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儿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相比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对比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293-02
新生儿的意识形态和言语功能均未发育完全,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能正常表达自身的感受,导致临床上对新生儿进行治疗时经常忽视其疼痛情况。但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在受到疼痛刺激时会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其实际上其具备感知疼痛的能力[1]。因此在对新生儿进行治疗时需要给予其有效的疼痛护理,确保治疗顺利完成。本研究对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患儿日龄1~14d,平均(6.52±1.78)d。试验组男25例,女25例,患儿日龄2~12d,平均(6.49±1.52)d。两组基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措施,及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等进行严密观察,为患儿营造良好的环境,并及时为其清理排泄物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
1.2.1疼痛的预防 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治疗方案,对其中可能导致患儿出现疼痛的流程进行明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用无痛的治疗方式将其取代。同时,需要采用会引发严重疼痛的治疗措施时,应及时制定应对方案,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尽量让疼痛程度得到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护理方案中某些护理措施也可能导致患儿出现疼痛,因此还要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1.2.2疼痛护理 在患儿治疗过程中,采用侵入性操作时,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可通过抚摸和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或是给予患儿安慰奶嘴,从而让其疼痛程度得到缓解。在采用某些创伤较大的侵入性操作时,必须要时使用镇静药物,并且要通过肢体接触给患儿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使其获得安全感,舒缓疼痛。
1.2.3疼痛治疗 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其可能会因为操作造成的疼痛剧烈而导致其疼痛长时间不能得到缓解,对其正常治疗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患儿用药或完成相关操作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疼痛评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儿镇痛药物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疼痛评分主要是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完成,具体方式为观察患儿的面部变化,其中主要有伸舌、皱眉、挤眼、鼻唇沟加深、张口、咧嘴、下颌颤动、噘嘴等动作,总分为10分,分值在5分及以上表示患儿出现疼痛,且评分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时的疼痛评分和操作完成后10min的疼痛评分相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治疗时评分 治疗后10min评分
试验组3.96±1.45 2.61±1.08
对照组6.87±2.24 5.34±2.25
3.讨论
新生儿的各项机能正处在不断发育的过程中,以往的临床研究认为新生儿不具备感知疼痛的能力,因此在对其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并不会因为疼痛而影响其治疗效果。但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虽然无法表达自身的疼痛感受,但侵入性操作对细胞的刺激及对组织的损伤均会诱发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射,因此新生儿的疼痛是客观存在的[2]。在对新生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侵入性操作时则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从而确保其治疗顺利完成[3]。
疼痛护理干预是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其疼痛得到消除或缓解,从而让其治疗顺利完成[4]。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耐受程度较低,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应尽量加强护理干预,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侵入性操作,并在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镇痛药物等。还可以通过抚摸和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从而缓解其疼痛程度。在患儿治疗后要给予其有效的安抚和疼痛处的按摩,尽量让其疼痛缓解速度得到提升。
本研究对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其中两组患儿治疗时和治疗后10min的疼痛评分相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5):2492+2469.
[2]刘翠香.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探微[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2):403-404.
[3]彭晓艳.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3):2577-2578.
[4]陈伟霞.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13):2916-2917.
论文作者:陈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疼痛论文; 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评分论文; 实际情况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