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东方时空》的“东施效颦”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施效颦论文,东方时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作为观众,有理由要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这样的节目做得更好,而不仅仅只是一次尝试。
《北京广播电视报》2001年第8期披露:“除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以外,《东方时空》的市场占有率占中央电视台一至八套节目前10位的位置,收视率平均增长了30%……”但改版以后却是“跌得厉害,已经由改版时的前10位,跌至30位左右。”这段话,短短数语,几乎让我们观众痛心疾首。
改版的《东方时空》究竟在哪里产生了误区?为什么这个让老百姓喜爱的节目,也迷茫了自己的定位?是不是一个电视节目,不管多出色,也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走向消亡?我们的电视工作者,究竟该如何进行电视节目的改版?如何处理好电视节目改版面临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老版的《东方时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需要一个敢为老百姓“判断是非”的栏目,在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出现颇有“铁肩担道义”的味道,为新闻界确实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新闻界一个急风暴雨的时代。腐败、贪污、受贿、乱收费等等困扰着中国的老百姓,各种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中央电视台利用自己传媒的优势,充分调动了老百姓这个心理而使这个普通栏目一鸣惊人,并且,栏目的主持人也因为高收视率而一举成名。
中央电视台早间节目《东方时空》开播8年来,几乎享受了中外观众最高的礼遇。据报道:在全国早间这个时段的收视率中,《东方时空》一个栏目就占了60%,而这个节目一年的广告收入甚至超过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一个频道的广告总和。《东方时空》几乎成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而这个节目的派生产品——敬一丹等主持人的相关书籍也屡屡成为畅销书。
《东方时空》当然也面临着改版,而改变后的《东方时空》真的就是成功的吗?改版后就真的和国际化接轨了吗?还能够再现原先《东方时空》的辉煌吗?结果显然是否定的,也许就像不是所有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一样,不是所有的改版都是成功的。改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更怀念老版的《东方时空》。
也许无论我们怎么样评论当今社会的各种媒体,电视这个“精灵”都是最具有影响力和最可信的媒体。也许这种可信度是电视自身所独创的,我们只是还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而已。事件的直观报道和电视记者的魅力展示,是电视可信度最大的优势。改版的《东方时空》恰恰在淡化了这种电视的直观性和电视记者的魅力展示,在偏离电视节目的优势,试图寻找所谓的“信息早餐”的服务性。这种背离电视节目发展规律的做法,作为观众,我们可以用“玩火自焚”来形容。
新版的《东方时空》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言论都是在说,老版的《东方时空》中“无论是《东方之子》,还是《生活空间》都需要慢慢坐下来细细品尝,才能觉出滋味,不适合放在观众匆匆忙忙的早间。早间观众是快节奏,需要大量信息的时候”。而新版的《东方时空》就是要在两个半小时的节目中将有大量信息量的新闻、专题、实用服务信息等内容用不同的形式穿插起来。
当然,也有人说:“在西方一些电视行业发达的国家,国民一边吃早餐一边工作,看电视是非常普遍的场景,让这样的场景也在我们平常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出现,这正是新的《东方时空》努力的方向。”但这样一个栏目为什么非要打碎,组成一个所谓西方国民“非常普遍的场景”,且不说中国老百姓是否需要所谓的西方“非常普遍的场景”。改版的《东方时空》几乎又一次无视中国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情况,葬送了老版《东方时空》已经非常成功的模式,而颇有些“东施效颦”的味道。
今天,改版的《东方时空》已经变得让人感到非常陌生。除了水均益、敬一丹每周和观众的轮流坐庄的交流以外,新的主持人的稚嫩和节目的杂乱无章,几乎让观众痛下决心:不看这个节目了!
