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朝着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新技术和新科技的革新也为水利水电工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测量技术做为勘测、施工的关键,在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
1.引言
工程测量在水电工程中涉及范围较广,不仅包括开始的设计规划阶段,还参与到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属于全面的技术工作。测量技术做为一门应用测量的专业学科,是集专业测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当前,测量技术做为水利水电工程中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在工程的勘测、运行和验收阶段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诸多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水平不高,方法标准不够按个,在实际作业中并没有很强的规范性,导致在具体操作中造成一定的误差,对最终的测量结果精准度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
2.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当前,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其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2.1测量准确度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革新,我国也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综合实力的象征,且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程测量方面,在中小型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广泛。由于水利工程的特点和性质的需要,对于测量技术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标准也就越来越高,现在测绘技术的发展顺应了当前的要求,使得工程测量中的数据准确度标准也显著提升。
2.2自动化水平高
测绘技术需要进行数据的搜集与处理,因此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智能设备来完成自动化操作。这不既能够使得搜集测量数据的效率大大提升,还能够实现绘图的自动化运行操作,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数据处理的误差。同时,全自动化方向发展也能够尽量避免人工操作出现的误差,增强数据结果的可靠性。
2.3测量人力投入少
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到工程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施工的规划设计,这样不仅使得工作人员的工程量变大,也会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但现代协会技术通过自动化手段,使得数据收集和绘图工作更加智能化,减少了人员的投入。
3.应用新技术开展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必要性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囊括工程建设施工的全过程,是对于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握和控制,工程测量工作本身对于专业性和准确度要求较高,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具备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一点误差将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将误差严格进行控制,在最初设计规划阶段,必须要通过实地的走访测量,确定施工具体情况,因此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避免事故的发生,在项目开始前必须对于构件的位置和精准度进行测量,在竣工阶段还要进行全面的验收和检测。
水利工程测量情况受现实因素影响较大,且多建设在地形复杂地区,施工难度也自然会提升,因此,水利工程测量更需要新技术进行整体提升,一方面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缩短施工周期,另一个方面也能够提高工程的安全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
4.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
4.1 GPS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中应用较为灵活且范围较广,也为施工测量注入了新鲜的活力,GPS技术采用的是三维坐标处理方式,相比较传统的定位技术,具有科学性和智能化的优势和特点,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另外,由于GPS技术自身具备速度优势和稳定又是,很大程度上为中小型水利水电施工测量技术提供了动态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GPS水利水电测量系统主要是通过专业性的成图软件,对实际地形和地势进行实时专业化测量,实现数字化制图,也能够为施工建设提供更为详尽和现实的数据资料,确保水下施工过程的稳定进行。
4.2平面控制测量技术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在传统模式下,通常采用平面控制网系统,指的是通过电磁波测距导线与三角网相连接,从而提供需求服务,但是这种结构下会缩小作用范围。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利用GPS定位系统,则能够较好的改善这类问题。当前,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通过卫星定位技术,与传统平面控制测量技术相结合,形成混合网结构,灵活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特点进行调整和规划,从而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率。
4.3高程控制测量技术
通常情况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都位于地形地势较为特殊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也为测量技术水平和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上:一是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主要使用光学测量仪器等传统工具来进行实际测量,在具体操作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缠身误差,因此不仅浪费了人力还会增加测量的周期。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水准仪能够在原有工具基础上进行自动化和数字化操作,实现数据的自动测量与存储记录,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缩短测量时间,提高最终数据信息的准确度。
过去的高程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几何测量来实现,而随着技术标准的不断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技术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通过综合几何水准、三角高程测距等技术,满足施工的不同需要。在我国平原地区,测量技术水平目前已达到四等水准,已经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另外,高程控制技术也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具备精准度高等优势,也逐步替代了过去较为落后的测量技术,从而实现GPS三维自动化测量。
4.4地形测绘技术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在开始的规划设计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对于图纸和比例尺的要求就较为严格,从而对于图纸的精细化要求较低。同时,通过提高对原图要求的标准,通过补测、实测坐标等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测量的精准程度,从而使得地形图更加符合实际施工的特点和要求。但是仍然有部分地区,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全站仪数字测图等数字化测量方法,我国西部GPS辅助三角测量技术发展较快,也为测图技术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4.5数字化测绘技术
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工程施工测量中重要的图形工具,与工程图测绘技术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受到较多关注。随着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设备联合微机在户外操作中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数控绘图仪也被广泛应用到野外测量之中,通过两者配合,形成测图自动化和数字化操作,近而对于施工处的地形、地势特点,绘制出大比例基本图、地下管线图及施工地形图等。另外,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测绘工具和系统,能够减小测量的难度,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还能够提升测量的精准度和数字化,缩小施工花费的成本,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4.6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朝着更为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近些年来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主要因为该项技术能够提供较为立体化的空间信息,通过三中维度将施工实际情况展现出来,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实际被测物体,这也降低了测量的难度和实践,同时还具备作业质量高、野外作业周期较短等显著优势。除此之外,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实际运用中,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也能够较为全面的为施工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信息,帮助施工方指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测量技术不仅能够从整体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还能够巩固核心实力。事实上,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涉及的测量技术种类较多,还需要在具体应用中总结经验,增强创新性和智能化,从而对测量施工测量技术的整体水平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心.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技术[J].吉林农业,2017,(03):77
[2]李晓辉.探析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206-207
论文作者:阎湘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在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