱.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 2005

[4]. 基于RTP的网络VTS视频音频传输研究[D]. 李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10

[5]. 深圳港VTS综合信息系统的研究[D]. 刘月胜. 大连海事大学. 2006

[6]. 天津海河下游渡船、旅游船智能监管平台设计研究[D]. 马艳玲. 大连海事大学. 2014

标签:;  ;  ;  

VTMIS的Internet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