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向成

略析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向成

(万源市白羊乡中心小学校 万源 636350)

【摘 要】:新课标下的学校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人们追求健康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处于长身体的农村初中生来说尤其重要。

【关键词】:体育教学 能力培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需求。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康手段。作为农村初中生来说,体育能力和体育技巧是非常薄弱的,甚至是处于空白状态,因此,作为农村体育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标,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借助农村学校有限的体育资源,利用体育课以及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学生,并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中,做到教学适度和方法多样。笔者在长期的农村体育教学中,不断尝试和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基本体育素养。

一、利用农村有限体育资源配置,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学校体育工作在农村学校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其设备投入与配置往往严重不足。只能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学生体育工作持续开展。对于初中青少年学生来说,其身体素养,不仅是中学生自已的事,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兴亡和发展的大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谓中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科学锻炼理论和方法,结合锻炼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基本训练,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本人认为应该从如下三方面来培养。

1.自辅与自控。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有组织的分层次练习中培养学生自辅能力。也就是在教学中可采用技术动作相对突出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行示范和辅助,这样既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辅导能力,又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由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均较自然,更容易接受,这种班集体就会形成相互学习、你追我赶、团结友爱的大体育锻炼氛围,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同时加强学生执行锻炼计划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体锻炼效果自我评价基础上不断修正并实施锻炼计划的能力。

2.自炼与自调。作为初中生在实际的锻炼中应把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综合运用到常态化体育活动锻炼之中去,使自锻活动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在锻炼身体时,能够根据运动条件和自身状况。掌握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并能进行自我调节。通过自炼与自调,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享受体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以此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增强自己的体魄,为今后升学和就业都带来极大的好处。

3.自学和自评。让中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意义,并且初中毕业参加达州市中考的分值比重也比较高,学习有关体育理论知识和方法,坚持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实地场所对一些项目进行现场讲评。然后让学生自我表演运动角色,自我测试打分,往往收到较好效果。

二、利用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时间,加强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培养初中生的运动能力,应贯穿体育活动课程始终,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新体育教学法,切忌只讲理论和示范,不要求学生动起来的传统。多给学生自己练习和领悟的时间。反对体育活动流于形式,也反对不顾学校体育条件和学生实际锻炼状况,而盲目锻炼。这些布不利于学校的体育水平和学生的运动能力。学校体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阳光体育或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开展适合农村学生锻炼的体育内容。从而使他们有兴趣并积极参与。这样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心理需要,培养其开拓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发展初中学生个性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能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是相对独立的行为活动。体育课教学有较广阔的活动空间。学生在宽广的运动场地中学习技术与技能,进行各种身体活动与对抗,以及其他健康体育运动,并通过交往与交流,人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很容易表现出来。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学校的体育活动与竞赛应广泛有计划的开展,提倡大家都尽量参与,以此培养集体和团结意识,拼搏进取精神,使他们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事务,培养学生和组织管理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的一些组织管理事务,在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做和管理,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比如,室内理论课,室外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大课间的训练等都可以安排让学生自己去实施,教师协助指导和评价。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承担一些校各类运动会,乡镇农民运动会,片区或社区体育活动或比赛等的具体日常体育工作事务。对于年级或班级事务应放手让学生去策划和独立实施。作为农村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这对于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作用非常有好处。

五、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突发事件,培养学生自护和自救的保健能力。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尤其是伤痛和意外状况是正常和难以避免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体育安全防范意识,如何预防受到伤害,如何控制运动量和节制。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上正确对侍,不能影响体育课及活动的正常开展。要耐心地教给学生一些运动保健方面的知识;要交给学生一些处理应急伤害的科学适用的自护措施和自我施救的简单方法。如:如何进行清洗、包扎伤口等。必要时还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救助演练活动。全方位地增强学生的自护和自救意识,提高学生的保健能力和运用体育的能力。

总之,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将已学的基本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入体育之中,才是形成体育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注意强调体育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基本了解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使他们基本懂得科学锻炼的原理和方法。从而捉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论文作者:张向成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略析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向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