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矿技师学院 山东邹城 273500)
摘要:电力拖动课程是中职院校必修的一门课程,具有十分强的实用性。电力拖动的一体化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随着学生们知识的不断增加,课时会逐渐减少,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电力拖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践与理论进行一体化结合。本文主要研究,要研究出适应中职院校发展的一体化教学的模式,体现出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将陈旧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将教育知识转变到人才培养上。
关键词: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机电一体化
自从高职院校改革以来,职业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超过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如果职业学校不能及时的调整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话,就会阻碍企业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思模式需要进行改进。因此,中职院校想要提高教学质量的话,需要将培养的重点放在技能人才上,采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电力拖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够具象
由于理论知识就十分抽象,理论学习也就十分抽象,不利于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比如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教师讲的比较辛苦,学生听得也比较辛苦,也听不明白[1]。不仅使得教师的劳动成果白费也是的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信心。
2.内容枯燥
学习内容枯燥是不能坚持学习的最根本的因素。当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就只是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的话,就不能够达到应用灵活的目的,很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一旦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使得学生想要放弃学习。
3.传统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电力拖动课程进行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还是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将大量的知识以及方法直接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不知道在教学的过程之中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实际的情景使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但是,教师不这么去做。
4.电力拖动局限性
在进行电力拖动课程教学的时候,只是将知识放在课本上的知识,不能够进行统一化的集合,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比较片面的,独立存在于其他课程存在的,这样的电力拖动课程很难适应具体的课程要求,对于基本的操作流程来说是十分有难度的[3]。
二、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方法
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想要建设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模式的话,就需要建立起相关的评价管理制度。建立起适合教师执行的教学方法,推动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一体化改革。
1.营造舆论环境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是中职院校比较重要的课程,所牵涉的面十分广泛,不是几个人能够在短期完成的项目,需要经过大家的努力一起建设一体化教学。通过大家的努力合作,将教学一体化落实起来,落实到教学的点滴中。建设电力拖动一体化最大的阻碍因素就是改变师生之间固有的交流方式[4]。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将教学落实到实处,就必须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电力拖动一体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对于克服固有阻碍有着很大的意义。
2.采取多样措施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试试教学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是一体化教学的根本。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方法,就必须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体化教学。也就是使得中职院校学生能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理论,能够自觉的将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耳机盒,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采用多种措施促进学生学习。
3.编写适合的教学大纲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没有大纲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教学计划可以学习。因此,必须要编写适合电力拖动一体化发展的教学大纲。中职院校根据市场的需求,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5]。因此,开展一体化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没有教学大纲和计划的教学模式就需要自己进行制定,没有编写好的教材就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在编写大纲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面以及我们的人才定位,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都需要进行提前规划。根据学生的知识层进行人才的定位,编写出适合中职学生呢个的教材。切记要以实践为中心,将提高学生能力为中心进而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
4.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整个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的核心,电力拖动一体化所需要的教师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双师型[6],也就是理论与实践双师教学,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分离。目的就是通过不同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对学习更加充分的进行掌握,将专业知识与理论进行充分的结合,能够高效的教学生去学习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学习相关知识,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时候,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只靠教师的热情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需要严格控制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永胜,许鹏飞.技工学校汽车专业教材与教学思考[J].职业,2010年02期.
[2]朱甦.独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改探索和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3]巫尚荣.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0年01期.
[4]施迎春.“六阶段教学法”在中职电力拖动实训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2期.
[5]贾志.中职学校PLC实训教学侧重点分析[J].职业,2010年05期.
[6]春萍.刍议一体化教学的综合课题设计[J].职业,2010年05期.
论文作者:徐玲,孔方,张立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拖动论文; 电力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知识论文; 中职论文; 课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