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见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代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党正面临和经受着许多新的考验,其中最为严峻的考验还是执政的考验。执政的考验是多方面的,实质是权力的考验,它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问题,也就是权力是否由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来掌握;其次是能否正确使用权力的问题,也就是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还是损害人民利益;最后是能否有效使用权力的问题,也就是权力用来迅速发展生产力还是搞阶级斗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经受住以上三个方面的考验,重点抓好核心,加强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抓好重心,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抓好中心,加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三心”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核心”坚强了,“重心”稳固了,“中心”发展了,党的执政地位也就能坚如磐石,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抓核心——加强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问题。根据各地的实践,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关键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把培养选拔领导干部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来抓。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也是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问题。要切实加强对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要组织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基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通过学习和实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的成长规律,采取多种形式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要加紧培养。对缺乏全面领导工作经验的要及早放到一定层次的关键领导岗位压担子,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要放下去任职锻炼。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抓紧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全面正确地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衡量干部的德和才,应该主要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选人用人要注重社会公论。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广开进贤之路,对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大胆提拔,委以重任。
第二,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中心来抓。思想作风建设要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用科学的理论统一领导班子的思想。要利用学理论中心组、党校培训、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思想,提高理论水平,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在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二是用新时期的创业精神塑造领导班子的形象。要按照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新时期创业精神来塑造各级领导班子的形象,通过艰苦努力,使各级领导班子在人民面前树立起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团结战斗、开拓进取和廉洁奉公的形象,提高党的向心力和感召力。三是用《党章》、《准则》规范领导班子的行为。要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准则》,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执行党的现行政策与坚持党的远大理想的关系,实行市场经济原则与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的关系,实行开放搞活与遵守党的纪律、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关系,使每个领导干部从根本上解决为谁工作、为谁服务、为谁掌权的问题,增强“免疫力”,自觉地按照《党章》、《准则》办事。
第三,把制度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来抓。要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和规范领导班子建设。一要用民主集中制规范领导班子的决策行为。要通过制定党委工作条例,明确和规范党委会及其常委会的职责范围、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二要用民主集中制处理领导班子的内部关系。要着眼于正确处理党政两个一把手的关系、一把手与一班人的关系、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领导干部谈话制度、通气交心制度等,使班子内部形成一种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气氛。三要用民主集中制健全领导班子的政治生活。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考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制度、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和离职审计制度、组织部门与执法执纪部门联系制度以及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的反馈制度等,加强领导班子政治生活的组织性纪律性。四要用民主集中制解决领导班子的自身矛盾。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做到强化程序,会前广泛收集情况,找准问题;会中认真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加强管理和指导,上级党委会前注意了解下级班子所要解决的问题;会中派员参加,引导班子成员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会后对下级班子提出的整改措施进行跟踪检查,督促落实,以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增强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班子成为团结紧密、凝聚力极强的领导核心。
抓重心——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要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最根本的就是坚决贯彻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第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真正为群众谋利益。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实质,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立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我们党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民谋利益,首先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以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和普遍化为原则,调整好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保护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是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基本力量,必须切实维护他们的权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为知识分子发挥聪明才智、开拓先进生产力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各部分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既要合理拉开差距,又要防止两级分化。其次要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腐败现象的实质是把为人民谋利益的权力蜕变成危害人民利益的手段。如果听任腐败现象蔓延,党就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危险。我们要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克服腐败现象的重要性,象江泽民指出的那样,一定要把反腐败斗争当作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一件大事,抓出成效,取信于民。
第二,坚持一切依靠群众,真正让群众当家作主。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观点和行动准则。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就要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为此,就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在现阶段,一要切实保证人民的选举权。特别是在各级人大和政府的换届选举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办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让群众真正信任的人掌权。二要让群众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找到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在基层政权组织中,要让群众更加直接地有效地参政议政。三要扩大人民的决策参与权。在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特别是参与重大决策方面,我们虽然做出了积极努力,但与科学、民主决策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需要有新的措施,真正做到重大决策让人民知道,让人民说话,让人民满意。四要强化人民的民主监督权。这既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权利,又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保障。我们要在继续推广“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和总结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的新经验新做法,积极改进和完善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和办法,提高民主监督的水平和效果。
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按群众意愿制定和执行决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全部活动最基本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必须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和执行决策的最高标准。要保证党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得民心、顺民意,就必须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程序,使决策和决策的执行成为集思广益的有科学依据和制度保证的过程。这就要求制定政策措施,拟制工作计划,决策重大事项,应当用足够的时间,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反复比较、鉴别和论证,真正把群众的智慧和正确意见作为决策的基础。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先还需要经过试点,切忌匆忙决定。党委在决策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正确的集中。决策作出之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结合实际情况带头贯彻执行,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扎扎实实地把党的决策落到实处。在决策执行中,应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紧紧依靠群众,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及时总结经验,补充完善,纠正偏差,防止酿成大错误。
抓中心——加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
加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其政治要求主要地是通过领导发展经济来实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无论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执政地位,都依赖于党对经济建设的有效组织和正确领导,取决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第一,加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贵在集中精力。一是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党的基本路线已经深入人心,在一般情况下,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应是没有疑义的。问题在于国内外形势发生某种突发性事件或意想不到的变化时,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此,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善于排除干扰,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政治风波,只要不是大规模外敌入侵,就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抓经济建设。党的各项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并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从实际出发,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绝不能影响、干扰和冲击经济建设。抓经济建设必须聚精会神,但经济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搞好党的建设,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保证和促进经济建设上;另一方面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再一方面要搞好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二,加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重在谋大事抓大事。强调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并不是要党的各级组织去包揽经济工作的具体事务,而是要总揽全局,抓住事关全局的大事,推动经济发展。根据党的领导原则和各地的经验,主要是抓好三件大事:一是抓决策,制定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由于中央、地方、基层党组织的地位、职责不同,它们对经济领导的职责和方式也有区别。党中央就全国经济建设的总任务、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对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经济建设计划提出建议,并就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适时作出部署。各级地方党组织做好“结合”的文章,对本地区经济建设的目标、规划、计划和经济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并帮助支持政府组织实施。乡镇基层党组织对当地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帮助支持行政、经济组织具体实施。企业党组织也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并支持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二是抓干部,精心培养选拔一大批懂经济的领导人才,十分注意提高党政领导班子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把一大批德才优秀、能驾驭市场经济、创造经济效益、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能人推上关键领导岗位。三是抓协调,组织各方面力量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要一心一意地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必须组织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各级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行各业都对经济建设负有重大责任。而要把各方力量都集中起来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就要靠党来组织协调。党要协调好各部门,各单位做好本职工作与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关系,协调好经济部门与非经济部门的关系。协调好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与为经济工作服务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这个经济部门与那个经济部门的关系。这样,才能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把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