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陶
(辽宁锦州医科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中药传统是以汤剂、丸剂、散剂等形式存在。传统中药剂型剂型研究随着我国医药制剂工业发展而逐步得到提升,逐渐变得更加方便、高效、精细等优点存在,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新型口服剂量有片剂、口服液、胶囊等,本文就其中药剂型转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叙述,具体如下。
【关键词】中药;剂型;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4-0328-01
随着我国中药剂型不断发掘转变为现代化捷径,并根据现代技术加以研究,从而不断开发新型技术,去除传统中药起效慢、使用不便以及疗效不稳定缺点,并使传统中药应用于临床中[1]。中药复方是属于中医中合理应用,并且多靶点发挥其药效,是属于对症治疗主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适应时代发展,中药剂型在其方面需要作出相应改变顺应时代,现临床主要中药制剂为滴丸、注射剂、软胶囊等。
1.中药滴丸
滴丸剂主要是从中药药材中将所提取提取物与基质相结合,并加以混匀,在其中加入不相混溶冷凝液,最后使其收缩冷凝制成,滴丸发展是在传统基础上中药药丸上发展而来,不仅保留原来剂型,并在传统模式上加以创新改正。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是由丹参、三七以及冰片所制成,现在此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心血管病人中应用广泛,用于临床急救以及治疗中。此药物主要是在骤冷环境中所制成,以小颗粒形成存在,便于患者舌下含服,直接进入循环中,药效起效快,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2.中药注射剂
在中医理论以及以往经验上加以创新纠正,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并将中药以及其他中草药进行提取。现临床中主要采取形式以粉针、混悬剂以及乳剂为主。临床上使用中药注射剂主要优势为其用药迅速并且作用可靠,成分较明确质量可以有效控制。此类药物可以定位以及定向给药,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以及不适宜口服用药患者,中药注射剂主要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细菌病毒等方面[2]。由于对于中药提纯水平限制,会使存在杂质中药溶解困难,使用不便,其临床过敏反应较多。
3.软胶囊
软胶囊是属于一类重要新型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此类药物中有具有挥发性成分较多重要所组成的复方大蒜软胶囊,此类药物使用在临床上有明显降低血脂作用,并且能有效降低人体中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并使患者体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所上升。使出血时间延长,缩短凝血时间,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还具有一定抗疲劳以及抗衰老作用,能有效掩盖大蒜不良气味。根据成分使用大孔树脂吸附剂能够有效清除大量分散剂,并有效将其中活性成分保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膜剂
膜剂是属于现国内外应用进展较快一类剂型,其优点为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可以服用,同样也可以应用其他科局部用药,同时还可以起到全身作用。临床上以复方甲硝唑牙片应用较为广泛,此药物是属于膜最高分子载体,并有效制成甲硝唑一类为主药可吸收药膜,能迅速在患者牙周围作用,并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其治疗疗效短、不良反应少以及药膜释放速度快等优点存在[3]。
5.中药缓释、控释制剂
缓释制剂可以在其规定范围内将介质进行释放,同时可以按照恒定速度进行药物释放,相比较其他制剂,能缩短给药频率,同时增加缓和顺应性制剂。并使控释制剂在其规定范围内释放介质,并逐渐缓慢接近恒速释放药物,与普通制剂比较,其血药浓度能更加平稳,增加患者顺应性制剂。易被患者所接受,并且可以提高临床上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4]。现市场中中药缓释制剂较多,若雷公藤缓释片、青藤碱缓释片等。
6.中药靶向制剂
主要是通过局部给药方式,使患者全身血液聚集并选择于靶组织以及靶器官位置。目前,根据靶部位置进行区分,主要集中于肝、脾、肺以及淋巴和骨位置。其制剂在抗癌方面取得较大发展,由于其制剂缓慢释放药物,对癌细胞能有效进行攻击,同时避免伤害正常细胞,可以有效减少药量以及毒性,提高治疗效果[5]。
7.中药口服液
中药汤剂属于临床上发展基础,是属于一类口服灭菌液体制剂,但是随着临床上中药提浸技术发展,使此制剂更方便与患者使用,并且质量稳定,能够包容溶液、胶体溶液等多种形式分散体系,适用于剂量较大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现已经成为中药口服制剂主要类型。如双黄连口服液、阿胶补血口服液等。
8.讨论
中药是属于我国文化遗产,对于其剂型研究是属于一个古老有前途学术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医药科研羡慕中,新型剂型改革占第四类新药40%,除古老栓型以外,现已经研究了多种新药剂型。对于新剂型开发研究较新药相比较简便,并且可以带来较为客观经济效益。为此,有相关专家提出,要以制剂为依托,开发名牌药物,以争夺市场中主导地位。但是随着世界医药模式不断改变以及人类“回归自然”理念兴起,理想中中药剂型应当明确相关中药成分,并且使可重复药理并联合临床数据,已建立客观质量检测指标,使制剂生产研究与世界研制相接轨,是属于今后中药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任瑾,杜倩,艾凤伟,等.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开发[J].中成药,2015,37(2):392-396.
[2]白镇亚,邵思颖,徐晓玉,等.渗透泵技术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进展[J].中草药,2016,47(9):1619-1624.
[3]张恒,普俊学,王乙鸿,等.中药栓剂的临床应用及其新剂型[J].安徽医药,2015,19(10):1841-1844.
[4]邱金双,李陈雪,牟景龙,等.中药微囊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8):129-132.
[5]范凯燕,杨帆,林启凤,等.3D打印在中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5,31(5):688-691.
论文作者:李胜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中药论文; 制剂论文; 剂型论文; 药物论文; 患者论文; 复方论文; 甲硝唑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