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韩生鹏

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韩生鹏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1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了城市建筑工程的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问题,以求为未来城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施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先简要分析了当前城市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岩土工程地质本身问题与非本身问题对其进行讨论;再简单讨论了岩溶地区常见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最后分析了城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建筑工程;岩土地质勘察;地基处理技术

城市建筑工程,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开展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成为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目前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成为其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从建筑工程施工现状来看,地基处理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开展地质岩土勘察,并做好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工作,在控制工程施工质量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1城市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城市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现状来看,其中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①地质岩土本身存在的问题:从施工角度讲,工程地质情况、岩土参数等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一般在勘察过程中,通常要记录岩土体不明物体,并标清上述不明物体的位置,最终判断其在地质构造与软土结构中的位置,而对于该问题的处理,也成为了地质岩土勘察中的重难点问题。

②地质岩土本身之外的问题:业主单方面为降低建设成本,通过降低竞标价格的方式减少对地址岩土的勘察,对岩土勘察不重视,是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越级承揽工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低资质勘察单位越级承揽工程,导致其无法有效控制岩土勘察质量,存在安全隐患;设计单位与勘察单位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导致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研究不深刻、不彻底的情况。

2岩溶地区不良地质处理方法

2.1岩溶地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2.1.1溶洞

地表水、地下水等会对可溶性岩石产生破坏与再造作用,其中,包括物理作用产生的破坏与化学作用产生的破坏两种形式。在水的作用下,可溶性岩发生溶解作用,并生成地下空洞。此时地下水会沿着可溶性岩石表面,在不断侵蚀下形成通道,随着通道不断扩大形成溶洞。

2.1.2土洞

在岩溶地区,土洞是覆土层在地下水或地表水作用下而形成的特殊洞穴。

2.2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2.2.1溶洞处理方法

①单层溶洞处理。在岩溶地区开展建(构)筑物修建时,需要根据岩溶发育情况,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法。

一般在溶洞处理中,若地基为单层溶洞,且溶洞顶板不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时,需要对溶洞进行加固处理,其计算公式为:

H≥(Q/σ-b)/2tanβ

式中,H为换填层厚度,m;Q为换算荷载,kN/m;β为换填材料的压力分布角;σ为溶洞填充物承载力,kPa;b为换填材料顶面宽度,m。

受到冲击力影响深度的作用,换填土层厚度一般会大于等于2m。若发现溶洞位于持力层范围,要充分清除覆土与填充土质,以浆砌片石混凝土填塞,必要时可在无筋基础内部加钢筋网。

②重叠溶洞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重叠溶洞属于一种常见的岩溶地区不良地质现象,为能有效处理叠层溶洞,可按照下列方法展开处理:

积极调整平面布置,考虑到建筑物荷载较大,若其支承点正好处在重叠溶洞上方,则要与设计单位进行研究,合理调整建筑的平面布置方法,尽量避开重叠溶洞,这种方法经济性好,且安全可靠。

调整结构,采用大量跨越重叠溶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要保证重叠溶洞两端支座岩石的坚固性,避免不良工况发生。

若无法对建筑结构进行调整,需要采取嵌岩灌注桩的方法穿过溶洞顶板,当桩柱穿过溶洞,且洞内无其他填充物、洞深大于等于8m时,直接下钻杆进行钻进。但由于洞深过大,影响进洞垂直度,且容易出现掉杆现象。此时,需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下飞管,将钻杆垂直降下,下降过程中,切忌出现钻杆旋转现象;钻头到达洞底后,缓慢旋转钻头,使转入进入岩石(2±0.5)m,提升钻头,并下套管,再开始二次钻进,此时,套管不拔出,而直接注入混凝土。垫堆法,将块石、砂料等材料投入洞中,待其成为小堆后,通过注浆管泵送入水泥浆;几分钟后,再次投入上述材料,再注浆。反复施工,直到材料形成混凝土柱,再开展钻孔施工。

2.2.2土洞处理方法

在岩溶地区施工中,土洞对建(构)筑物的影响更大,因此,要重视土洞的处理。

①填垫法施工。

一般在土洞处理中,主要采取填垫法,包括充填、换填、挖填等。其中,充填法的应用范围广,常见于裸露岩溶土洞,其上部附加荷载不大的情况。在施工中,其最底部须用块石、片石作填料,中部用碎石,上层用土或混凝土填塞,以保持地下水的原始流通状况,使其形成自然的反滤层。

对于已被充填的岩溶土洞,但其充填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好,则可采用换填法。先充分清除洞中填充物,再以石块、片石等进行换填。例如,某电厂厂房的地基处理中,采用了换填法,收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对于浅埋的岩溶土洞,可将其爆破揭顶或挖开,并彻底清除洞内松软土,再填充片石、砂石等;再覆盖粘性土并夯实。该方法常用于轻型建筑的施工中,并且为提高洞体整体强度,在填入砂石等材料后,可灌注水泥浆液。

②板梁拱跨越法。

板梁拱跨越法主要包括梁跨越法、拱跨越方法。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深度较大,但洞泾小的情况时,可以根据建筑基地受力情况,以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板对洞口进行封顶,该方法即为板跨越法。

板梁拱跨越法已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某车间柱基基础下面采用钢筋凝土板跨越下伏溶洞或土洞,并预留灌浆孔,保证了各柱沉降比较均匀。从后期施工效果来看,板梁拱跨越法有效满足了上述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操作价值。

3结语

文章主要讨论了城市建筑工程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问题,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开展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到本次工程中质量控制的要求,并根据质量控制要求进一步明确施工内容,争取能有效解决岩溶地区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以保证相关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并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其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凯,王卫彤,葛红梅.谈岩溶地区地质雷达的应用和地基处理方案[J].山西建筑,2014,40(31):101-102.

[2]周厚兴.贵州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措施的商榷[J].中华民居(交通·建设),2014,(3):253-254.

[3]徐铁卫.杭长客专临近既有线段岩溶地基注浆处理施工技术[J].路基工程,2014,(1):201-205.

[4]郑清华.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土洞治理技术[J].福建建材(地基工程),2014,(4):38-41.

[5]肖成安.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6]顾太华,潘建.岩溶地区基础选型及桩筏基础的工作性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3,11(11):20-22.

作者简介:韩生鹏,男,1982年5月生,现供职于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查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论文作者:韩生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韩生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