那种我们已经熟悉和喜爱的《东方时空》中浓浓的人文关怀瞬间远去,大量的所谓的信息和热点新闻,几乎都是过眼烟云的信息垃圾。
《东方时空》在改版的同时,将自己最具有优势的东西砍掉了,而把自己混同于其它四不像的节目群落之中。在设想增加新闻的同时,又东施效颦失去自己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们喜欢老版《东方时空》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他们浓厚的文化味道,那种剔除不去的文化氛围。白岩松的尖刻、水均益的幽默、敬一丹的爱心、方宏进的厚道……几乎都让人感到了他们文化的滋养。他们散发的人格魅力,几乎让人感到无可阻挡的震撼。
改版的《东方时空》几乎用“造作、追求装饰性、伪深沉”三个特点可以概括。比如《面对面》还是围绕着那些名人转,并没有在制作形式和思维方式上超过原来的《东方之子》。相反,不但新闻性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还出现了节目水准不高的新问题;《百姓故事》信息量小,不但没有“提炼情节和故事”,反而比原来《生活空间》还琐碎拖沓,甚至还出现“漫无边际”的拍摄;《生活提示》还缺乏自己的定位,一些像外国孩子吃奶新技术等新闻唠叨得让人心烦;《传媒链界》在设置时候,就有不知道自己身处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地位的嫌疑,是模仿一些地方电视台的结果。对于重复其它媒体发表过的新闻,《东方时空》的做法显然是欠缺考虑。改版之后的《东方时空》的版块几乎没有什么质的飞跃,除了像《直播中国》、《世界》两个版块以外,其它的都很让观众感到遗憾。
电视新闻尽管脱胎于报刊新闻,但电视新闻却是运用“话语”模式。每一个表达都假设有一个说话者和一个倾听者,在说话者身上存在着以某种方式影响倾听者的意图。
改版的《东方时空》恰恰是忽视了采访的电视记者,主持人在向报刊编辑和广播主持人靠拢,丧失了电视新闻的魅力。电视新闻的权威来自它对事件报道的直观性,而这种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也要求是至高无上的,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权威。主持人的立场影响观众的价值观的构建。但改版的《东方时空》,没有注意到这种电视记者和主持人的培养。那些青春乖乖女一般的漂亮女孩,主持这样的节目几乎让观众感觉没有任何新闻权威。
作为一个电视新闻主持人,是不可以轻易更换的,一个合格的电视新闻主持人是一种无声的权威。但这些乖乖女,能够实现这个的“兑现”?用直接的、亲切的和会说话的方式来讲你知道的故事。改版的《东方时空》的青年主持人们,是不是都是像观众希望的这样?
新版《东方时空》遗憾太多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能够坚持从早晨6点到8点半观看完全部的改版后的《东方时空》。这种不顾中国人欣赏习惯和普通老百姓现状的节目安排,明显有电视工作者自己一相情愿的主观心态痕迹。这种电视节目,准确地定位应该在30分钟左右,时间太长了,肯定就要受到老百姓的反感。在今天这种紧张与快节奏的社会中,作为观众,早晨6点起床、晨练、上班、赶车……我们怎么能在早晨花出2个半小时去看一个节目呢?
新版的《东方时空》中《直击现场》几乎全部都是所谓的现场新闻和过程,完全失去了原来《时空报道》的深厚底蕴;《面对面》也失去了原来《东方之子》的人格魅力,强调人物的新闻性和新闻魅力几乎都成为空谈;《百姓故事》也没有《生活空间》对老百姓捕捉的那么质朴与感人;周末版《直播中国》简直就是各种新闻的大杂烩,如果看它,还不如看北京电视台元元主持的《第七日》让老百姓过瘾呢!周末版的《世界》也是一种新闻堆砌,《封面人物》、《封面故事》等都没有新的视觉和观点……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优势,但现在新版的《东方时空》却是缺乏独创性,甚至失去了打动人的优势。如果搞新闻的拼凑和杂烩,任何一家网站都比你有快而广的优势。
新版的《东方时空》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出“新”字,而表现出内容上的陈旧、无序,甚至可以说是杂乱无章。用我们观众说的一句真心话,那就是“又一次换汤不换药的改版,令我们观众太失望”。
新版《东方时空》强调教化味淡些,但却失去了高度与经典性;强调新闻详尽,但却失去了深度;强调视觉和语言冲击力,但却失去了目的力度……新版不新,没有达到我们观众所期待的水准,节目时间长,内容重复,新主持人表情紧张与僵硬,让观众看起来很假,主持人没有默契感,经常出现抢话的错误,口误也很多。主持人大部分都没有当初水均益等前辈出色,个人才能低水准,影响了整个节目的质量。
比如在串词上的紧张,甚至凌乱,让观众都为他们着急。这些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和风格都还显得不够,在这样一个权威电视节目中,显然在个人修养、语言表达、视野等方面太欠缺。
新版《东方时空》想用2个小时的旅程,来实现一种观众流动观赏的节目。从时间长度来看,单位时间要比以前长了,但这只是浮面上的膨胀,没有任何进步;而信息量的所谓加大,突出的所谓服务性和实用性的设想,也没有任何创新。其实这样的节目,在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中已经运行多年,新版《东方时空》有些东施效颦的味道,不但没有创新,还失去了老《东方时空》的深度和厚度的优势,不得不让人觉得可惜。
如果要想出现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节目,中央电视台干吗不新创一个栏目,为什么要将《东方时空》这样一个经典节目弄得这样面目全非呢?
