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霞[1]2003年在《内隐态度形成过程中的经典条件反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内隐态度是指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态度所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或其影响是个体在意识水平上无从知觉的,但这种痕迹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取想、认知和行为。由于内隐态度带有“刻板”的性质,其影响是难以消除的,因此,探讨内隐态度的根源即它的形成过程是有重要意义的。 当个体内隐地或外显地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倾向,但他本身又不明了这种态度倾向的根源时,个体就形成了内隐态度。 Staats在1958年首次用经典条件反射让被试无意识地形成了对无意识音节和国家名、人名的态度,成为用经典条件反射无意识地形成态度的基本范式。该范式包括两部分:条件反射阶段和评定测试阶段。在条件反射阶段,呈现条件刺激物(CS)与无条件刺激物(UCS)的配对,使被试形成对条件刺激物的态度;在评定测试阶段,测量被试对条件刺激物的态度并检测被试在条件反射阶段的意识状态。在此范式中,将被试形成态度时的“无意识状态”定义操作化:(1)被试并不明确条件刺激与五条件刺激的配对规律(条件联结)(2)被试相信实验的“遮掩任务”而没有揣测到实验的真正意图。 随着实验结果的不断积累,研究者在重复Staats的实验时发现了很多问题并不断对其加以改进,但仍存在很多争议。一些研究者(Orne,1962,1970;Cohen,1964;Page,1964,1969;Field,1998,2000)认为被试表现出的态度倾向是由于他们觉察到了任务特征或条件联结,而不是经典条件反射的作用,即,被试无法由经典条件反射形成内隐态度。而另外一些研究者(Zanna,1970;Levin&Martin,1975;Beayens,1990;Cacioppo,1992)则仍然认为态度可以无意识地由经典条件反射形成。 OlsonM.A.和FazioR.H.(2001)借鉴内隐学习的范式,用了一种更隐蔽的遮掩任务,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呈现方式做了改进,使其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被试对任务特征和条件联结的觉察,而且模拟了现实世界的趋向,在转移被试注意力的同时向被试呈现条件刺激物和五条件刺激物的自然共变。他们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验证了内隐态度可以由经典条件反射形成。 本实验研究将用不同的态度测量工具检验经典条件反射对内隐态度形成的功效,在Olson和Fazio的研究模式下,对实验材料作了改进,并增加了控制组作为基线水平。本实验选择了以前从未参加过类似实验的、视力正常的大 内除态度形成过程中的经典条件反射机制研究学生,用计算机控制呈现实验材料来进行实验。 本研究包含叁个实验,均有条件反射阶段和评定测验阶段两部分,其中叁个实验的条件反射阶段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程序完全相同,而评定测验阶段则分别用叁种不同的态度测量方法来测量内隐态度形成的功效。实验1用态度的外显测量工具利克特量表来测量被试形成的内隐态度,用CS-UCS的配对估计来检测被试对条件联结的意识状态。实验 2用内隐联系测量工具OAT,ImplicitASSOCICtion Test)测量内隐态度,用漏斗式问卷检测被试在形成态度时的意识状态。实验 3用阈下启动测量工具*ubliminal priming test)测量被试的内隐态度。叁种态度的测量方法逐步隐蔽和完善,更能证明内隐态度的形成功效。 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 1.通过外显态度量表的检验,证明了内隐态度可以出经典条件反射形成。 2.通过内隐联系测量的检验,证明了内隐态度可以由经典条件反射形成。 3.通过阈下启动测量的检验,证明了内隐态度可以由经典条件反射形成。 本研究的叁个实验增加了用经典条件反射形成内隐态度的外部效度,并且说明内隐态度的形成和激活都可以在被试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进行。本研究肯定了内隐态度可以山经典条件反射形成,并为以后对其内在运行机制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高旭辰[2]2016年在《公众对他国内隐态度的激活与转变研究》文中认为公众对他国的内隐态度是内隐社会认知领域一个比较重要而又相对空白的研究课题。随着当代世界全球化、信息化日益深入,以及普通公众的态度立场在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研究如何转变公众对他国的内隐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深入理解内隐态度激活与转变的机制,本研究比较了平衡认同理论、联想-命题评价模型和迭代再加工模型。平衡认同理论侧重于揭示社会知识结构网络的运作机制,即态度对象和评价属性之间的联结如何建立和改变。联想-命题评价模型侧重于描述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转变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可能方法路径。