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叉沟现状坝位于府谷县县城东北部墙头农业园区尧峁村,属黄河一级支流,距县城约55km,该坝始建于2008年,坝高只有7m,淤满后2011年县水务局重新加高加固配套卧管,现状均完好,坝控区间流域面积2.59km2,由土坝和钢筋砼卧管二大件组成,原最大坝高24m,上游坝坡坡比为1:2.3,下游坝坡为1:2.3,坝顶长188m,顶宽5m,现该坝淤积面距坝顶高为15m,已淤积库容23.45万m3,已淤地面积为5.72hm2,沟道无常流水。下游900m处有村庄、水源井、农田、电线杆和公路,加之该坝总库容达到100万m3以上规模标准且无溢洪道的病险淤地坝,需要加固配套。
关键词:双叉沟;骨干坝;设计
前言:工程建成后,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自我修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一、水文计算及成果
设计洪峰流量计算采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推荐的洪峰流量汇水面积相关法计算,计算公式为:QP=CN·Fn。
1.1工程主要技术参数
1.1.1坝体参数
1)本工程为加固骨干坝,碾压均质土坝,加固后坝体尺寸维持原状,最大坝高为24m,坝顶长188m,宽5m,坝体上游坝坡坡比为1:2.3,下游坝坡为1:2.3。
2)水位及库容:现状淤积面高程为▽985.00m,已淤积23.45万m3,剩余拦泥库容122.06万m3,设计淤积面高程为▽996.14m;滞洪水位为▽998.00m,滞洪库容34.33万m3,加固后总库容179.84万m3,坝顶高程为▽1000.00m,外坝坡沟底高程▽976.00m。
1.2.2溢洪道工程参数
溢洪道由进口段、控制段、平流段、陡坡段、消力池和尾渠组成。采用C25钢筋砼结构,全长195m。其主要参数为:
1)进口段
溢洪道进口底高程与设计拦泥面齐平为996.14m,进口为开敞式,左边顺着坝体迎水坡做C25素砼护坡,护坡厚度0.2m,右边采取直立式挡墙防护,防止洪水冲刷左岸岸坡。引水渠长6.2m,底宽由10m渐变至4.0m。
2)控制段
控制段溢流堰为钢筋砼矩形断面,底宽4.0m,侧墙高为2.4m,长6.8m,底板高程为996.14m;
3)平流段
溢流堰后接平流段,平流段进口底高程为996.14m,出口底高程为995.66m,总落差0.48m,水平长48.0m,坡比为1:100,底宽4m,侧墙高为.2.4~1.5m。在桩号0+013.00到桩号0+021.00处侧墙高由2.4m渐变为1.5m,在桩号0+021.00到桩号0+061.00处底宽均为4m,侧墙高均为1.5m。因实际地形,平流段在桩号溢0+047.34到桩号0+060.60处转142°01′的弯,转弯弧半径为20m。
4)陡坡段
平流段后接陡坡段,陡坡进口底高程为995.66m,出口底高程为975.00m,总落差20.66m,水平长120m,坡比为1:5.81,底宽为4m,侧墙高为1.5~0.8m。在桩号0+061.00到桩号0+069.00处底宽侧墙高由1.5m渐变为0.8m,在桩号0+069.00到桩号0+181.00处侧墙高均为0.8m。
5)消能池和尾渠
陡坡末端设消力池消能,消力池净尺寸为7.0×4.00×1.0m(池长×池宽×池深),侧墙高:池深+尾渠侧墙高=1.0+1.5=2.5m;尾渠长7m,比降1:100,进口高程975.00m,出口高程974.93m,底宽4m,侧墙高为1.5m。
1.2.3投资主要指标
主要工程量:土方0.51万m3,其中土方开挖0.65万m3,土方回填0.11万m3,石方开挖6387.9m3,浇筑砼956.0m3。
主要材料用量:水泥328.97t,砂563.79m3。施工总工期为3个月,总工时为2.83万工时。
本工程概算总投资149.7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129.78万元,独立费用15.60万元,基本预备费4.36万元。
二、基本情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双叉沟骨干坝位于府谷县县城东北部墙头农业园区尧峁村,距县城约55km,坝控区间流域面积2.59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9′29″,北纬39°19′10″属加固工程。双叉沟骨干坝工程是一座以拦蓄洪水径流和泥沙为主的控制性工程,由坝体和卧管组成,均完好。本次设计在坝右岸增设溢洪道。该坝涉及墙头农业园区尧峁村,当地群众从思想上认识了沟内建坝是解决当地生产条件的有效途径,是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根本办法,因此对加固该坝的积极性很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地质地貌
双叉沟骨干坝位于黄河一级支流双叉沟。工程所在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Ⅰ副区,由于地表土质疏松,抗蚀性差,在外营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以梁峁为主、沟谷深切、基岩裸露的地貌景观。地貌主要由梁峁、沟坡、沟床三个单元组成,梁窄坡陡,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流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北高,南低,相对高差为215m。
流域现有植被主要以乔木、灌木林和草本植物为主。乔木品种有杨树、柳树、海红树等,主要分布在村庄附近沟道内;灌木品种主要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主要分布在沟沿线以下的土质沟坡。草本植物:天然草有大针茅、长芒草、冰草、牛枝子等,主要分布于沟谷陡坡,人工草有紫花苜蓿、草苜蓿、沙打旺,主要分布于流域的坡面。
双叉沟骨干坝坝址处沟道呈“梯型”断面,主沟道长4.03km,平均比降5.30%。坝址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坝址处沟底为黄土,坝址两岸为破碎软弱的砒砂岩,上部有黄土覆盖,土料为Ⅰ~Ⅱ级,储量能够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2.1.3地震情况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确定项目区地震设计烈度为Ⅵ度。故该坝设计可不考虑地震影响。
