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适应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和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_中国模式论文

构建适应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和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_中国模式论文

论建立适应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动发展的教育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新模式论文,变动论文,需求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通过对劳动力的类型、层次和数量的要求而反映出来的,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建立起适应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动发展的教育新模式,对我国教育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今后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运作方式与教育运作方式上的巨大差异

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追求建立一种适应社会劳动力需求结构不断变动发展的教育新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育部门每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类型层次上,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致的,既使有供需总量的不平衡,也没有结构上的错位。

但在现实中,建立这种教育新模式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影响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实现动态吻合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而且还在于经济与教育在运行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常常是不连续、不均衡和不稳定的,而教育部门对人才和劳动力的培养一般是连续、均衡和稳定的。

例如,在一地区建成一个大型毛纺织厂,在开工初期这个毛纺织厂会需要大批的纺织工人,但一旦生产进入正常状态,对新工人的吸纳能力就会锐减。而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纺织专业的培养能力和培养周期却是连续稳定的,它既不能在纺织厂需要工人的时候一下子提供数量充足、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也难以在纺织厂需求量锐减的时候,浪费掉早先已形成的培养能力(包括师资、仪器、教材、校舍等等),停止招生。

另外,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是受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所决定的,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常常起伏跌宕,难以预测。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是连续和相对稳定的。因而,在劳动人口缺乏流动机制的条件下,小范围的相互对应和吻合的关系很容易发生错位。例如,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中型企业在经营状态良好的时候,常常倾向于在所属的技工学校招收数量较多的学生,但三年以后学生毕业时,一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却处于大幅度下滑状况,对吸纳新劳动力的兴趣一下子锐减,从而使毕业生的工作安排处于十分勉强和尴尬的境地。同时,当企业在经营状况不好时压缩技工学校的招生规模,却有可能为今后经营状况好转时,预埋下新增合格劳动力不足的危险种子。

第二,在开放的条件下,国民经济一些部门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有时是跳跃的,而通过教育途径提高劳动力素质却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事实已经证明,在国内经济向国际市场开放的大环境中,后发展国家完全可以通过直接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途径,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或某一技术环节上迅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从而在技术进步方面实现跳跃式发展。但是人才培养和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缺乏预期准备的条件下,素质较低的劳动力不能适应先进设备和技术要求的现象必然会发生。这种事例在开放度较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屡见不鲜。

二、两种思路截然不同的应对模式

在历史上,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与人才培养的运作过程有着显著的差异,因而教育结构与发展与社会需求发生严重错位的现象经常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为了避免错位现象的频繁发生,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思路截然不同的应对模式。

1.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结构应对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应对思路是:社会需要结构与教育结构之所以经常发生错位,主要在于在市场和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和社会运行及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常常是不连续、不稳定、不均衡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与教育连续的、稳定的和均衡的运作方式发生深刻的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方式是:把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完全纳入到计划的封闭的自循环体制中,使经济和社会的运行特征向教育的运行特征靠拢,由不连续、不稳定、不均衡变为连续的、稳定的和均衡的。80年代以前,前苏联、中国、朝鲜以及前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运行图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每年向国家的各级综合计划部门提出各类各层次劳动力的需求计划,综合计划部门根据所提请的计划和国家财力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培养能力,向教育主管部门下达培养指标,然后由教育主管部门将计划指标分解到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经过几年时间的培养周期,学校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名单逐级报到政府各级综合计划部门,并由这些部门分配给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显然,这种运行图式在劳动力的供需之间安排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迂回路线。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由国家来具体把握劳动力需求和培养的关系,因而能够具体而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从而防止需求与培养关系发生大的错位。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相当多的缺陷,主要表现是:

第一,由于它背离了经济发展的许多自然属性(主要是市场属性),强行使之靠近教育自然运行的属性,从而窒息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实践也反复证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上,一般都低于同等发展条件的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第二,由于在供求之间设置了一个曲折的迂回路线,因而,学校对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和规格的要求缺乏敏感性,培养出来的人在素质上常常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由此也缺乏来自社会的巨大拉力。