原来的《东方时空》之所以能够成功,何尝不是说明那时的《东方时空》结构合理,为当时的主持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那时尽管节目时间短,但节目精炼、紧凑,没有“注水肉”,能够取得高收视率也是情理之中。那时的主持人可以说“有备而来”,像敬一丹做过多年电视记者,水均益在新华社工作多年……记者型的主持人一时间让观众耳目一新。改版的《东方时空》却没有在主持人上产生飞跃,选择得都是如模特明星一般的乖乖女,好像什么歌舞晚会节目似的。他们从整体上说没有什么缺点,但也许就像他们的外形一样,没有那种震撼观众的个性。我们电视台在哪里出了毛病?难道还不如好多年前《东方时空》创办的时候,那时为什么水均益、方宏进、敬一丹、白岩松等一批新人能够让观众折服,今天却只能够寻找“青春靓女俊男”类型的主持人?是不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萎缩?
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也许永远追不到时髦。再时髦的包装也无法代替自己内心的贫血。不管一个节目如何选择“漂亮的主持人”,如果内容不下功夫,也会遭到观众的反感。
文化稀释现象的典型
如今各种产品都爱做“稀释的功夫”,卖猪肉的爱用“注水肉”的手段,电视节目呢?也爱用“稀释的功夫”。改版的《东方时空》也是如此。现在改版的《东方时空》已扩张到2个半小时了,从早晨6点到8点半,不知是要让什么样子的观众,能够在早晨起来,就在电视机前坐2个半小时。不知这和注水肉有什么区别?好端端的节目像兰州拉面一般地被拉长得没有边际,还让观众说什么?这和当今的“稀释文化”现象同出一辙。将过多的广告等电视节目以外的因素强加到节目里面。但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只能够使节目丧失对观众的影响力。
这是一个“学风”的问题。也许就像动辄就是四五十集的电视剧一样,其实精练一下,十多集完全可以演完。这完全是因为拍摄方为了自己的广告收入,将电视剧当成“稀释对象”;其它如报刊的疯狂扩版,等等,看起来辉煌,但读起来却一片空虚。除了煽动性的照片和标题,却没有什么文字留下印象;书籍也是如此,动不动就是几百万字的大部头,却大多都是垃圾文字,能够让人精心阅读的却是很少。很多大部头书籍,都是你抄我、我抄你的做法。而稍微好一点的小说也是拖泥带水,完全可以用十万字写完的小说,却要用十几本几百万字来发表……
这种文化稀释乃是一种文化虚假繁荣的泡沫文化,是向文化沙漠迈进的举措。其实《东方时空》的最佳时间,应该在30分钟到40分钟之间,节目内容应该是紧凑与简练的,这也符合当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我们希望《东方时空》尽快“减肥”,从这场“文化稀释”的逆流中尽快跳出来。
是典礼还是仪式
电视新闻已经成为我们谈话的朋友、家长……他模糊了直接经验和现实的距离,使观众和新闻人物的关系是超社会的。这种关系是处于某种与机械的关系和熟人关系之间。我们的认识不是那种面对面的完全认识,我们的相信不是全部,但我们确实知道……也许我们忽视了这些电视新闻的特殊特点,我们没有来得及思考。也许如改版的《东方时空》,可以当做某种提醒或者调节速度的工具,来加快观众的生活节奏。
不管观众怎么漫不经心或者心不在焉,这样的电视节目可以让观众了解社会现实。新闻是一种经常转换的日常仪式,具有按照顺序进行的特点,时常改善不断瓦解的世界,传达那个定期举行仪式的精神,将价值与目标集合在一起的最高手段,是人类行为激发的产物。当然,也有人形容电视新闻节目是典礼,是对文化的虚构,它的可塑性和变化性引起的基本问题不加任何思考。它力图说明宇宙和社会世界是可以解释的,并且目前是固定不变的。当电视新闻主持人采用独白结构和陈述语气播出新闻的时候,电视新闻既不是反思的、也不是主观的。如果没有电视这个载体,电视新闻就无法实现“活生生的现实”。因此可以说,电视新闻是一种杂交的形式,它具备了仪式的特点,暗指更高的价值观念,充满独特方式连接文化的各个方面。电视新闻采用人格魅力的方式,说明它本身就是文化转型时期的一部分、一种趋势、一个宣传者……当然,这也不是说电视新闻就是口头文化的回归,而是表明一个新的文化形式正在孕育成熟。作为改版的《东方时空》,显然在这个理论上还准备不足。今天,电视节目不是办得越来越不好,而是我们的电视工作者的进步速度,落后于今天社会发展速度,落后于观众的进步速度,改版的《东方时空》也是如此。
作为观众,我们有理由希望改版的《东方时空》这个电视节目,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