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环[1]2002年在《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农业发展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为指导,探讨了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农业发展问题。这一研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西部作为研究区,运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这一地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为这一地区提出一个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以期促进西部乃至全省其它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西部区域特征的辨识。通过引用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带的有关概念及其分布特征,对照吉林省西部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该区是典型的可恢复的生态环境脆弱区。 第二部分是西部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从分析这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入手,概括出西部脆弱生态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农业发展的瓶颈,是吉林省西部农业发展的劣势。 第叁部分是吉林省西部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首先展开对农业发展模式的争论,然后分析西部农业发展的潜力,进而在叁个原则的指导下提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的总体模式;针对西部的实际,将总体模式细化为六种具体的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模式;结合西部农业区划及有关的自然区划,对未来西部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地域结构规划。 第四部分是实施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的保障。本部分指出西部地区己初步具备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的技术条件;政府在实施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中可实施“绿箱操作”。
刘桂环, 董锁成, 彭唬[2]2006年在《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农业发展模式探讨》文中提出研究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特征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该区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农业地域结构规划。
温晓南[3]2008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处于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带,是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资源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该区域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日益严重,土地与草原质量下降,林地、湿地面积锐减,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状况加剧。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着吉林省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与特征及其理论基础入手,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以实现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对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辨识后,全面系统地对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类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制约因素交互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遵循的基本原则、目标定位、方向和模式,设计了总体发展框架。针对该区域农业科技状况,创新性地构建了以主导机构和支撑机构为主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体系。为科学客观定量地反映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1997-2006年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状况进行了回归分析与评价,应用神经网络的支持向量算法对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本着系统性、科学性、客观针对性、可操作性和主动性的原则,提出了推进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哈斯巴根[4]2013年在《基于空间均衡的不同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差异揭示了地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地理事像分布的基本特征,因地制宜是地理学在应用服务领域发挥其自身价值的根本理念。探究区域差异规律和因地制宜的法则,是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区域差异性形成的基本原因是组成因素(自然和人文)分布不均衡和作用因素的机制在空间上的分异。一般情况下,区域发展主要追求以经济活动与服务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空间配置模式,这往往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存在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问题。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地理学界开始对唯经济增长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区域发展理论重新进行审视,并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整体优化,积极探索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区域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之下,以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为目标,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机制、脆弱性演变、优化模拟及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在理论上,既有助于对区域分异规律认知的深化,又可拓展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上,则有助于因地制宜地构建区域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在文献综述和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均衡发展目标和基准;基于区域发展一般机理,解构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发展动力机制;选取兴平、澄城、太白叁市县作为实证研究区域,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环境压力以及生态阻力等因子构建评析模型,对叁个市县的主体功能进行定位;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叁个区域脆弱性及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域功能格局的时间演化、影响因素及走向空间均衡的过程;运用SD模型,以脆弱性最小化作为限制条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情景进行优化模拟,探究不同主体功能区走向空间均衡的机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与保障措施。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区域发展的一般机制框架。基于要素的区域性和非区域性划分,以区域性要素条件为基础,通过区域性要素对非区域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以及非区域性要素的流动,产生的分工和专业化以及由此而生的聚集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所在。(2)探讨了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机制。在城市化地区表现为生产要素、产业发展、社会文化和政策制度的相互作用,推动产业与人口的集聚与发展;在农业地区由农业产业发展这一主动力和相关产业发展辅助力构成,前者是农业地区能否可持续发展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后者是其重要支撑,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胁迫,不断进行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在生态地区表现为内外部两大动力系统交互作用,内部动力体现为内生增长力,主要作用体现在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外部动力是发展的条件,通过影响内生动力来推动区域发展。(3)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环境压力以及生态阻力等因子,构建了功能区评析模型,并对研究区进行了功能定位。其结果显示:兴平市综合指数为正值(0.3883),确定为开发类的城市化地区;澄城县(-0.2812)和太白县(-0.1061)综合指数为负值,确定为限制开发类地区,结合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现状,将澄城县确定为农业地区,太白县确定为生态地区。(4)构建了主体功能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进行脆弱性演变分析。结果显示:兴平市在1991—2010年脆弱性缓慢下降,其中1991—2001年波动性较大,2002—2010年脆弱性指数从8.26降到1.61,主要原因是兴平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明确了工业强市的发展定位,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澄城县脆弱性指数下降较快,从1991年的5.11降至2010年的0.17,主要原因是该地区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及国家采取的惠农政策有力地降低了该地区脆弱性;太白县脆弱性也呈较快下降趋势,20002010年脆弱度指数从4.62降到0.12,主要是由于2003年起太白县确立了生态强县的发展方向,其以生态资源为主的产业发展迅速降低了脆弱性。