第三,由于计划调控和比例安排主要是建立在基层单位预测和自报的基础上,因而基层单位预测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宏观调控的质量。从以往运行的情况看,基层单位常常缺乏责任心、自我约束力和科学的预测手段,从而使宏观调控常常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第四,由于社会上新的产业、行业和技术等不断出现,这种应对模式会使学校的专业种数呈现不断膨胀的趋势。例如,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为了纠正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过细过窄、毕业生适应范围过小的问题,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曾进行过三次大的专业设置的调整。但遗憾的是,每次调整后,迎来的差不多都是新一轮更大规模的专业数量的新膨胀。1953年,全国高校本科共设专业215个,到1963年的第一次调整时期上升到510种;到1987年的第二次专业调整时期,专业总数已攀升到1343种,其数量之大,专业划分之细,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即使按压缩、合并以后的数量计算,也比第一次调整时期多了161种;到1993年实施第三次调整时,又从671种迅速上升到813种;第三次调整已将专业总数从813种压缩到504种,但能否稳定下来,尚不得而知。另外,每次专业结构进行大的调整的时间都变得愈来愈短。例如,从1952年高校专业结构的构建到1963年实施第一次专业结构的调整大约用了11年的时间;从1963年到1987年进行第二次专业调整(去掉十年动乱的时间),大约用了14年的时间;而从1987年到1993年进行第三次专业调整只用了6年时间。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了实施调整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专业数量却不断膨胀的奇怪现象,主要是因为我们调整教育专业结构的思路不对头。按照“专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国家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使教育的专业结构与行业甚至工种对劳动力的需求一一对号入座。当社会上出现了新的产业、行业甚至工种时,学校就不得不增加新的专业与之相适应,与此同时,业已形成培养能力的老专业又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迅速调整下去,因而出现了专业总数难以控制的膨胀趋势。我国的三次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都强烈地表现出增加新专业的趋势。例如,50年代中后期,增加了计算数学、原子核物理、半导体物理、生物化学、自动控制、计算技术与装置、原子能技术、火箭技术、导弹技术等一批与尖端技术和国防有关的专业;1963年的专业结构调整,增加或加强了78种保密和绝密专业;80年代初增设了不少新尖和边缘学科的专业;1987年的调整继续加强了新尖、边缘和缺门的专业;1993年的调整十分重视强化跨学科门类的专业。按照笔者的看法,由于扩大专业设置的巨大拉力是来自社会需求,因而不改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很难从根本上扼制住专业数量膨胀的趋势。

总之,这种应对模式的核心是计划、专才、结构对应。一般来说,经济和社会运行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劳动力,学校就有一个相应的专业与之相对应。实行这种应对模式的国家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常常划分得又细又密。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范围往往很窄,常常无法胜任相近甚至相邻专业的工作。由于这种模式采取的是以不变对不变的应对策略,因而它在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常常可以运行自如,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

2.以美国为代表的功能性应对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应对思路是:教育的运行方式虽然与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是以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契合点的,只要培养出来的劳动力适合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就在根本上完成了社会和历史赋于它的责任。这种模式的思路不在于如何解决教育运行方式与经济运行方式的差异性(前一种模式的着眼点正在于此),因为不论迁就和靠近哪一种运行方式,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因违反规律而损害另一方面的运行和发展,而在于通过增强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功能上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劳动力的需求。

这种模式的基本运行图式是: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使绝大多数学生在相当成熟的年龄阶段上进入职业技术或专业学习阶段,从而使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尽可能地与社会的需要相吻合;减少专业数量,强化通用专业,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通用技术(比如计算机操作、外语等),使学生在毕业时形成适应多种工作的知识结构和内在潜能;强化学生能力特别是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适应迅猛而复杂的社会变动和发展。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

第一,由于强调的是功能上的和谐和吻合,而不是结构和运行方式上的一一对应,因而一般不损伤经济与教育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节奏。

第二,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的阻隔,学校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和经济运行对劳动力规格和素质的要求,从而使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更紧密地贴近社会的需求。

第三,由于采取了厚打基础、发展能力的培养策略,学校对经济和社会需求一直保持较高的弹性和适应能力,比较适应市场经济变化起伏大、发展不均衡的运行特征,同时也比较容易防止由新行业、新工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而引发的学校专业设置不断膨胀的趋势。

