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日渐进步,各类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这一发展趋势对于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的工程建设环节,地基可谓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将会给上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直接影响,与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具有密切联系。现阶段,建筑物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使得地基施工中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加,地基不均匀沉降为典型代表。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了自身的相关思考和建议,以下为详述。
关键词: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技术;研究
现阶段,我国的高层建筑物日渐增多,此时对于地基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地基可谓是建筑工程中极为关键的组成,也是整个工程的基础部分,由此可见,地基施工质量将会给整体的工程质量带来直接影响,地基工程施工环节,地基不均匀沉降是较为典型的问题,问题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将会使得建筑主体发生沉陷事故,给日后人们应用建筑物的人身安全埋下潜在的威胁,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运用适宜的施工技术手段,提高地基的密实性和稳固性,提高地基工程施工质量。
一、地基沉降观测的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地基可谓是整个工程中极其重要的阶段,从设计工作的角度进行分析,一定要首先明确建筑物本身的沉降情况,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把控,对沉降问题发生的诱因进行总结和探讨,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而后制定切合实际的解决对策,保证施工进度按照计划进行。建筑物地基沉降状况的掌握,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给以足够的重视,其中包含着施工管理和设计等诸多环节,将以上两者作为要点和重点,通常情况下,实际的观测工作落实以前,就应当择选最为科学的、适宜的观测区域,提前做好准备,对建筑物周边的水文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等全面观测,而后通过数据参数的形式予以汇总,将其作为日后设计工作的数据参考。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建筑形式本身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对其地基进行观测的过程中,观测位置的选择需要极具针对性和可行性,不可忽视此环节的工作落实[1]。
从房屋建筑工程角度继续拧分析,设计人员要结合施工方案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全方位的分析地基沉降问题最易出现的位置,从多个层面考虑施工要素,对其进行重点把控,使得沉降观测位置更加合理,比如,可以将观测点设置在水塔或是烟囱等区域,结合建筑物周边的水准点位置进行科学的布置,若想对设置环节的误差予以规避,就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高度,布设至少三个水准点,力求使得最终的观测信息更加精准,并更具参考价值[2]。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出现的诱因
引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诱因主要有地下三点,详见笔者的下述分析。
其一,软体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相对较为普遍,从软体地基的处理角度进行分析,不管是土质的压缩性,还是软土的实际厚度,均要比硬土抗压力弱,所以,软体地基所带来的沉降威胁相对较大。
其二,建筑物地基在受到附近其他建筑物的影响时,特别是符合地基的影响尤为明显,一般此类地基四周区域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其三,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相对较长,比如,超高层建筑或是高层建筑等,由于上层建筑给地基带来的压力较大,将极易导致建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给整体建筑工程的应用安全性带来负面效应[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结构方面的处理方式
其一,对建筑物本身的重量和压力进行削减,建筑物地基沉降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上层建筑的重量具有直接联系,建筑物本身的荷载力在基地压力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以民用建筑为例进行分析,可占据60-70%,所以,若想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予以避免,就要从结构调整方面入手,减少上层建筑本身的重量,进而对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把控带来正面影响。
其一,减少墙体重量,其二,减少回填土的重量,其三,择选相对较轻的建筑结构。此外,建筑墙体很容易出现挠曲问题,可在墙体内部设置手拉钢筋,进而提高建筑物本身的受拉应力,进而起到避免墙体裂缝问题的效果[4]。
不仅如此,建筑施工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还应积极肩负自身的职责,要求设计人员做好建筑施工各方面的把控,严谨遵循设计规范标准,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尤其是要重点对钢筋和平面设置等予以关注,使得设计方案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也可为日后建筑物的应用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若建筑地基基础为多层房类型,此时可以通过设置可隔层的方式,加入建筑地基为软弱状态,此时则可设置可隔层,相应的提高建筑物本身的抗震能力。
(二)施工方面的处理方式
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各类的阻碍性问题,很多未能都是不可避免的,而针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这一问题, 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则是要做好防范工作,从本质上避免问题的出现。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必须要从施工现场管理角度入手,加强质量控制力度,这对于工程质量的把控来讲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性意义,特别是地基施工过程中,从施工单位的角度进行分析,一定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针对项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结合设计图纸的内容,参照施工制度,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尽可能使各个工序之间均不会产生矛盾或是冲突,保证施工进度正常进行[5]。
此外,如若建筑物的荷载压力和实际高度具有极大的差异,此时则要本着“先高后低”和“先重后轻”的原则,完成施工任务,进行合理的把控,在拼接的工作中,重点对拼接质量进行控制,简而言之,就是要基于具体的沉降情况,参考观测后的数据参数,进而确定建筑物施工方面的控制工作。
建筑地基性质的确定将会受到地基观测点位置的影响,使得最终的观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要求建筑施工技术人员肩负自身的原则,选择最为适宜的观测点位置,进行有效的处理,如若建筑地基土质为软性粘土,此时施工单位负责人则要意识到地基沉降工作控制的重要性,首先完成基槽开挖工作任务,将基地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基地标高和持力层为互相配合的状态,与此同时,保留一部分原土层,体现其附加作用,待到全部施工程序完成后,再进行彻底挖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地基构筑可谓是极其重要的组成,但是,这一过程中,容易受到荷载力过大和上层建筑重量的影响,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地基施工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地基的构筑质量,将会给上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直接影响,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将会一定程度的降低整体建筑物的安全系数,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相关的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此问题,并对其进行严加把控,通过地基沉降观测的方式,确定沉降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的把控,使得地基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落实均更为适宜、合理,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史纪检,王国梅.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探讨[J].企业导报,2014,15(13):140-140,38.
[2]郭永辉.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工程质量,2014,26(z2):426-428.
[3]罗超.关于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6,11(22):204-204,205.
[4]周定平.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22(28):51-52.
[5]郑文东.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裂缝的处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7,29(21):20.
论文作者:张杨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地基论文; 建筑物论文; 不均匀论文; 建筑论文; 环节论文; 这一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