迭代再加工模型深入分析了态度激活与表达的神经机制,并强调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指出,这3个理论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将其结合起来,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内隐态度。作为逻辑前提,本研究首先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考察了公众对他国态度激活的特征。结果表明,负性对象诱发的P200波幅大于正性对象,N300波幅小于正性对象,LPP波幅在右侧额叶和顶枕叶大于正性对象,体现出态度自动激活的特征,表明公众对他国态度具有内隐性。本研究认为,通常用于内隐态度改变研究的熟悉效应、条件反射等方法生态效度较低。根据联想-命题评价模型提出的8条可能路径,本研究采用说服的中心路径,提供充分的引导信息,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已经得到近期实证研究的检验,是对内隐态度转变方法的拓展。从平衡认同理论出发,本研究提出提供引导信息的3种不同方式,一是引导被试对他国进行“敌”/“友”的身份认同,二是引导被试对他国行为进行“善意”/“恶意”动机归因,叁是选择性地强化他国“优点”/“缺点”。这3种方式与被试的“自我”之间的联系逐步递减,我们预期,它们对态度转变的效果也将递减。行为实验采用重复测量的被试间设计,每个实验中,先测量态度的基线水平而后将被试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相反的实验处理,再进行态度测量。实验二结果表明,“敌”/“友”身份认同能够针对虚拟的态度对象形成相应内隐态度。实验叁结果表明,“敌”/“友”身份认同能够显着转变对现实态度对象的内隐态度。实验四结果表明,“善意”/“恶意”动机归因能够显着转变外显态度,但对内隐态度转变效果有限试验五结果表明,“优点”/“缺点”的选择性强化不能有效转变内隐态度,且对外显态度转变效果也有限。总体上看,实验结果符合基于平衡认同理论的预期,表明转变内隐态度的转变更多地取决于能否在态度对象和个体“自我”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结。
王杜鹃[3]2011年在《评价性条件反射机制下幽默广告对新产品内隐态度的影响》文中提出消费者研究领域中,如何掌握消费者的态度并预测消费者的行为是研究者们最关心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内隐态度比外显态度更能预测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在新产品上市时,都会使用广告对其进行宣传,幽默广告就是其中的一种。然而,幽默广告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一种新产品的态度及购买意向,尚未有人进行过研究。本研究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机制,用新产品与幽默的配对形成对新产品的内隐态度,并采用阈下评价性启动范式检验被试的内隐态度,探讨了幽默广告对消费者产品偏好及消费选择的影响。本研究包含叁个研究。第一个研究分叁个阶段:评价性条件反射阶段,形成对新产品的内隐态度;阈下评价性启动阶段,采用3(启动刺激品牌:幽默品牌、不幽默品牌、中性品牌)×2(目标词语的词性:积极、消极)×2(幽默分配:领地-幽默、润尔-幽默)混合实验设计,检验了幽默对新产品内隐态度的影响;外显评估阶段,检验幽默图片的发笑程度和被试对实验意图的觉察情况。第二个研究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品选择阶段,考察了幽默导致的内隐态度改变是否会影响被试对产品的选择。在研究二的基础上,第叁个研究模拟了真实情境下,内隐态度改变是否还会影响被试对产品的选择。正式研究共选取了105名被试。研究结果发现:1.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机制,将新产品与幽默广告重复配对,可以使个体对新产品形成积极的内隐态度,并且这个内隐态度可以由阈下评价性启动程序检验。2.和幽默品牌相比,不幽默广告不会降低对新产品品牌的积极态度。3.幽默广告会引起个体对广告中的新产品产生更多地偏爱。4.幽默广告通过引起内隐态度改变间接地影响个体对新产品的选择。
王佳宁[4]2012年在《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自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谣言便无所不在地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一九九四年四月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谣言的传播又搭乘了新的载体。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普及,使得网络使用的时间进一步延伸、空间进一步拓展。对人们来说,网络谣言更加俯拾皆是,对人们的冲击更迅猛强烈,控制也更为困难。因此研究网络谣言对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影响更加迫切。社会心理学家认识到态度的重要性,把它作为行为改变的钥匙,他们认为通过态度可以预测行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内隐社会认知关于内隐态度研究的深入,内隐态度理论家倾向于认为内隐态度引起了行为,并最终导致外显态度通过自我觉知影响行为。