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由于缺乏国家在总体上进行强有力的规划和调控,学生乃至学校在选择专业或调整层次和结构时,容易受眼前市场波动的影响,从而难以切实保证社会需求结构与教育结构间实现有预见、有规划的远期动态吻合。

总之,这种应对模式的核心是市场、通才和功能对应,采取的应对策略是以不变(坚持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应万变。这种模式对市场经济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创立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模式

前面的分析表明,结构应对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而功能应对模式对市场经济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实行的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教育既要摆脱传统的结构应对模式的束缚,又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功能性应对模式。这是因为:其一,理想的教育既要照顾眼前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又要兼顾经济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需求。其二,任何功能的实现只能在特定结构的框架内才能完成,或者说,即使基础知识很厚实、综合应变能力很强的人,对不同职业和工作的适应能力也是有限的。因而教育上的能力中心主义和现代的通才教育思想,并不排斥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大致吻合。

创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应对模式,既要吸取结构应对模式和功能应对模式的各自优点,又要注意发挥中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自身优势,并依据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笔者注意到,中国虽然正在迅速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但这种转变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全相同。在西方,私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中国恰恰相反,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却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政府才比较容易依据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对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系进行强有力的宏观预测和调控。这是许多国家都难以企及的中国优势,我们应学会正确地利用这种优势。

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模式,也是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首先,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各地只有享有比较多的发展经济和教育的自主权,才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地域优势。同时,各地的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作为全国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又必须置于国家宏观指导和调控之中,否则,各地的发展就有可能为短期行为和局部意识所左右。

其次,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但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还很低,给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整体吻合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按照笔者的研究,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很低,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层次很多(存在低、中、高三个层次)且结构复杂(每个层次都要划分许多专业),稍有不慎,就很容易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发生错位。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在中低层次上,注意区域性的需要预测与调控;在较高层次上,注意全国性的需要预测和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在现实的情况下,中国还不完全具备让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来左右教育结构调整的条件,它的现实选择只能是:一方面注意充分利用市场需求的信息和拉力,另一方面注意宏观上的预测、指导和调控。

再次,中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人们的市场意识、科学的选择意识和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意识都很淡薄,如果听凭市场行为的左右,而没有宏观上的指导和调控,很容易造成混乱。

另外,由于历史上和体制上的种种原因,中国还存在着许多区域上、行业上利益分配不公和就业条件差异悬殊的情况,例如,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还一直比较低,在全国13个主要行业中,它一直排徊在倒数2—3名的位置上;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野外采伐、勘探、采掘工作的条件也十分艰苦。如果缺乏国家在计划和政策方面的有力扶持,完全听凭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面向这些地区和行业的专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生源短缺的困境。而这些地区和行业又是国家总体发展和国民经济顺利运行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模式的基本应对思路是:国家利用掌握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有能力进行综合计划管理的优势,大力强化预测和长远规划的管理工作,运用经济的、行政的等综合管理手段,使全国范围内的培养与需求关系不发生大的结构错位。同时给地方和高等学校以较大的自主权,在国家宏观指导和长远规划的范围内,它们可以自主地根据当地劳动力的需求实际和自身的培养优势,来调节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类型(专业)结构,以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工作的敏锐性和高弹性,减少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大迂回。在保持大范围和长远供求关系不发生大的错位和提高地方性调节敏锐性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发挥西方功能性模式的优势,即在教育上用强化专业的通用性和提高学生综合适应能力的方式,提高整个教育对社会变动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体系中,用强化流动功能的方式,缓解短期区域性特定层次和类型劳动力的短缺和过剩问题。

这种模式的魅力在于:

第一,它广泛吸收了结构性模式和功能性模式的优势,在处理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方面,代表了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理想方向。

第二,它能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优势性是使宏观调控得以实现的有力而可靠的保证。而实践这种模式的重要先决条件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不俱备的。

第三,它充分注意到中国自然、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经过不太长时间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理想模式。

标签:;  ;  ;  ;  ;  

构建适应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和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_中国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