2.2社会经济情况
(1)人口劳力:工程所在流域涉及尧峁村一个行政村,共有7户,415人,劳力168个,人口密度97人/km2,人均纯收入3500元。
(2)农业:尧峁村总耕地面积为83.00hm2,人均耕地0.20hm2,人均基本农田0.08hm2,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黄豆、土豆等,人均粮食产量380kg。
(3)牧业:主要有羊、猪、鸡等。
2.3坝址上下游沟道工程情况
双叉沟骨干坝控制沟道范围内下游无现状淤地坝,控制沟道范围上游有一座骨干坝,该骨干坝控制流域面积1.43km2,总库容为178万m3,现状大坝为土坝和溢洪道两大件,现状坝高22m,淤泥面距离坝顶5.0m,溢洪道断面尺寸为4.0m×1.5m。本次设计双叉沟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按区间流域面积,算,并考虑上游骨干坝溢洪道的下泄流量。双叉沟淤地坝控制区间流域面积为2.59km2。
加固该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本沟的洪水,通过加固该坝达到控制沟道下切侵蚀,保护下游居民、农田、水源井、电线杆、公路的安全,同时能够改善周围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建设管理
(1)建设管理体系
府谷县水务局作为项目的建设单位,履行项目法人职责,严格按照基建程序进行建设管理,完成项目建设实施。
府谷县水务局、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均为合同关系,全面实行合同化管理。其中设计和监理单位,由府谷县水务局通过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选择确定,并负责与设计和监理方签订合同。对符合招投标条件的淤地坝,由榆林市计委组织招投标。对不具备招标条件的淤地坝,也择优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并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2)质量管理
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单位全面管理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施工单位质量保证、监理单位质量控制、政府行政质量监督等手段,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1)项目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要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参建各方必须严格按照水利部、黄委会有关质量管理规定,制定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质量责任,并接受上级主管单位的质量监督和抽检。
2)府谷县水务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在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必须要有工程质量条款,明确质量标准和责任,以及每座工程的质量责任人。其派驻现场的管理人员(或机构)负责在施工现场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指导与质量检查。
3)监理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水建管[2003]79号)等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进行进度、质量与投资控制。对工程量进行签证;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要实行旁站监理,并负责组织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凡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未经监理单位验收签证的,不得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4)施工单位首选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具有丰富的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经验,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工程施工,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订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明确质量责任人,配备专职质检员,做好施工质量自检记录,严把施工质量关。
(3)资金管理
双叉沟骨干坝工程建设资金必须设立专户专帐,专款专用,严格按照招标合同等规定报帐。府谷县水务局对已完工的项目要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审计。
小结:双叉沟骨干坝建成后对坝控面积内的洪水泥沙有效拦蓄和调节,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一是避免了土壤养分的流失,改善了生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二是淤成坝地后,坝地粮食产量可达坡耕地的5-8倍,促进流域退耕还林和封育治理的开展;三是可有效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减轻下游河道的淤积速度。
参考文献:
[1]《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
[4]《水土保持工程造价编制估算》;
论文作者:白春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府谷县论文; 高程论文; 工程论文; 骨干论文; 溢洪道论文; 沟道论文; 流域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