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刍议论文_李松

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刍议论文_李松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国际班,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从已知条件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创造性思维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追求质的变化,创造新的理念。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是学习的重点,它主要是结合一些数学的特点,或者某些知识的变化规律,创造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也是社会培养精英人才的关键。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追求素质化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要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融入这一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当前社会而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所以,学习知识,不应当停留在某个知识领域中,这样,很难满足社会的人才发展需求,而学生自己也得不到一定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懂得创造,懂得思考,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以此掌握更多的知识领域。

二、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考的空间模式,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然后,结合一些新颖的想法和概念,创造出新的思维模式。首先,要想培养创造性思维,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熟练掌握数学课本中各种各样的公式,定理和规律,并懂得反复运用,掌握其中的应用技巧。同时,讲述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背景资料,或者数学家的历程等等,活跃教学氛围,以此打造趣味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历史。其次,形成一定的开放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意识。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是采用“强灌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传递,而学生也只能被动的接受很多数学理念。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将处于被动状态,没有想过创造新的理念。这样,既使得学生的思维较为局限,也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意识到创新概念的重要性。最后,关于思维创新环境的构建。在学生拥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之后,就必须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影响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我国传统意识的教育,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很多人才的见识和目光过于短暂,这主要是因为陈旧的思想观念造成的。总之,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问题,也是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的关键。

三、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属于基础的学习能力,它主要是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寻找需要的条件和解题核心点。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第一步,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中隐藏的信息。如果学生观察能力不足,看待一些事物的问题上,其思维能力也会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所以,很难培养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观察问题。同时,传授学生一些观察的技巧,以及观察的先后顺序等,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观察能力。比如,在进行“等差数列”教学时,有这样几组数列:1.1,2,3,4,5...10;2.1,4,7,10,13...;3.7x,3x,-x,-5x...;4.2,0,-2,-4,-6...;通过这些数列的观察,可以发现什么?这时,学生分别观察这些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前面两个数列属于递增数列,后面两个属于递减数列,且每一个数列都有一个公差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教师再结合一些数学概念,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日常观察和分析的习惯,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展示出不同领域的数学知识,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运用这一项技术,引导学生了解数学观察,分析,总结等过程,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关于函数图像的问题,是高中知识中的难点知识,也是重点知识。通常情况下,都需要结合几何图画的方式,根据图像反映出的信

息解决问题。但是,通常情况下,如果教师在讲解 的图像时,只是让学生掌握当a,b取值

不同时,图像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这样阐述的内容十分粗略,且不够深入,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掌握其中知识的要点。为此,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几何图像,向学生清楚地呈现a,b分别大于零,或者小于零,或者一大一小,一小一大的情况,所呈现出的图像是怎样的,并且,写出图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单调区间等。让学生了解所有情况的推断过程,在遇到这样的题目时,能够迅速的反映出函数图像的模样,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意思,从而更为准确的分析问题。总之,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核心,开始探索不同的思维情况,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操作。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敢于猜想

关于数学问题,不但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大胆假设,敢于质疑,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敢于猜测,敢于幻想,才能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突破定向思维的思考方式,从而展开新的思维探索。然后,再经过小心求证,验证结论,得到最终的定论。比如,在数学集合的题目中:在同一个平面内有直线L与a,b两点,且都处于直线同一侧,在直线L上任意取一点c,连接点a,b,c,请问:怎样才能使∠abc最大?在解这道题时,如果只是单凭眼睛观察,很难找到解题的关键。因此,需要学生进行猜想,如假设将点c移动到直线L上,会使得∠abc越来越小,那么,反之是否会越来越大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下,结合自己的猜想,想一想怎样移动点,能够使∠abc最大。通过这样的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大胆推测结果,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新课改的教学需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为学生后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许静.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9(02):50-51.

[2]张丽.高中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36.

[3]刘剑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名师在线,2018(24):46-47.

[4]王伯根.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突破数学思维障碍[J].数学之友,2017(06):80-82.

作者简介:李松(2003.01-),男,陕西省西安市人,学校: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国际班。

论文作者:李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刍议论文_李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