联想命题评价模型(Associative-PropositionalEvaluation Model,APE),从心理加工过程的角度解析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根据APE模型,如果网络谣言能直接或间接通过联想加工影响内隐态度改变,研究便有理由预测,谣言可能引发相应的行为。本研究在对谣言及联想命题评价模型已有实证研究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实际借鉴并改进M.Whitfield和C.H.Jordan通过命题学习影响态度改变的研究方法,B.G.Gawronski和G.V.Bodenhausen通过自我生成信息影响态度改变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故事”网络谣言材料,研究APE模型下,网络谣言对内隐态度及外显态度的影响,并通过相对中介模型检验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实验一(a)采用短句描述材料干预,被试进行命题学习,实验结果验证联想命题评价模型的核心假设,外显态度评估是命题加工心理过程的结果。短句描述材料命题学习使被试对熟悉态度对象的外显态度发生显着改变。(b)自我生成积极、消极或中性信息,研究结果显示自我生成不同性质信息使被试对熟悉态度对象的外显态度发生显着改变。通过中介模型,自我生成信息影响外显态度改变,并以联想加工为中介导致内隐态度的改变。实验二采用段落权威谣言、非权威谣言、积极材料、中性材料干预,被试通过命题学习,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材料和谣言权威材料干预导致外显态度发生改变,谣言非权威材料干预没有使外显态度发生改变。通过中介模型,阅读谣言权威组和积极材料组的相对中介效应显着,被试内隐态度在外显态度影响下间接发生改变。同时也发现阅读非权威谣言材料的被试虽然外显态度不变,但内隐态度发生改变。实验叁采用自我生成信息干预,被试根据已有认知自我生成积极、消极或中性信息,然后随机给予被试段落权威谣言、非权威谣言或中性材料干预。研究发现消极生成条件的被试,在谣言材料干预下,外显态度发生改变,通过中介模型,消极生成条件组的相对中介效应显着,被试内隐态度在外显态度影响下受到间接影响;积极生成条件的被试,在谣言材料干预下,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均发生改变,但中介效应不显着。实验四采用卷入条件分类、自我生成信息,同时给予被试段落权威谣言、非权威谣言或中性材料干预,研究发现高卷入条件的被试,无论阅读权威网络谣言还是非权威网络谣言,外显态度发生改变,对研究对象外显态度更积极。内隐态度相对于低卷入被试认为隐形眼镜是消极的而言,高卷入的被试仍然认为隐形眼镜是积极的。高卷入的被试阅读谣言材料,中介效应显着。相反,低卷入被试无论阅读权威网络谣言还是非权威网络谣言,外显态度发生改变,对研究对象外显态度更消极。内隐态度相对于高卷入被试认为隐形眼镜是积极的而言,低卷入的被试认为隐形眼镜是消极的。研究五在视频材料的干预下,启动被试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然后给予被试段落权威谣言、非权威谣言或中性材料干预,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启动被试与消极情绪启动被试的外显态度差异显着。以阅读中性材料的积极情绪启动被试为参照,消极情绪启动的被试阅读谣言材料,中介效应显着。最后,研究对网络谣言对外显态度改变的影响原因,非网络谣言对外显态度改变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并以APE模型为理论基础,根据本研究主题探讨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关系。总体上说,网络谣言对人们的内隐态度及外显态度具有影响,结合自我生成条件,卷入条件,网络谣言对不同个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时,在不同的外在环境启动下,人们对网络谣言的态度改变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网络谣言对人们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针对网络谣言采取的措施也应因人而异。
吴明证[5]2004年在《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态度历来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在过去20年间,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研究经历了重大的范式转变,研究者更为重视个体社会认知加工中的无意识过程的作用。相应于这种范式转变,态度研究者提出,态度可以因为外界环境中线索的存在而自动激活,这一过程可以迅速发生并难以控制,也勿须耗费个体的认知资源。此外,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也发展了许多内隐测量技术以有效探测个体的内隐态度。本研究采用当前主要的内隐测量技术IAT以探究态度的内隐形成及改变过程、内隐矛盾态度现象,以及内隐—外显态度间关系的可能调节因素。 