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楼宇是现代建筑的标志,实现楼宇智能化功能的主要系统就是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楼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然后具体探讨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楼宇智能化中应用要点。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智能;楼宇;应用分析
引言:在现代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日益频繁,其作用就是要完善建筑的功能。因此,电气自动化系统加速了楼宇智能化,使各项设备可以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提高运行的安全性。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智能楼宇中的关键部分,了解其应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善建筑功能。
一、楼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加强楼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首先要保证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出功能,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指数,实现每一部分的有机配合。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浪费,要凸显自动化的概念与功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针对弱电开展设计时,要考虑到各部分能够做到有效协调,发挥出弱电系统的功能。要加强对建筑物的防雷功能设计;在接地时,要提高安全系数;加强自动报警与联动系统的设计;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信息系统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融入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系统设计;融入信息化手段的网络系统;对建筑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设计等等。
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动化、统一管理,要加强中央管理统计机的设计,不断完善功能,采取集中设计的方式,克服传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功能单一,控制范围有限,工作人员与设备难以有效相连等。要明确设计的重点,突出接地设计的专业性,使其符合智能楼宇的需求,并通过合理的设计有效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采取新的方式设计接地系统。接地系统设计应该包含电子设备直流接地系统与安全保护接地系统等。此外,针对楼宇的防雷设计、楼宇的接地安全设计、火灾自动报警设计等要采取集中化设计模式,克服控制仪表功能单一的限制,进行统一管理。
要结合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开展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除了必要的政策文件指示之外,建筑的相关要求也要考虑其中,使系统设计符合建筑实际情况。做好设备的清单,不断完善安装工艺,使施工能够满足各项要求。考虑到智能楼宇中的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要避免其遭到信号干扰。因此,针对智能楼宇设计中,还应该助于避免电磁波干扰的问题,降低因楼宇内程控交换机房、火灾监控室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静电干扰,由于电力通信网直接关系到硬件配置中,如:服务器、网络及前置机构应采用双机配置,进而提高整个电气系统的可靠性。电气自动化系统也具有自动诊断的功能,一旦数据库、应用程序或者其他网络设备发生故障时,均可实现自动诊断。
为了实现楼宇智能化,需要应用进一步高楼宇电力设备装置的性能,确保电气运行可靠,就需要开展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通过计算机实现对电网自动化调度,根据声频和工频系统的负荷实现对设备的远距离、实时监控。
二、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楼宇智能化中应用要点
1、电气接地
1.1 TN-S系统
TN-S系统是一种独特的接地系统,主要用于缺乏配电变电的建筑。在TN-S系统中,包括三相四线与PE线。TN-S系统中的中性线N和保护接地的PE线虽然共同接地,但也仅有这一种连接方式。这样,TN-S系统的安全性就得到有效体现。TN-S系统之所以可以作为整体建筑的接地系统,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的针对性,方可实现其应有的接地功能。
目前,在智能楼宇楼宇中的设备大多是单相用电类型。这种类型的设备会进一步增加负载,使得三相上的负荷出现不平衡,一些随机电流也会流进中性线路之中。中性线路还可能由于建筑物中频繁使用的灯具而出现更多的谐波,从而进一步增大电流。由此可见,中性线路与设备的外壳不可直接接触。一般情况下,建筑内的灯具主要以荧光灯为主,数量多,谐波次数比较频繁,而这正是中性线要规避的点。在智能楼宇内应该包含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系统、交流工作接地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系统和防雷保护接地系统、防静电和防屏蔽接地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TN-C-S系统
从TN-C-S系统的组合成分来看,该系统的主要内容有两个:TN-C和TN-S,其分界面就是N线和PE线的连接点所在平面。TN-C-S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所是变电站。由于TN-C-S系统包含两个系统,因此,这两个系统会在不断接地的过程中实现转换。首先要将TN-C系统以反复接地的方式确保系统稳定,然后TN-C系统就会变成TN-S系统。TN-S系统的N线与PE线会在进户后就没有连接,与此同时,这两个线已经完成共同接地的任务。PE线没有电,N线与之相反。这两个线的共同接地意味着TN-S系统的安全性会得到有效保证。
2、电气保护
2.1交流的工作接地
在变压器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交流工作接地,就需要对其中的中性点或者中性线进行接地,同时要注意接地的线材料是否有绝缘的性能。在接地时,还要注意接线端子是否暴露在空气之中,如果暴露,就将直接影响到设备正常运行。此外,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接地,不得与其他接地系统混淆。继电保护设备若要正常发挥作用,提高其保护的精度,就需加强对高压系统中的中性点接地处理质量,同时还能够避免零序电压发生偏移现象,实现三相电压平衡。
2.2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的目的是要实现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对其未带电部分与接地体一起连接,实现安全保护。首先,要确保N线与PE线分开,不得连接。第二,将建筑所用的所有设备、金属构件进行连接,可利用安全的PE线实现彼此连接。
2.3最佳保护方法
为了楼宇智能化,还要加强对建筑的防静电与防屏蔽保护。可利用PE与设备连接,导线的屏蔽接地端要确保其屏蔽管路的两端和PE线的连接安全可靠。
2.4直流接地
为了实现楼宇智能化,首先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其次要利用通讯技术,从而不断丰富设备的功能。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操作,实现信息的有效处理,最终形成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操作。在微电流的高速转换下,每一个设备所传输的海量信息都可以得到高效处理。借助互联网连接每一个设备,使其彼此不再孤立,共同配合开展工作。
在直流接地中,需要用一个电源实现稳定供电,这样才能确保设备的工作有足够的电能保证。利用基准电位做好辅助工作,使设备稳定性更强。在选择线路接地的时候,要注重线的材质是否有绝缘性,而且一般为铜制,线的截面积较大。确保引线的两头一边实现直流接地,一边要与稳定的基准点位相连。此外,还要避免N线与PE线连接。
2.5防雷接地
在建筑物中,尤其是智能建筑中,许多设备的功能非常完善,还有一些复杂的布线系统在发挥着作用,这就需要加强防雷接地措施,保护各种设备与布线系统,因为这些部分很容易遭到雷击,其所带来的危害后患无穷。在进行防雷接地的时候,要确保建筑物一切功能均能接地。严格按照压球进行防雷接地设计,制定必要的防雷体系,使相关设计有严格的依据。
总之,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要注意融入智能化设计理念,从而实现楼宇智能化。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也显得尤为关键,随着系统不断完善,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楼宇会更多,同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1]魏春凯.楼宇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89.
[2]赵贞丽,王硕.关于智能楼宇电气自动化发展模块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245.
[3]丛跃杰,郝晓磊.对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视界,2012(29):345+356.
论文作者:油飞,陈亚娟,李向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系统论文; 楼宇论文; 电气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功能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