兴平市、澄城县和太白县,2010年与2000年相比脆弱度降低速度分别为5.4、9.7和38.5倍,就走向空间均衡的速度而言,太白县>澄城县>兴平市。(5)以脆弱性最小化为限制条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叁种发展情景进行了优化模拟。选取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的最优方案,2010年与2030年的脆弱性指数演变进行比较,兴平市(5.64、0.11)、澄城县(1.08、0.03)、太白县(0.53、0.03)降低速度分别为50.36、36和17.67倍。就走向空间均衡的速度而言,兴平市>澄城县>太白县,同前述脆弱性演化相比,优化模拟的结果正好相反,过去10年脆弱度降低速度较慢的地区在未来20年中较快地下降。由此可断定,叁个地区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推进,其区域总体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并逐渐走向均衡发展。(6)提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发展模式。兴平市宜采取城市—产业空间集聚型发展模式,通过企业和产业实现空间上的规模化和多样化,产生集聚效应,促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围绕园区平台和优势资源集聚区,提高城镇化水平,强化工业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和人口快速聚集;澄城县宜采取可持续农业驱动型发展模式,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运作,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同时,规范化推进劳务输出等,建立农民增收的多元长效机制;太白县宜采取生态与经济互动型发展模式,合理配置县域内部各生态因子、生态景观,发展对环境与生态破坏小,能够促使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刘桂环, 丁四保[5]2002年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模式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指导下,以吉林省西部作为研究区探讨了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农业发展问题,这一研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西部区域特征的辨识:指出该区是典型的可恢复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第二部分是西部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提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农业发展的瓶颈,是吉林省西部农业发展的劣势;第叁部分是吉林省西部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在叁个原则的指导下提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模式;第四部分是实施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的保障:本部分指出西部地区已初步具备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的技术条件,政府在实施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中可采取"绿箱操作"。
王娟[6]2004年在《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所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参加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认为用单一学科、单一技术手段、单一方法很难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与渗透、多技术手段集成研究。 在百年前,吉林西部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近50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功能日益减退,产生了盐碱地大面积增加、草原严重退化、水域和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吉林西部已成为生态环境最脆弱、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吉林西部位于内陆干旱区与东南季风气候湿润区之间的过渡带上,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敏感性、脆弱性、易变性等特点,易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属于全球变化研究的范畴。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深入研究该区生态环境系统的退化机制并寻求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论文针对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的退化特征及生态环境问题,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为集成理论,以系统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为集成思想,应用RS、GIS、EIS集成技术对吉林西部开展生态环境的脆弱度、生态足迹、生态安全度的评价及生态环境系统调控优化研究,提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优化方案,从而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是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它的变化是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论文首先应用RS-GIS集成技术进行吉林西部1989年和2001年的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将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作为研究生态环境的首要切入点,并为其它内容的研究提供动态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2年期间,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呈现耕地、盐碱地增加、草地、水域和湿地减少的现象。各地类的景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耕地、林地、盐碱地等地类的破碎度减小,斑块的边界形状趋于简单化、规则化,向成片集中的方向发展:而草地、水域和湿地等地类的破碎度增加,其斑块的边界形状趋于复杂化、不规则化和向分散状态方向发展。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着双向转化,如草地主要转为耕地,其次为盐碱地,盐碱地主要来源于水域、湿地的萎缩和草地的退化。草地的退化和盐碱地的增加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的退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吉林西部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上,在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条件下环境脆弱性是隐性的。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得生态环境隐性的脆弱性逐渐显示出来。本论文依据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脆弱性特点,建立一套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研究区内10个市县两个年份的脆弱度,采用相对指标法进行了脆弱度分级研究。通过1989年与2001年的脆弱度研究结果比较,各市县的脆弱度呈不同速率增长,平均脆弱度从1989年的中度脆弱增加到2001年的重度脆弱,表明生态环境在不断退化。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进行吉林西部可持续性研究。根据本地区实地情况和生态环境问题,为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修正了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989年吉林西部生态环境处于生态盈余状态,总盈余面积为97.59xl了hm,,但还有30%的市县出现了生态赤字;2001年吉林西部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有60%的市县生态供给小于生态需求,总生态赤字面积为31.39xl04hm2。通过二年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了吉林西部的各市县的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都呈增长趋势,但前者的增长幅度大于后者,各市县的可持续性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盐碱地增加、草地大面积退化和人口膨胀是吉林西部出现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 生态安全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产生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密切相关,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生态安全。通过对指标地筛选,建立了吉林西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引用“变权”对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动态调整,使评价指标的权重更加合理和客观。为了使研究结果准确、合理,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和灰色关联优势度模型,结合常权、变权组成四种评价模型,分别计算了生态安全度。四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各市县的生态安全度在这12年期间呈不同幅度地下降趋势,其中,变权一灰色关联优势度模型评价的结果比其它叁种评价结果更客观、合理,因此,本论文采用此模型的评价结果研究了生态安全动态度变化趋势。 以吉林西部1989年、2001年10个市县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为基础,运用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模块研究这叁种评价方法相关关系,生态安全度与脆弱度呈弱的负相关、与可持续性呈弱的正相关,脆弱度与可持续性呈负的非线性相关。应用TOPSIS方法进行这叁种评价方法的排序研究,可持续性贴近度最大,其次是生态安全度和脆弱度,表明可持续性是生态环境系统的表现形式,生态安全度是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脆弱度是生态环境系统的背景值;这叁种评价方法的贴近度差值不大?