在理论分析部分,论文对内隐态度的界定、内隐态度的主要测量技术、内隐态度形成的评价性条件反射(EC)范式、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相关分析及其所蕴涵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离论和同一论思想、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调节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概括和梳理。在对当前主要态度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成果,构建本论文的研究体系。 论文实验部分由五个研究组成,其中第一和第二个实验探讨了内隐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过程,第叁个实验探讨了内隐矛盾态度现象,第四和第五个实验探讨了内隐—外显态度间关系的调节因素。具体研究如下: 实验一通过阀下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探讨态度的内隐形成过程。研究发现,中性目标刺激和不同属性的刺激材料配对多次呈现,可以导致个体对原先中性目标刺激的评价发生变化,且这一过程不需要个体的意识参与,从而支持了态度可以内隐形成的观点。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考察态度的内隐改变过程。研究发现,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处理,尽管个体的外显和内隐偏见仍然存在,但是强度有所降低。该研究为偏见减少或消除提供了新的思路。 实验叁对(内隐)态度的本质进行探讨。在矛盾态度研究和双重态度模型的理论基础上,以IAT作为探测手段,提出了内隐矛盾态度这一概念,认为个体可能同时存在着对同一对象的积极和消极评价,且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内隐测量技术加以有效侦测。研究发现,在性别维度上,相较于女性青年,个体表现出对男性老年人的积极态度,但在年龄维度上,相较于女性青年,个体表现出对男性老年人的消极态度。作者试图通过内隐矛盾态度现象,整合态度的“预存评价”观点和态度作为“背景依赖性结构”观点。当个体在年龄或性别维度上自动提取相应评价时,支持了态度作为“预存评价”观点;个体以年龄或性别作为提取维度,导致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评价,则支持了态度作为“背景依赖性结构”观点。内隐矛盾态度现象为态度研究者更加深入探究态度本质,以及内隐测量技术是否可以有效侦测个体真实态度,提供了新的视角。 实验四在实验叁关于双重态度存在可能性的基础上,探讨内隐一外显态度间关系的调节因素。实验四从态度属性本身出发,探讨态度强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态度强度的增强,内隐一外显态度间一致性随着增大,随着态度强度的减弱,内隐一外显态度间一致性随着减少,从而支持了态度强度的调节作用。这一研究为解决Fazfo和Bargh等人关于态度自动激活效应的争论提供了新的视角。Fazin认为态度强度是影响态度自动激活的重要因素,而Bargh则认为态度自动激活效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研究支持了Fazio的观点。 实验五探讨了个性特征对内隐一外显态度的调节作用。研究以个体长期性动机因素一认知需要和评价需要作为研究视角,分析个体长期性动机差异对内隐一外显态度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认知需要和高评价需要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内隐一外显态度一致性;低认知需要和低评价需要的个体,表现出较高的内隐一外显态度一致性。 总讨论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评价性条件反射心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结合纯粹接触效应和情绪导致内隐态度形成研究,提出态度形成并不完全是个体意识性推理的结果;对内隐测量方法所探测的心理结构和内隐心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个体多元类别的存在可能是导致AIA现象的主要原因;内隐一外显态度间关系的调节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叁个角度展开。
荀丹[6]2015年在《自我参照加工对态度形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态度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且评价性条件反射(Evaluative Conditioning,简称EC)在态度形成中的内在机制也备受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以两种不知名的国产运动品牌为中性刺激,以“自我”和“他人”为无条件刺激,考察自我参照加工对态度形成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自我”作为一种有效的无条件刺激的积极性和特殊性。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考察自我参照加工对态度形成的影响。实验1比较“自我”和“他人”作为无条件刺激在态度形成中的EC效应。具体地,在EC的学习阶段,通过自我参照范式将中性刺激与“自我”或“他人”这一无条件刺激进行反复配对;在判断阶段,采用内隐联结测验和外显喜好度测验分别测量被试对中性刺激的内隐和外显偏好。