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工程的“三超现象”严重、现场造价控制不全面、管理人员经济意识薄弱、施工管理技术落后等,从长远角度看,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建筑行业施工承包方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施工总承包单位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只有盈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本篇旨在参考国内外现有的文献和相关学术研究,针对施工承包方现场造价控制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施工承办方;造价控制;对策
0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工程项目逐渐向海外扩展,慢慢向世界舞台靠拢,与之相对应的施工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却还不够成熟,尚处在发展阶段。施工现场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建设完成的必要步骤,也是施工承包方能否获得最大效益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工程现场造价的有效控制,施工承包方一直都在不断摸索,力求寻找优化现场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和一整套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强、符合中国国情发展需要的现场工程造价管理流程,严格控制工程项目产品的质量,使得项目投资能够带来最大的效益。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这一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欠缺,导致施工项目上理论对于实际的帮助效果甚微,这也是施工承包方现场工程造价管理还不成熟的一个关键因素。除此之外,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承包方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仍非常欠缺,技术人员、材料员、施工员之间相互独立成了施工承包方项目经理部。因此,研究加强施工承包方的现场造价管理的相关问题更加刻不容缓。
1现场造价控制现状分析
如何能够使施工承包方在这样的环境下立足,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然而当下施工承包方面临的挑战却相当巨大,在工程现场造价管理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及不足,管理水平较低,完全不能满足当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的工程管理造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现场造价控制相关制度现状
多个部门均出台各自的制度及法规,形成“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局面,管理层工作出现重复,相互之间扯皮现象严重,协调配合上非常欠缺,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管理工作上难免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相互之间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工程管理工作出现困难,使得现场管理工作得不到合理地控制。
(2)施工现场相关信息现状
建筑施工承包方工程造价信息管理非常滞后,在当下信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对于建筑施工承包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建筑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利器,是竞争的关键,但我国的许多施工承包方企业却忽视了这个重要的关键点,许多施工承包方在工程现场造价管理工作中信息流畅不通,不利于为施工承包方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2现场造价控制的问题
2.1合同管理不完善、不健全
(1)施工承包方对合同的管理意识淡薄
施工承包方管理人员忽视对合同的管理,造成无法利用合同进行有效索赔,最明显的表现在发生利益纠纷,首先不会想到利用合理合法的合同解决问题,而是想着私底下找“熟人”,甚至宁肯损失自己的利益化解问题,完全忽视了合同的法律效力。
(2)施工承包方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匮乏
由于许多施工承包方对合同管理的不重视,也间接导致了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非常欠缺,与此同时,合同管理涉及整个工程项目,需要具有全局性,高智力型的专业管理人才,加上施工承包方的不重视性,就更使得这方面的人才缺失严重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合同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力
当现场出现经济纠纷时,施工承包方企业很难利用合同来帮助自己维护正当权益,甚至私下协商解决。出现有合同,却不按照合同内容执行的问题。再加上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激烈,有些施工承包方就选择忍气吞声,用来换取建设单位的满意,以图后期还能够继续与建设单位其他项目上的合作。
2.2施工承包方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1)施工承包方现场管理人员重技术、轻效益
许多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只重视生产技术,却轻视成本控制带来的经济效益。施工承包方整体人员对成本控制的意识不足。
(2)施工承包方现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承包方现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也是导致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的因素之一,对现场造价控制相关理论知识的缺失,再加上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相关的责任制度,企业上下级之间不能对加强成本控制意识达成一致意见,都会使得项目现场造价管理混乱。
3现场造价控制的对策
针对上述施工承包方施工现场合同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不难发现施工承包方必须尽快重视合同管理,同时加大对合同管理的执行力度,使施工承包方的合同管理逐渐规范化且系统化,才能更有利于防止及解决施工现场发生的的经济纠纷,以达到规避现场造价控制风险的目的。
(1)加强施工承包方现场管理人员合同意识
树立合同意识,将合同管理的理念和知识推广到施工承包人和现场经理,合同管理涉及面广,因此,它不仅是合同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整个施工承包商企业管理重点关注和关怀的对象,创造一个建筑承包商,每个管理者都重视合同管理的氛围。
(2)健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承包方要想把合同管理工作做好,必须先要完善和健全一整套规范、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2]。用这套可操作的系统来填补成本管理领域中容易遗漏的问题,以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才能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3)重视培养优秀的合同管理人员
当下施工承包方企业应该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和聘任,招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的人才进行对合同管理岗位的填充,然后进行强化理论学习、组织交流会、到项目部实地培训等方式,逐渐培养出这类综合性人才,通过人才激励制度,支持参加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考试,逐渐使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壮大,从而更好地进行现场造价控制工作,更好地维护施工承包方企业的经济利益。
4结束语
本文根据我国施工承包方现场造价控制现状及施工现场相关特征的分析,总结了施工承包方在现场造价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及学术研究成果的借鉴,提出并归纳了相关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雷洋.施工合同与合同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9):132-132
[2]韩刚.谈工程施工现场的成本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252-252
[3]田忠民.浅谈工民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要点[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267-267
论文作者:严平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承包方论文; 现场论文; 造价论文; 合同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意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