王晓丹[7]2008年在《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模式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对于社会进步、工业化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生态脆弱地区,该地区的城市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很滞后,大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小城镇难以拓展。因此,加快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的步伐迫在眉睫。本文试图从城市化模式选择的角度研究城市化问题,总结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第一章先对城市化原理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地域城市化、产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等城市化的多层涵义;其次对城市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最后论述了城市化模式的含义和类型,城市化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城市化而采取的发展方式,即城市化道路,从城市化的不同角度介绍了城市化模式的种类;并探讨了区位因素、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城市职能、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模式选择的决定作用。第二章与第叁章着重分析了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的制约因素,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实际资料说明了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的特征,并从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布局、人口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模式;而后又针对该地区城市化的现状、目标,提出了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第四章与第五章,主要是针对吉林西部地区的研究,基于前叁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吉林西部地区特色的城市化模式。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培育中心城市,即发展“增长极”,加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从而带动周围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最后针对具体的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保证吉林西部城市化模式顺利进行。
杨倩[8]2009年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土地资源是自然的产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人们在利用土地时常常会通过改变荒山、荒地、河滩、海滩、沼泽等现有土地的形状、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所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已经危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吉林省西部地区位于松嫩平原西端,是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带东部起点。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吉林省西部地区实施《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的部分规划项目这个大背景下,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
陈春林[9]2011年在《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包括某些自然科学领域都在关注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动态变化。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学者、不同视角、不同理解,而表现为对其内涵的认知各自偏颇,并不能真正完整地认识和把握城市化的本质;另一方面城市化研究又是一门解决具体城市和区域发展问题的科学,因此它的发展变革必然属于一种“问题导向”——解决各国、各地区、各个时期城市化问题的一门学问。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城市化理论发展的滞后性和城市化研究方法的匮乏,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相对成形的理论研究框架。如何从本学科领域去认识和理解城市化,它的地理学学科内涵、思想、意义、研究对象、方法论如何认识,它在实践应用中又该如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城市化发展问题,回答上述问题是笔者选题的初衷。本文以地理学的思想为主线,通过地理学相关学科为理论研究基础,以多元基本数据处理软件、GIS技术为建模及可视化分析手段,从地理学视角构建我国城市化的理论研究框架,并通过对吉林省城市化要素、条件基础、城市化过程、格局、机理、地理负向响应问题的深入分析与对策调控,提出未来吉林省城市化道路及其实践途径,进而检验理论框架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论文的研究意义及背景。对国内外城市化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和解析、提出论文的的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构建了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框架。主要分析了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化内涵、城市化研究的相关地理学思想、我国城市化研究的叁个基点内容(城市化发展过程、格局、机理);在过程、格局部分主要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城市化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支撑内容;在机理部分,作者主要从地理学最擅长的要素、条件分析范式,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要素条件支撑体系,并归纳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提出了“城市化的地理响应”概念,给出了相应的调控认识,最终总结出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框架。第叁章:选取吉林省为实证研究区域,对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过程、空间格局、作用机理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首先,对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要素、条件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构建了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空间格局研究;通过城市流定量模型对吉林省城市等级体系格局进行了定量测度;通过引力模型对吉林省城镇体系间的空间联系状态和节点结构进行空间甄别;通过区位商模型甄别出吉林省城市职能体系格局;第叁,运用Kernel空间密度分析方法,就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城市集聚区的空间演进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第四章:针对吉林省特大城市形态发展问题、快速城市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区域城市化发展问题四个主要地理响应问题,进行相关机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结合作者提出的地理负向响应问题调控路径的基础上,总结出未来吉林省城市化发展道路及其实践途径。
斯蔼[10]2007年在《生态经济学模型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可持续发展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分形理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等原理为指导,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RS-GIS)集成技术为支撑,从生态经济这一新的视角进行松嫩平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量化研究。以土地利用变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RS-GIS集成技术及土地利用模型对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转移进行剖析,揭示了研究区1989年~2004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规律,探讨了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分形理论对松嫩平原西部生态环境胁迫进行量化研究;运用生态经济学模型,对松嫩平原21个市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评估,从价值量的角度分析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松嫩平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进行定量研究,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在15年中的变化;运用生态足迹法对松嫩平原21个市县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研究,从生物物理量的角度分析研究区可持续程度。与传统研究方法不同,本文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尺度进行松嫩平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化研究,研究成果对于区域土地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农业发展模式探讨[D]. 刘桂环.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2]. 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 刘桂环, 董锁成, 彭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3].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温晓南. 吉林大学. 2008
[4]. 基于空间均衡的不同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研究[D]. 哈斯巴根. 西北大学. 2013
[5]. 吉林省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模式初探[C]. 刘桂环, 丁四保. “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2002
[6]. 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 王娟. 吉林大学. 2004
[7]. 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模式与对策研究[D]. 王晓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8]. 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 杨倩. 吉林大学. 2009
[9]. 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D]. 陈春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10]. 生态经济学模型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可持续发展量化研究[D]. 斯蔼. 吉林大学. 2007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主体功能区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 地理学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时政论文; 生态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