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马王堆医院神经外科
【摘 要】目的:研究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切开术,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还进行环境护理、套管护理、排痰护理、拔管前后护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44例安全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管,相比对照组患者中24例安全度过急性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科学、系统、全面、合理的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切开术后法伤感染、出血等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护理
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病情非常危重、复杂,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一般发病急促,死亡率高,特别是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在进行气管切开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气管感染,因此做好呼吸道管理在气管切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气管切开术视为了更好的保证患者手术后呼吸顺畅,避免脑部缺氧,可提高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治愈率,要进行气管切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要求医务人员对病情全面、连续的观察;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1]。本文选取100例重症颅脑疾病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31.8±3.7)岁,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37.4±2.2)岁,在100例患者中有严重挫裂伤、原发性脑干伤、硬膜下水肿等随机分布在两组患者中。
1.2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保证病房的清洁,注重患者生命体征,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为患者提供食物。
1.3观察组护理方法
护士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在手术过程中要进行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全面掌握翻身、扣背、清洁等基本护理操作,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以下综合护理操作。
1.3.1环境护理
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就会丧失其湿化能力,那么肺部和气管内壁的水分散发加快,使气管内壁会变得干燥,进而导致气管内壁的分泌物结痂,使患者呼吸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做好环境护理措施,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控,还要在套管上覆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确保患者可以吸入湿润的空气。
1.3.2套管护理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操作,同时要加强警惕,保证套管始终处于中间位置,在固定套管的时候不要太紧,应该按照患者的实际肿胀程度和消退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套管消毒,保证湿润空气的生理盐水纱布进行定时的注射生理盐水,避免纱布上的水分全部蒸发以及纱布消毒。
1.3.3排痰处理
护理人员应密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仔细观察患者的生理情况,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处理,若患者需要进行排痰,则需要事先将患者的吸痰管进行无菌处理,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吸痰器的负荷,确保吸痰管道通畅。如果患者一次无法将痰液排除干净,则进行第二次吸痰的时候要更换吸痰管,确保吸痰顺畅。
1.3.4拔管前后护理
当见到患者呼吸平稳,咳嗽反射等方面显得比较平缓之后可进行拔管,拔管前要将切口进行仔细的消毒、清洗,拔管操作时要注意先将套管堵住,待一段时间患者的生命迹象平稳之后,且没有任何异常情况的前提下可进行拔管,拔管后以无菌纱布固定,准时进行换药,直到伤口愈合。
1.4判断标准
手术之后根据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生命体征、切口感染,病情严重导致死亡的例数进行分析。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等例数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手术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包括安全度过、肺部感染,效果不佳,病情严重导致死亡的例数,其中观察组安全度过的有44例,安全率达到88.0%,然而对照组安全度多的例数只有24例,安全率只有48.0%,两组安全度过的例数和安全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重症颅脑疾病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困难情况,以保证呼吸顺畅,减少组织缺氧、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状以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3-4]。护理人员在在提高自身护理技能的情况下,要加强自身的责任心,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严密观察患者的病例变化以及生命体征,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做好基础护理,及时为患者清除痰液,采用适当的方式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增加身体组织供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避免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原有的气道低于外界侵袭能力下降,导致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并出现其他症状,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5]。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中,经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对比,观察组50例患者中安全度过急性期的例数为44例,总安全率为88.0%,相比对照组50例患者中全度过急性期的例数为24例,其安全率为48.0%,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对护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加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手术的成功率,较少死亡率。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几乎一致[6-8]。
综上所述,采取科学、系统、全面、合理的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切开术后发生感染、出血等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宣宏飞,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1(20):383—384.
[2]朱桂彩,王賁芬.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切管切开7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16(6):28—29.
[3]何尹来.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19(5):187—188.
[4]董笑菊,陈然,于文双.护理行为导致医疗纠纷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6(19):181—182.
[5]张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J].现代护理,2013,08(12):49—50.
[6]杨威.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156-157.
[7]项琼.老年颅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4):1029-1031.
[8]吕金凤,孙美娜.颅脑创伤病人气管切开术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5(5):281-283.