实验2进一步比较“自我”和“积极他人”作为无条件刺激在态度形成中的EC效应。具体地,将一般性“他人”操作为具备特定性和积极性的“敬佩他人”,同样采用自我参照范式和EC技术完成联结操作,然后测量被试对中性刺激的内隐和外显偏好。实验1发现,与控制组和“他人+晋花”组相比,“自我+露友”组的被试对露友运动品牌形成了更大的内隐偏好,但外显偏好不显着;与控制组相比,“他人+晋花”组的被试对晋花运动品牌并没有形成显着的内隐和外显偏好。实验2发现,与控制组和“敬佩他人+晋花组”相比,“自我+露友”组的被试对露友运动品牌仍形成了更大的内隐偏好,但外显偏好仍不显着;与控制组相比,“他人+晋花”组的被试对晋花运动品牌仍没有形成显着的内隐和外显偏好。结果表明,与“他人”相比,“自我”是一种有效的正向无条件刺激,它在内隐态度形成中表现出了显着的EC效应。而且,即使“他人”被定义为具有特定性和相似积极性的“敬佩他人”,它在态度形成中仍然没有表现出显着的EC效应。由此可知,“自我”作为一种有效的无条件刺激在内隐态度形成中表现出了显着的积极性和特殊性,它使个体对中性的目标刺激形成了显着的内隐偏好。总之,自我参照加工能影响内隐偏好的形成,本研究的结果初步支持了EC效应的参照性解释理论。
钱淼[7]2015年在《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测验的建构及幼儿种族态度研究》文中提出态度的研究历来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在探讨人类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种族冲突、地区间种族争端等问题的爆发性增长,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关注于种族态度的发生发展及其干预方式,旨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心理学依据。本研究基于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的原理,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建构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测验(Preschool-friendl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PSF-IAT).在对范式进行有效性和可行性验证后,用以探索幼儿的内隐种族态度,及其个别化训练对内隐种族态度的影响。一方面,开创性地将内隐联想测验用于6岁及以下幼儿的态度研究,丰富了种族态度相关的理论。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隐种族偏见的干预方法。本研究最大的创新意义在于为解决有关幼儿态度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共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PSF-IAT的建构和验证研究,主要有两个实验。实验一建构了PSF-IAT并用于研究幼儿对花虫的内隐态度,探索PSF-IAT对非社会概念内隐态度测量的有效性(假设1);实验二为PSF-IAT对幼儿种族态度的研究,探索PSF-IAT对社会概念内隐态度测量的有效性(假设2)。第二部分内容为PSF-IA T的实验研究,主要有两个实验。实验叁是探索3到6岁幼儿内隐种族态度形成的研究,实验假设是幼儿3岁起就表现出对非洲人消极的种族态度,这种种族态度表现在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上(假设3);幼儿的内隐种族态度与外显种族态度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假设4);实验四探索个别化训练对3到6岁幼儿内隐种族态度的影响,实验假设是个别化训练能显着减弱个体消极的内隐种族态度,但是不能改变消极的外显种族态度(假设5)。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建构了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测验,并证明其能有效地测量幼儿对非社会概念的内隐态度;2、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测验能够有效测量幼儿对社会概念的内隐态度,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与行为反应特点;3、幼儿叁岁起就表现出对非洲面孔消极的种族态度,这种消极的种族态度表现在内隐和外显态度上;4、幼儿的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不存在显着相关;5、个别化训练能有效的减弱消极的内隐种族态度,但是不能改变消极的外显种族态度。
