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微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指应用微生物的一系列新陈代谢反应或生物合成物,有效检测周边环境并作出相应的评价与整治。该处理技术涵盖了生物技术所有特点,同时结合环境污染治理特点,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突出的效果,且该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非常高,因而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建设中。
关键词:微生物处理技术;环境工程;应用
一、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在环境工程中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和经常所使用的物理法和化学法相比较而言,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微生物技术具备较强的吸附力,并且微生物技术的沉降性和降解能力较好,在应用的过程中不需要严格的条件,一些污染物被酶催化,处理效率非常高并且处理得十分彻底,应用微生物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处理的水量较大,并且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少,只需要用到物理、化学法费用总资金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第二,微生物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具备各种各样的代谢类型,对于环境中所拥有的天然物质,基本都可以对其进行降解或者转化。并且微生物非常容易培养,繁殖周期较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环境当中产生了新的化合物,微生物能通过自身诱导,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酶系,从而具有相应的代谢功能,对新的化合物就能实现降解或者转化。还可以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繁殖,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对微生物进行驯化,就能更好的适应各种环境。第三,用微生物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不仅能够除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病原体等等,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透明度,降低色度,具有非常好的处理效果。只要选择了合理的微生物,再用适当的条件进行培养,基本上可以对所有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二、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逐渐的恶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弃物,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污水等都直接对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给环境工程建设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阻碍。环境污染造成了危害,就会导致自然环境不断的恶化,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工作,这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很容易影响到工作者的心态,使其逐渐的失去了环境工程建设的耐心,阻碍了环境工程建设的开展。
2、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完全不够重视,那么在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就会带来阻碍,在发展过程中,还要进行边治理边污染的状态。因此,人为因素给环境建设工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相关人员要对其进行宣传工作,让人们能够意识到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危害与危机,在日常活动中对污染进行减少,要对人为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才能更加有利于环境工程的开展。
3、生产因素带来的危害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与伤害,在工业发展中未能对环境保护具有高度的重视,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废水等都直接排放到自然中,这直接影响着土地环境、水环境等,在开展的过程中未能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低。
三、环境工程建设中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
1、监测水质情况
在水体当中,尤其是一些污染水体,里面通常都会有大量的有机物质,给微生物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水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水体当中的微生物来源是诸多方面的,包括土壤、排泄物和一些污染。水体当中所存在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在进行水质控制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所设定的水质标准当中对大肠杆菌有明确的规定,在每升生活饮用水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不能超过三个。其次,还以水的等级为基础和前提,对大肠杆菌的数量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一等级,大肠杆菌的数量不能超过500。二等级不能超过1万,三等级不能超过5万。大肠杆群会使乳糖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并生成酸或者是一些气体。因此,相应的工作人员可以对酸和气体进行充分的检测,从而来准确判定大肠杆菌的数量,并以此为基础,对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并确定水的质量等级。
2、利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对水质情况进行检测
环境工程建设中,利用微生物处理技术检测水资源情况,与传统方法相比,其检测效果好且准确性高。现阶段,我国饮用水中普遍含有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细菌,饮用水安全问题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对于水质评价,我国做出了明确规定,结合水质情况划分为不同安全等级,微生物通过发酵后,大肠杆菌使水呈酸性并形成酸性气体。水质监测过程中,可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测量水中大肠杆菌比率,对比国家规定数据,结合大肠杆菌数据对水质安全状况进行分析。一旦水质出现问题,可及时处理并保护水质,所以,水质监测中,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3、应用于废水处理中
污水中,污水水质复杂。相较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包含的污染因子要明显多一些,其可能存在重金属及酚类等物质。应用微生物处理技术有效处理废水,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群体,吸附并转化废水中包含的各类污染物,同时,这些微生物群体还能有效分解包含的污染物,将一系列污染因子去除掉。经过处理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被清除掉,亦或是转换为无害物质。实际工作中,处理方法主要包含厌氧与好氧等处理方法。
4、对固体废料的处理
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固体生活垃圾产生量比较大。而工业生产中,相应的固体垃圾产生在所难免。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没有及时处理这些固体垃圾,就会严重污染到自然环境,同时也为大量病菌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其造成的危害后果是无法估量的。对于固体垃圾,应用传统处理技术无法实现根治,如果处理技术不够先进的话,就会再次污染自然环境。但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处理固体垃圾。实际处理中,在固体垃圾中放置嗜热型微生物,亦或是硝化细菌异界纤维,对微生物进行分解。如果环境温度高,中温微生物无法正常生长与繁殖,而嗜热微生物则能获得很好的生长,一定程度上,活性逐渐增加,再次形成正反馈回路。但假若温度太高,高于微生物自身温度承受力,就会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与繁殖,形成很多负面影响。实际处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可借助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固体垃圾并将其转换为化肥。
5、固定好微生物处理技术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工作中,部分特殊污染源能够快速消耗天然微生物,且有很高的效率,尽管微生物繁殖能力高,但依然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应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技术,要秉承自然放松,将已知降解能力的固化微生物掺入其中,其处理效果就会显而易见。应用微生物固化处理技术时,首先要合理选择微生物;其次,在载体上固定好微生物,确保微生物以高度密集状态呈现,且其具备的生物活性不能被损坏,条件特定情况下,微生物依然能保持高速繁殖状态,一定程度上,使得生物反应器微生物浓度不断增加。完成反应后,为固液分离提供推动力,缩短了处理时间。
结束语:
在工业污染逐渐严重的情况下,微生物技术的出现为解决污染问题提供了诸多便利,不仅可以监测水质状况,还可以在处理废水、固体废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理论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以国内实际状况为基础,探讨出最科学的微生物技术,根治环境污染问题,保障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邓晔,冯凯,魏子艳,刘文宗,梁玉婷,金德才.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学报,2016(7):3373-3382.
[2]王凡.谈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17):140.
论文作者:,张文亚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微生物论文; 技术论文; 大肠杆菌论文; 水质论文; 环境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固体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