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穗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中玉15,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高产论文,玉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玉米品种中玉1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康恩遗传资源公司联合育成,该品种已于2003年4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京津唐地区春播突出,且属于高蛋白优质饲用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夏播也有较好表现,2001~2002年在地处冀中平原的辛集市引种中玉15,取得了理想的试种效果。
主要特征 特性幼苗绿色,叶鞘略紫,幼苗长势强壮。株高256.9cm,穗位高105.4cm,叶片数21~22片,叶片宽度中等,叶片较为上冲,属半紧凑型。雌雄花协调,花粉量大,生长后期保绿性好,成熟时仍有14~15片绿叶。在辛集市夏播lOOd左右,果穗筒形,穗长23~25cm,穗粗5.2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5~45粒。籽粒半马齿,黄色,千粒重370g左右,出籽率86.7%。籽粒含粗蛋白10.19%、粗脂肪4.44%、粗淀粉70.93%、赖氨酸0.27%,容重为716g/L,其品质达到国家一级饲用玉米的标准,且属高蛋白玉米。该品种抗倒伏,抗大小斑、青枯和病毒病。该品种不仅增产潜力大,而且适应性强,适合各种地块条件种植,表现为继农大108后的第一代优良品种,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市场潜力。
产量表现 在北京三年区试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平均增产9.64%。2002年参加安徽、四川、陕西的新品种区试与预试分别较相应的对照品种增产明显,名列前茅。2001和2002在辛集试验中也表现出较大的增产潜力,两年试验结果分别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6.4%和8.2%,达到显著增产的水平。大区生产性试验平均667m2产量为624.7kg,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6%~15%,而且稳产性好,适应性强,适宜在当地种植。
主要栽培要点 中玉15对地块要求不严,但是在高水肥条件下可以实现更大的增产潜力,如果要求该品种达到667m2产700kg以上的潜力,栽培时应注意增施肥料,在一次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每667m2施用磷酸二铵10~15kg、尿素3~5kg作种肥,结合中耕或浇水,拔节后追施尿素20~30kg,保证中后期水肥供应。夏播一般在6月20日前播种。适宜稀植,667m2留苗3000~3300株,套种留3000株左右为宜。
联系电话:010-6218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