【摘 要】目的:研究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切开术,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还进行环境护理、套管护理、排痰护理、拔管前后护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44例安全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管,相比对照组患者中24例安全度过急性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科学、系统、全面、合理的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切开术后法伤感染、出血等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护理
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病情非常危重、复杂,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一般发病急促,死亡率高,特别是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在进行气管切开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气管感染,因此做好呼吸道管理在气管切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气管切开术视为了更好的保证患者手术后呼吸顺畅,避免脑部缺氧,可提高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治愈率,要进行气管切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要求医务人员对病情全面、连续的观察;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1]。本文选取100例重症颅脑疾病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31.8±3.7)岁,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37.4±2.2)岁,在100例患者中有严重挫裂伤、原发性脑干伤、硬膜下水肿等随机分布在两组患者中。
1.2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保证病房的清洁,注重患者生命体征,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为患者提供食物。
1.3观察组护理方法
护士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在手术过程中要进行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全面掌握翻身、扣背、清洁等基本护理操作,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以下综合护理操作。
1.3.1环境护理
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就会丧失其湿化能力,那么肺部和气管内壁的水分散发加快,使气管内壁会变得干燥,进而导致气管内壁的分泌物结痂,使患者呼吸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做好环境护理措施,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控,还要在套管上覆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确保患者可以吸入湿润的空气。
1.3.2套管护理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操作,同时要加强警惕,保证套管始终处于中间位置,在固定套管的时候不要太紧,应该按照患者的实际肿胀程度和消退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套管消毒,保证湿润空气的生理盐水纱布进行定时的注射生理盐水,避免纱布上的水分全部蒸发以及纱布消毒。
1.3.3排痰处理
护理人员应密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仔细观察患者的生理情况,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处理,若患者需要进行排痰,则需要事先将患者的吸痰管进行无菌处理,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吸痰器的负荷,确保吸痰管道通畅。如果患者一次无法将痰液排除干净,则进行第二次吸痰的时候要更换吸痰管,确保吸痰顺畅。
1.3.4拔管前后护理
当见到患者呼吸平稳,咳嗽反射等方面显得比较平缓之后可进行拔管,拔管前要将切口进行仔细的消毒、清洗,拔管操作时要注意先将套管堵住,待一段时间患者的生命迹象平稳之后,且没有任何异常情况的前提下可进行拔管,拔管后以无菌纱布固定,准时进行换药,直到伤口愈合。
1.4判断标准
手术之后根据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生命体征、切口感染,病情严重导致死亡的例数进行分析。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等例数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手术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包括安全度过、肺部感染,效果不佳,病情严重导致死亡的例数,其中观察组安全度过的有44例,安全率达到88.0%,然而对照组安全度多的例数只有24例,安全率只有48.0%,两组安全度过的例数和安全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重症颅脑疾病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困难情况,以保证呼吸顺畅,减少组织缺氧、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状以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3-4]。护理人员在在提高自身护理技能的情况下,要加强自身的责任心,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严密观察患者的病例变化以及生命体征,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做好基础护理,及时为患者清除痰液,采用适当的方式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增加身体组织供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避免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原有的气道低于外界侵袭能力下降,导致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并出现其他症状,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5]。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中,经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对比,观察组50例患者中安全度过急性期的例数为44例,总安全率为88.0%,相比对照组50例患者中全度过急性期的例数为24例,其安全率为48.0%,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对护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加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手术的成功率,较少死亡率。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几乎一致[6-8]。
综上所述,采取科学、系统、全面、合理的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切开术后发生感染、出血等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宣宏飞,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1(20):383—384.
[2]朱桂彩,王賁芬.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切管切开7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16(6):28—29.
[3]何尹来.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19(5):187—188.
[4]董笑菊,陈然,于文双.护理行为导致医疗纠纷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6(19):181—182.
[5]张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J].现代护理,2013,08(12):49—50.
[6]杨威.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156-157.
[7]项琼.老年颅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4):1029-1031.
[8]吕金凤,孙美娜.颅脑创伤病人气管切开术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5(5):281-283.
论文作者:万秀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1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气管论文; 重症论文; 例数论文; 术后论文; 疾病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