柳丽娟[8]2012年在《评价性条件反射对态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层面,环境问题由两种力量驱使:不断增加的人口和不断增加的对物质财富的欲望。已有研究表明,持续增长的对物质财富的欲望不利于个人福祉的提高。同时,持续增长的对物质财富的欲望还和不正常的消费行为有关,如无法抗拒的购买欲望、失控的购买行为、所造成的财务上的恶果;这种行为甚至能达到主宰个体生活的程度,被认为是一种失调。人类所表现出来的对物质财富的强烈的欲望,实际上是消费主义的重要特征和外在表现形式。以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为核心理念的可持续消费反映了当代国际消费转型发展的新趋势。所以,对个体的消费主义倾向进行干预,改变其偏好,引导可持续消费行为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本论文共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首先界定了消费主义、可持续消费、循环利用等概念。接下来梳理了态度双加工理论、态度的改变机制等理论,然后介绍了评价性条件反射、内隐联想测验等研究范式,最后回顾了该领域已有研究并对已有研究做了简单评论。第二部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部分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实验使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即被试间设计)。把被试随机分派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接受各组应进行的处理。由于是随机分派,所以在理论上各组接受处理前各方面是相等的。如果对两个组分别施以不同的处理,所得效果平均数的差异可被断定是由于处理的不同而造成的。这种设计的实验结果一般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论文试图探讨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程序,能否改变被试对消费主义的内隐态度,进而影响到被试的可持续消费行为。首先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进行干预,呈现给实验组被试的材料中,代表循环利用的图片(条件刺激,CS)一直和令人愉快的图片(积极效价的非条件刺激,US)配对,代表消费主义(条件刺激,CS)的图片则和令人不愉快的图片(消极效价的非条件刺激,US)配对。呈现给控制组的材料中,代表循环利用或者消费主义的图片(条件刺激,CS)和令人愉快的或者令人不愉快的图片(非条件刺激,US)随机配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试次都是144次。接着进行内隐联想测验,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使用同样的实验程序。概念词是“循环利用”和“消费主义”,标签词是“好的”和“坏的”。通过被试对标签词和概念词归类所需反应时来评估被试对“消费主义”或“循环利用”的相对倾向。实验程序会自动记录被试反应时的数据,通过计算D分数来评估被试的相对倾向。对两组被试的D分数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探讨评价性条件反射能否改变被试内隐态度。最后进行模拟超市任务,比较两组被试在消费行为选择方式是否有差异。第叁部分:综合讨论。讨论态度改变机制及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分析。态度的改变是通过“联想评价”还是“命题推理”?是先改变外显态度再影响内隐态度,还是先改变内隐态度再影响外显态度?利用内隐联想测验的D分数进行行为预测的实证研究结果不具有一致性。最后得出结论:评价性条件反射能很好的改变被试的态度,但是在对行为的预测方面,效果不明显。
姚家军[9]2014年在《大学生内隐同性恋态度的ERP研究》文中指出关于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以往大多关注对其的外显态度,主要以调查或者访谈等方式进行测量,并较为一致地发现,人们对同性恋持宽容和接纳的态度。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这些研究多采用内隐测量的范式,但所得结果与外显态度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即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是消极的,表现出同性恋内隐与外显态度的分离现象。然而这些研究仅限于行为层面,缺乏对其内在神经机制的探讨。那么与外显态度明显不同的内隐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否存在着与其对应的特定的生理神经机制呢?同时,以往研究曾表明,通过行为改变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内隐态度,那么消极的同性恋内隐态度是否也可能发生改变呢,与其对应的生理神经机制是否也会受到行为改变技术的影响呢?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本研究试图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内隐测验范式探究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及其对应的神经生理机制,同时通过态度改变技术,探究内隐同性恋态度是否会发生改变,以及对应的神经机制的变化。本研究包括叁个实验:实验一为量表并结合行为实验,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量表》测量大学生的外显态度,以内隐测量程序(WIAT)测量大学生的内隐态度。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为宽容、接纳,而内隐态度则表现为消极,同时内隐和外显态度不存在相关,表现出分离现象。