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现阶段经济与社会都在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不同的提升,同时对建筑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对建筑行业来说既是要求又是挑战。本文主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大型深基坑支撑以及土方开挖施工技术进行探究,这不仅对建筑行业安全稳定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对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超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我们主要结合某实际工程对土方开挖施工技术进行探究,该工程基坑坑壁具有软土层,在实际施工时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施工人员在结合实际情况与相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技术质量管理措施,地下室在施工期间具有良好的施工状况。该建筑周边分布相当多是的市政管线,因此在实际进行基坑开挖工作时给对周边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施工中必须实现对上述现象的充分考虑。
一、基坑体态及特点
有软土、容易坍塌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都是上述基坑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市政管线以及城市道路安全都受到溶洞封堵止水效果的直接影响。多边形是基坑平面的主要类型。根据科学的计算后可得出该基坑挖土方量大约为25万m。
二、基坑土质情况及围护做法
在实际对地下室开挖深度进行确定时我们可将地质工程勘察报告说明作为主要依据,最终在结合工程需求的基础上将深度确定在12.0-19.05m范围之内。开挖深度内土体分别为填土、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以及淤泥质粉质粘土,下面我们对其进行仔细分析。
1.该工程主要由两层软土构成,分别为淤泥粉质粘土以及流塑粉质粘土,该建筑桩基础深度超过4/1层,因此建筑桩基施工会受到上步软土的直接影响4。强度较低是4-1层的显著特征,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实际施工时必须实现对上述现象的充分考虑。
2.地下伏击岩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为三叠系青龙群灰岩。根据相关调查与研究发现,该层岩溶发育较为容易,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溶洞发育是其主要形式,还有蜂窝状溶孔以及溶隙普遍存在。起伏较大是基岩面局部的显著特征,其标高在81.330-83.780m,多数粘性土可在其中对其进行填充,局部也会出现半填充以及空洞状态。通过对勘察报告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实际对基坑进行施工时可采用钻孔灌注桩维护体系,同时在内部加设支撑系统。施工时必须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相关步骤与标准进行施工,这是从根本上对相关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保障。
3.该场地存在两层地下水,上部为潜水,潜水埋藏较浅。主要赋存于场地内的1-l层填土、2—2层-2—5层粘质粉土和粉土夹粉质粘土层中。勘测期间水位埋深O.50~1.80m,水位动态变化随气候和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年变化幅度在lm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分析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开挖深度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基坑采用挡土止水结构施工体系,包括三轴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土钉墙和支撑系统。
三、基坑支护施工
1.基坑降水
工程桩施工结束后先挖第-层土方,挖深至圈梁底150mm。土方开挖前先进行降水,包括深井降水和明沟排水两部分。深井降水在开挖前两周启动并进行试抽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后实施,保证在基坑开挖前地下水降到坑底下1m左右。
2.坑边限荷
清整场地。确保基坑周边自然地坪标高在设计标高以内,地面堆载不超过设计要求:施工出入口施工荷载不得大于40kN/m2,其余坑边地面施工荷载不得大于40kN/m2。
3.支撑系统施工
(1)第二层挖土至圈梁及支撑梁底以下150mln后施工圈梁和支撑梁.土钉支护部分挖至第-道土钉标高以下300mln后开始施工土钉。
(2)圈梁、支撑梁及已施工完成的土钉支护养护48h后开挖第二阶段土方;土钉支护部分挖土至第二排土钉标高深度以下300mill,沿基坑周边每完成20m长度开挖,立即进行相应范围的土钉及护坡施工;同时可跳开-段进行另-段土方开挖及土钉支护施工。
(3)已施工完成的土钉支护养护48h后,挖土至坑底或第三排土钉标高深度下300砌l,按要求分段进行土钉支护及剩余部分压顶梁施工。
(4)剩余部分压顶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5%后,挖土至相应下-排土钉标高,按要求分段进行土钉施工。
四、土方开挖与支撑梁系统交叉施工
1.基坑开挖遵循“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原则。
(1)大面积挖至标高-1.800m。开槽施工标高-1.800m(-2.200m1圈梁、基坑北侧的锚筋、200mm厚混凝土道板及东南角的水平钢管支撑系统。
(2)基坑南侧采用放坡开挖,绝大部分区域开挖至标高-5.000m:开槽施工标高为-5.400m的支撑系统;采用“跳仓法”开槽施工H400竖向钢斜撑,同时施工0609钢管支撑(竖向斜撑);开挖剩余的标高-5.000m以上土方.开槽施工剩余的标高-5.400m的主支撑系统:待标高-5.400mm的主支撑系统养护达到强度设计值的85%以上后,拆除钢支撑系统及基坑北侧的锚筋;开挖标高-5.000m以下的土方。
(3)施工顺序为施工三轴搅拌桩、围护灌注桩-旌工工程桩及格构柱桩-挖土至-2.550m-+第二层土方开挖至支撑梁下-施工圈梁及支撑梁_第三层土挖到坑底以上300mm,人工修土至坑底标高_施工砖胎膜及混凝土垫层等。
2.卸土场及土方运输路线本工程土方量大,土方外运是关键工序,卸土场及所经路线已在土方开挖前明确。
3.第二层土方开挖、圈梁和支撑施工
(1)土体开挖时应及时进行基坑内降排水。按设计要求采用深井降水及明沟排水,使支撑混凝土构件的土体干燥,利于安放混凝土支撑底模(木模)。
(2)支撑位置放线,量测标高。
(3)支撑底用人工开挖基槽。基槽宽度应放出每边300mm的工作面和每边200mm排水明沟的位置。并按-定间距设置集水井。
(4)挖至圈梁底标高后,破凿围护桩桩顶混凝土,用清水洗净,绑扎圈梁钢筋,周边铺100mm厚碎石。
五、施工要点
1.基坑工程应按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进行设计施工,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分层、分段、均衡开挖,严格执行JGJ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2.支护结构须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严禁提前开挖和超挖。施工过程中严禁设备或重物碰撞支撑、腰梁、锚杆等支护结构。亦不得在支护结构上放置或悬挂重物。
3.除基坑支护设计允许外,基坑边不得堆土、堆料或放置机具。
六、结束语
本工程从基坑深度、基坑面积和形状的不规则性看属大型基坑,基坑开挖土体以粉土夹粉质粘土为主,土性很差,且由于基坑施工周期较长。自然及周围环境条件变化也对基坑施工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工程质量,达到围护结构设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任斌向,RENBin-xiang.古城区大型超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6,47(3):231-234.
[2] 张文杰.超大超深基坑土方开挖特殊性施工技术问题探讨[C]//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2013:91-93.
论文作者:张思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基坑论文; 标高论文; 土方论文; 圈梁论文; 粘土论文; 开槽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