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博物馆广东 惠州 516000
【摘 要】馆藏文物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历史进程的实物见证。馆藏的可移动文物作为博物馆陈列、宣传、研究的依据,其保管工作更是不容小觑。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实践以及思考,就关于如何加强博物馆的可移动文物保管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学习借鉴。
【关键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藏品保管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不同时期的文物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见证。可移动文物是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重要物件,这些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很多博物馆都对所有文物建立了档案和保管制度,但是缺乏全局的信息化系统进行统筹和管理,这就需要对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对博物馆藏品及藏品信息的搜集、贮藏、整理、保护和传播,对藏品的所有权、实物、相关信息和相关工作的综合管理。
1.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分析
博物馆的藏品保护不仅是一项工作内容,更是对人类文化遗产与自然遗存质量变化进行充分研究的科学,还可以利用其避免自然力对藏品造成破坏。博物馆中的藏品作为我国的宝贵文化财富,必须对其进行安全保管。应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并一丝不苟地充分落实,才能避免文物出现损失,从而将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工作高质完成。
1.1采用安全防范措施,提升藏品出入库规范管理水平
对于文物藏品的保护工作来说,其中包含藏品的接收、筛选、登记、编号、入库、管理等,每一项工作都具备极为严格的要求与相应规范。管理人员应充分掌握相关的工作流程,才能更好地开展藏品保护工作。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藏品安全管理制度,避免其受到灾害的影响,避免可能出现的文物损伤问题。在进行藏品搬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损坏,因此管理人员心中要做到准确估测,之后进行合理安排,做好重组的准备。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例如进行藏品出入库搬运时,应该由管理人员亲自进行。但对于展览来说,藏品的出入库数量极为巨大,管理人员在无法同时处理和协调大量的文物的工作时,也不利于良好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进行藏品的搬运之前,管理人员应提醒搬运人员各方面的注意事项,还应对藏品的包装进行强调。其次,应从思想方面提升藏品保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对较为重要的藏品进行出入库搬运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肩负重大的责任,应对藏品进行跟踪管理,从而对各种错误行为及时纠正。对于体积较大不能进行临时性包装的藏品来说,应将其作为管理重点。还应对搬运人员进行临时性的责任分工说明,确保责任明确、合理分工,还应将搬运过程中的各方面细节进行强调。在取放文物的过程中,应遵循轻拿轻放的处理原则,还会涉及到相应的处理办法及要求。为了更好地说明搬运细节,本文将以陶瓷器类藏品作为例子,将取放、提用中应注意的细节与操作方法进行分析。
第一,在进行文物提携的过程中,应保持双手捧持状态。对于体积较大的瓷瓶、瓷罐等物品取放时(如图1),由于其体型过大,主要呈现由下而上的两段拼接状态,还具备较大的重量。在取放过程中,不能仅用一只手将物件脖子进行提取,另一只手应该拖住藏品的底部,避免分量过重造成两节分离。还有部分的瓷瓶、瓷罐有双耳装饰,在取放过程中不能只提取双耳,避免出现损坏与折断。
图1 唐青黄釉四系罐
第二,在对大件的陶瓷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轻轻扶倒,将藏品的底部靠地进行旋转,将一只手深入至藏品内部,另一只手托住底部。对于小件的藏品来说,可以利用纸张将其包住,避免散落问题的出现。如图2所示。
图2 五代青白釉四系提梁罐
第三,对于薄胎类型的器皿来说,由于其胎质较薄、质量较轻,因此在取放时应更加小心,应利用双手捧托的方式,禁止使用单手。尤其是对于甁件藏品来说,其具备底足小、
长度高的特点,应避免风将其吹倒而造成损坏。
第四,对于带有底座、盖子的瓷器藏品来说,在取放过程中,搬运人员不能将盖与座一同端起,应将二者分开进行单拿单放,避免移动时出现脱落打碎的现象。手拿瓷器的大盘、大碗时一定要双手捧握,忌用单手拿盘、碗的一边,以防断裂。另外,在进行文物出入库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安保方面的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应将文物性能以及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内容充分掌握,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管理。
1.2构建博物馆藏品档案,重视建档后的补充与完善工作
藏品档案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为人们展示藏品信息,也作为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对地藏品进行了解,还可以提升残品的使用效率。如果藏品出现丢失,还可以进行侦查、追踪,避免国家的财产受到损失。在藏品正式入库之前,应对其名称、时代、用途等方面进行严格记录,不能遗漏任何相关资料。尤其在进行文物征集的过程中,还应填写相应的文物征集表。在征集过程中记录的相关资料只是作为藏品的初期管理档案,可以依靠这些相关数据对藏品展开相应研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物的研究力度与利用效率都在日渐增加,对藏品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藏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应对藏品的各种变化、研究成果等各方面相关信息及时记录,类似于人事档案。经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惠州行政区域内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有17家,保管人员36人,库房面积约5764平方米。数据显示,惠州市96%的藏品集中在事业单位,绝大部分收藏于文化系统所属博物馆、纪念馆和图书馆,其中又以博物馆、纪念馆为主,珍贵文物则全部是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的馆藏。从文物类别来看,全市可移动文物藏品中,陶、瓷类藏品数量最多,约3200件/套,占藏品总数的36.65%,其次是钱币约1197件/套,占13.71%,,占比较多的还有古籍图书(大部分为图书馆藏品),约1174件/套,占13.45%。从惠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得知,作为全市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惠州市博物馆共收藏文物8万多件(其中约4000余件列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国家珍贵文物281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51件(套),国家三级文物229件(套)。
藏品管理人员应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对藏品进行统一的标准与规范登记,还应采用新型管理技术对藏品进行拍照存档。以及把规范整理,登记好的所有文档信息,统一登录至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相关互联网网站,让藏品信息被更多人知晓,从而加强藏品的管理水平与效率。
2规范管理措施
博物馆的藏品保管工作作为一项技术型较强的工作,由于藏品自身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且藏品保管工作也可以作为研究工作中的一种。因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对藏品保管工作的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应对其进行全面培养。
首先应提升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水平,由于保管工作属于幕后工作中的一种。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要稳扎稳打地开展相应的保管工作,应遵循相应的规范以及相关规定,才能将自身的职能充分发挥在工作过程中。
其次,应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博物馆的藏品保管员, 不仅要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开展藏品保管的规范工作,还要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科学知识的积累可以拓宽保管员的视野, 这样, 保管员的也业务水平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例如, 博物馆可以针对保管员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或者组织在岗人员外出学习, 并且安排保管员参与对文物的测绘工作, 加强保管员对文物的实际认识, 不断积累相关的经验,提高保管员的专业素质。
再次, 还要提高保管员的法律意识。博物馆的藏品是国家珍贵的文化财产, 藏品保管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不得恶意的损坏藏品, 或者受到金钱等的诱惑, 私自买卖藏品, 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记忆和见证,是国家和民族的“金色名片”,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对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可以全面了解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及类别,掌握可移动文物的保存状态和地理分布,摸清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情况和保存现状,从而做好藏品的保管与保护工作,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京培.以建立完善藏品管理系统为抓手 夯实博物馆藏品信息化管理基础[A].继承 发展保护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 2010
[2] 韩俊.小型博物馆藏品全流程管理信息化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7)
[3] 王建华. 略谈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和人才队伍建设[J]. 黑龙江史志, 2013( 2) .
论文作者:叶晓曦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藏品论文; 文物论文; 博物馆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保管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