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理”第183号译名;“汉书志义”_群书治要论文

“群书治理”第183号译名;“汉书志义”_群书治要论文

《群书治要考译#183;汉书治要》选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书论文,选登论文,群书治要考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孙弘,菑川人也。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乃学《春秋》。武帝初即位,弘年六十,以贤良对策焉。武帝制曰:“盖闻上古至治,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阴阳和,五谷登,六畜蕃,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硃草生,山不童,泽不涸;麟凤在郊薮,龟龙游于沼,河洛出图书;父不丧子,兄不哭弟;舟车所至,人迹所及,跂行喙息,咸得其宜。朕甚嘉之,今何道而臻乎?此天人之道,何所本始?吉凶之效,安所期焉?仁、义、礼、智四者之宜,当安设施?属统垂业,天文、地理、人事之纪,子大夫习焉。其悉意正议。”

弘对曰:“臣闻上古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遇民信也;末世贵爵厚赏而民不信也,夫厚赏重刑,未足以劝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任官,则分职治;去无用之言,则事情得;不作无用之器,即赋敛省;不夺民时,即百姓富;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罚当罪,则奸邪止;赏当贤,则臣下劝:凡此八者,治之本也。故民者,业之即不争,理得则不怨,有礼则不暴,爱之则亲上,此有天下之急者也。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和不远礼,则民亲而不暴。故法之所罚,义之所去也;和之所赏,礼之所取也。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顺之,则民不犯禁矣。故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者,此道素行也。

臣闻之,气同则从,声比则应。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故阴阳和,风雨时,甘露降,五谷登,六畜蕃,嘉禾兴,硃草生,山不童,泽不涸,此和之至也。故形和则无疾,无疾则不夭,故父不丧子,兄不哭弟。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则麟凤至,龟龙在郊,河出图,洛出书,远方之君,莫不说义,奉币而来朝,此和之极也。臣闻之,仁者爱也,义者宜也,礼者所履也,智者术之原也。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明是非,立可否,谓之义;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凡此四者,治之本,道之用也,皆当设施,不可废也。得其要术,则天下安乐,法设而不用;不得其术,则主蔽于上,官乱于下。此事之情,属统垂业之本也。桀、纣行恶,受天之罚;禹、汤积德,以王天下。因此观之,天德无私亲,顺之和起,逆之害生。此天文、地理、人事之纪。”太常奏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见,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后为丞相。

译文:

公孙弘,菑川国人,家庭贫寒,在海边牧猪,四十岁时,才学习《春秋》。武帝即位之初,公孙弘已六十岁了,以“贤良”身份入朝对策。武帝命题说:“听说上古时代治理最好的时期,对罪犯只在衣帽上画上标记,穿上图饰异于常人的衣服,人民就不敢犯法;阴阳调和,五谷丰登,六畜繁衍,甘露降临,风雨及时,田禾长得旺盛,草木生长,山不光秃,池沼不干涸;麟凤活动在郊野,龟蛇游浮在池沼,黄河中龙马献图,洛水中神龟献书;父亲没有丧子之痛,兄长没有丧弟之哀;船和车辆能去的地方,人们足迹能到的处所,凡是用脚行走、用嘴呼吸的物类,都能各得其适宜的生存环境。朕对于这种情况非常赞赏,今天有什么办法能达到这种地步?天道和人道,其本源在于何处?吉凶的应验,从哪里期求? ‘仁、义、礼、智’四方面,应当怎样来设置安排才合适?接续大统、流传功业、天文、地理、人事的法则,诸位也熟悉,请你们尽自己的想法发表正直的议论。”

公孙弘应答说:“臣听说上古尧舜的时候,不重视封爵、赏赐而百姓都能努力向善,不崇尚刑罚而百姓却不轻易触犯法律,尧舜自身做公正的表率,所以百姓很讲信用。到了后世很重视官爵、赏赐,可是百姓却不讲信用。必须对百姓有信义,否则丰厚的赏赐、严厉的刑罚,也不足以勉励人们向善、禁止人们为非。所以,按才干高低授予宫职,官吏就能各掌其职而达到政治清明;去除无用的言词,那么事情就能办成;不制造无用的器物,就能减少税赋;不耽误农时,则百姓就能富足。提拔有德行的人,斥退无德行的人,朝廷才会有威信;有功的人得到提升,无功的人被降处,则群臣明白退让的道理;处罚的轻重适合其罪行,则奸邪之人就会止步;奖赏的多少符合其贤能程度,臣下就会得到勉励。凡以上八点,是治国的根本。就百姓而言,只要各有其业就不会争夺;凡事符合道理就不会报怨;讲究礼仪就不会蛮横;给予同情,他们就会爱戴君主;这是拥有天下者的当务之急啊!所以法规只要不离开道义,百姓就顺从而不背离;和睦而不偏离礼义,百姓就能互相亲爱而不凶暴。所以法律要处罚的,就是义理所要抛弃的;为社会和谐而赏赐的,就是礼义所求取的。礼义,是百姓所信服的,如果赏罚能跟上,那么百姓也就不会犯禁令了。所以给犯罪之人衣冠上画上图形,穿上图饰异于常人的衣服,百姓就不去犯罪,其原因是上述这种做法一直都在施行。臣听说,气味相同就会追随,声调相近就会应和。当今君主以美德应和于上,百姓以融洽应和于下,所以心意相和则气味相和,气味相和则容色相和,容色相和则声调相合,声调相和天地的和谐就相应而生了,因而阴阳和谐,风雨及时,甘露普降,五谷丰登,山不光秃,河不干涸,这是最好的和谐。所以身体协调则没有疾病,没有疾病就不会夭折,因此父亲不会失去儿子,兄长不会有丧弟之痛。德行能与天地相匹配,圣明能与日月相并列,那么麟凤就会来到,龟龙就会出现在郊野,黄河中龙马就会献河图,洛水中神龟就会献书,远方的君主无不喜悦其态势,捧上财礼而来朝贺,这就是最好的和谐。臣听说,仁,就是爱,义就是合乎事理,礼,是行为的准则,智,是策略的本源。求利除害,兼爱无私,就叫仁,明辨是非,确定可否,就叫做义;进退有法度,尊卑有区别,就叫做礼;拥有生杀的大权,疏通壅塞的任贤进言之路,权衡商品流通的法则,探讨事情得失的道理,使远近的情况真伪必能使君主看到,就叫策略;凡此四个方面,是治国的基础,是道义的功用,都应当布置安排,不可以荒废。懂得了这些要领和策略,天下就会安乐,虽设置刑律,也没有用场;不懂得这些治国策略,那么君主就会被蒙蔽于上,官吏就会扰乱于下。这些事的情势,是承继大统、使功业流传的根本,桀纣作严,受到上天的惩罚,禹汤积德,因而称王天下。由此来看,上天的品德是没有私爱,顺应它,和谐就会兴起,违背它,祸害就会发生,这就是天文地理人事的准则啊!”大常官上奏说,公孙弘原来的等级居后。此对策上奏后。天子提升他为第一,封为博士,在金马门做待诏官,后来当了丞相。

(团结出版社)

标签:;  ;  ;  ;  ;  

“群书治理”第183号译名;“汉书志义”_群书治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