实验二通过ERP测量了大学生在完成内隐测验时脑神经活动。结果表明,相容组(同性恋词汇与消极词汇联合归类反应)和不相容组(同性恋词汇与积极词汇联合归类反应)目标词诱发的N400和LPP表现着显着的差异,与不相容组任务相比,相容组诱发的ERP波幅更加正走向。实验叁进一步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探究大学生内隐同性恋态度改变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干预组在前测中表现出明显的内隐同性恋消极态度,但在态度改变干预处理后,这种消极态度的行为指示(IAT)消失。同时在ERP结果上,前测中发现与内隐同性恋消极态度关联的明显的N400和LPP效应,这种效应在态度改变干预处理后的后测中消失。综合这些实验结果,可见当前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和内隐态度确实存在着分离的现象,消极的内隐同性恋态度有其特有的神经生理表现,N400和LPP效应所代表的不同任务刺激材料的语义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差异是内隐态度及其改变的生理基础。
胡迪[10]2013年在《道德情景下内隐态度对道德行为的预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道德调查结果显示,当今人们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人们普遍拥有向善的道德态度。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道德缺失现象却越发明显。即调查所得的道德态度与实际道德行为并不一致。纵观道德态度研究发现,个体拥有道德伪善的动机,即在他人面前表现得道德,但只要有可能就会躲避真正按道德原则行事所付出的代价。道德态度与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调查性、描述性的研究,很少有研究从内隐社会认知角度出发,探究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不一致的原因,进而总结能够更好预测道德行为的指标。基于此,本研究从社会现象出发,采用具有较高生态效度的道德研究范式,在实验室中考查个体面临道德两难抉择时所采取的道德行为,并首次从内隐社会认知角度探究能够有效预测道德行为的指标。本研究对于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关系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如何从内隐社会认知角度提出改善和规范道德行为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叁个实验,通过道德伪善范式证实了调查所得道德态度与实际真实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广泛的不一致现象,通过对内隐道德态度的测量及内隐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比对提出了能有效预测道德行为的指标,通过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干预内隐道德态度,试图找到能够有效改善内隐道德态度的途径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调查所得道德态度与实际道德行为不一致;(2)内隐道德态度比外显道德态度对道德行为的预测力更强;(3)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改善和提高了内隐道德态度。
参考文献:
[1]. 内隐态度形成过程中的经典条件反射机制研究[D]. 陈朝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 公众对他国内隐态度的激活与转变研究[D]. 高旭辰.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 评价性条件反射机制下幽默广告对新产品内隐态度的影响[D]. 王杜鹃. 河北大学. 2011
[4]. 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的影响[D]. 王佳宁. 吉林大学. 2012
[5]. 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吴明证.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6]. 自我参照加工对态度形成的影响[D]. 荀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7]. 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测验的建构及幼儿种族态度研究[D]. 钱淼.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8]. 评价性条件反射对态度的影响研究[D]. 柳丽娟. 南京大学. 2012
[9]. 大学生内隐同性恋态度的ERP研究[D]. 姚家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10]. 道德情景下内隐态度对道德行为的预测作用[D]. 胡迪. 宁波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