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4构建配电线路运检管理系统建立配电线路运检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主动监督运检管理工作达到一体化管理,围绕运检管理工作目标健全当前职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过去滞后管理模式中产生各种问题的概率,提高运检管理工作效益。管理系统需要明确配电线路运行状态和检修计划,根据现实管理状况和运检需求进行实时调整,综合多方数据安全核定线路运行状态,从而制定出合理且有效的管理对策。例如,对线路里面常见的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等数据,需要实时整理与归纳,借助管理系统制定出对应的策略,用以实时消除线路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给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2.5接地故障的控制措施针对老旧型的配电线路内,安装选线装置,用于检测发生接地故障的线路,该装置使用时要注意其与配电线路的配合性,监督配电线路的运行,同时保护线路的安全性,避免扩大接地故障的影响范围。供电所应该意识到接地故障的危害性,加强接地故障的控制力度,根据接地故障处理的规范要求,严格解决接地故障引起的线路问题,如果接地故障的频率过高,供电所需检查配电线路的状态,更换配线线路或相关设备,为配电线路提供稳定运行的条件,进而改善配电线路的运行环境,积极落实接地故障的控制措施,体现接地故障控制的效益价值。2.6短路故障防范措施(1)经济条件许可时,将裸导线换为绝缘线,柱开、变压器等设备引线接头安装绝缘护套。(2)通过画报、警告标志等加强反外力事故宣传,提高群众安全供、用电意识,不在线路上抛物、放风筝等。(3)电缆施工尽可能安排验收人员全程在场监督,择优选择施工队,提高工艺要求,控制好施工质量,防止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时损伤绝缘。(4)巡视中密切关注电缆路径附近有无施工,若有应加强监控,与施工方交底,交代好电缆走向,设置围挡并签订安全施工协议,运行单位安排专人值守,对私自施工挖坏电缆的单位应加重处罚力度。(5)加强树木修剪工作,检验导线与树木间垂直距离满足要求,线路最大弧垂情况下为1.5(0.8)m,最大风偏情况下为 2.0(1.0)m,括号内为绝缘导线数值。考虑树木在修剪周期内生长高度。(6)严格控制导线弧垂,从导线材质、截面、档距、环境温度、导线初伸长等条件综合考虑,档距较大时可视情况采取防振措施。2.7构建专门的设备信息档案库伴随配电线路必须增强改造建设和优化升级,更多的输电设备融入线路,新设备的增加和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将运检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了,为了提高运检工作效率,必须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健全设备信息档案库,为实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供参考,实时指出各种设备的安全隐患,同时规划对应的运检对策从而积极改善现况。2.8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可以在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过程中引入新的技术,就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一种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所以在实际的监管中就要在生产管理的创新上实现技术突破。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所有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注重设备运行时的状态分析,为设备的检修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结语总而言之,配电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所影响,故障类型也各式各样,如若要保证配电线路安全稳定地运行,就需要将配电线路运检管理效率提升,同时对其开展一定的创新和改革。将现代化技术方法结合到运检管理中去,使其更完善,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继而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更好的服务,保证安全供电目标尽快实现。参考文献[1]徐妍,陈鑫,薛晓丰.10kV配电故障原因分析及其处理措施[J].科技风,2018(33):179.[2]罗国明.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8(9):107-108.[3]王宇恒,吴宝春.配网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运检管理[J].环球市场,2017(34):234.[4]詹应云.配网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运检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8):108-109.
论文作者:何奇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导线论文; 工作论文; 电缆论文; 大风论文;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