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论文_范海红, 陈建丽

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论文_范海红, 陈建丽

北京中能建医院 102401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 年10 月-2016 年6 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80 例,对其均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并对比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采用心电图检查,检出阳性者92 例,阳性检出率为51. 1%。采用心脏彩超检查,检出阳性患者128 例,阳性检出率为71. 1%。二者对比,心脏彩超阳性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应用心脏彩超诊断对高血压心脏病,其临床效果好于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不仅可以具有较高敏感性与特异性,也可以更直观的诊断患者病情,应用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具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电图; 心脏彩超;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根据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0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已超过60%,而80 岁以上人群则高达90%,中青年人群的发病率也有所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血压长时间的处于升高状态,这会加重患者左心室的负荷,进而导致患者的左心室发生肥厚以及扩张,容易造成器质性的心脏病。发病早期,患者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等到病情加重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因而及早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以就诊的180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 年10 月- 2016 年6 月就诊的高心病患者180 例,其中男94 例,女86 例,年龄40 - 82岁,平均( 57. 2 ± 4. 9) 岁,高血压病史1. 5 - 21 年,平均( 9. 5 ± 3. 6) 年; 1 级高血压52 例,2级高血压66 例,3级高血压62 例; 伴有脑血管病患者32 例,伴有糖尿病患者51例,排除患有心肌病、冠心病及心瓣膜病的患者。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心电图采用日本生产的6511 型号的十二导联心电图机进行检查,左心房增大标准为: PV1 负向波> 0. 04 s,深度值> 1 mm,ptfv1 绝对值< - 0. 04 mm. s ,PⅡ发生双峰值,时间常≥0. 11 s,同时P 与P - R 的对比数值应超过1. 6; 左室肥厚标准为: 女性SV1 + RV5≥3. 5 mv,男性SV1 + RV5≥4. 0 mv; RV5≥2. 5 mv,RⅠ + SⅢ≥2. 5 mv。心脏彩超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200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 0 - 3. 0 MHz,用于检测患者的左室后壁厚度、主动脉内径、室间隔厚度、左房内径以及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并计算血液E 峰、A 峰值比值。对患者的二尖瓣腱索所处水平给予进一步的检查,女性的患者超出50 mm,就能够被诊断成为心室的扩大; 男性患者超出55 mm,就能够被诊断成为心室扩大。使用二尖瓣短轴切面去对患者的室间隔和左室壁给予进一步的诊断。舒张期超出了14 mm,前后径超出13. 0 mm,这时就能够诊断其属于左室肥厚; 舒张期超出12. 5 mm,前后径超出12. 5 mm,同时收缩期大于65%,这时可以诊断为室间隔肥厚。

1. 3 统计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的资料以( 珋x ± s) 表示,应用t 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主要使用χ2 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使用心电图去进行检查,能够发现阳性患者92 例,阳性率为51. 1%,其中左房增大6 例,左室肥厚86 例,ST - T 发生改变64 例,心律失常为30 例。使用心脏彩超去进行检查,能够检出阳性患者128 例,阳性率为71. 1%,其中左房增大43 例,左室共有肥厚85 例。心脏彩超检出来的阳性率明显比心电图准确,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0. 05。

3 讨论

在内科中,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高血压,不仅能引发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长时间的患有高血压疾病容易产生心血管的疾病,这会对于主要的脏器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使其出现心脏病。严重者会使得器官功能产生衰竭,所以,早期对于高血压患者给予诊断有着非常主要的作用。有关的研究表明,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心电图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和心电图检查之间完成诊断,可以对患者的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等症状给予非常有效的诊断。和心电图诊断形式进行比较,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选择B超的方式进行诊断,在特异性和敏感性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可以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获得显著的的提高。因此,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B 超是比较重要的方法。现阶段临床中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查手段以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为主,其无创、可重复性对比观察的特点,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做出了巨大贡献。心脏彩超检查可通过对患者心脏的扫描检测,观察心脏搏动,腔内结构以及各瓣膜血液流动情况。心电图是反应心脏兴奋的电活动过程,它对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程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中,采用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为51. 1%,心脏彩超的阳性检出率为71. 1%,尤其是在发现左房增大方面,心电图检出率为3. 3%,心脏彩超的检出率为23. 8%,与邱德保、付虹及阎振红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见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心电图。但是,在检查心脏传导及心脏供血方面,心电图却有明显优势,当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时,心电图可对ST - T 的变化做出准确检测。

血压一直提升会使得心脏左房其产生的后负荷不断的增加,使得心脏左室中充盈压也一直在持续的提升,最后在左房不断的扩大,因此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变化早期主要的体现就是左房不断的增加增大。但是也会伴随着病情自身的发展,血压升高产生的的心肌纤维肥大增厚则会使得心脏出现心肌重构,同时使其出现左室肥厚,因此左室肥厚以及左房增大已经成为了当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上主要表现出的特征,同时后者在出现的时间上经常要比前者早。所以临床上对于抗心肌的早期重构治疗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心脏功能有无异常的早期发现等直接对于其自身是不是能够可以及时去对抑制患者的病情深入发展进行治理,同时还能够快速的预防高血压产生意外。

高血压性心脏病会产生患者有心肌肥厚以及心脏扩大的情况,所以借助于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能够对于患者心脏是不是产生了异常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心电图在灵敏性上和心脏彩超相比也有一定的差异,可是心电图同样也是一种不能够或缺的检查方式,在检查传导情况以及心脏供血情况上也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假如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胸痛和胸闷的症状,静态心电图就能够对于ST-T的变化进行及时的检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对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更具有特异性及敏感性,能尽早发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检查可间接体现心脏解剖变化,而且也有较高阳性率。二者结合使用可更直观、更客观诊断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刘晓宇.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价值[J]. 青海医药杂志,2015,45( 6) : 49 - 50.

[2]李新民,张本荣心电图ST - T 改变对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意义[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4( 12) : 76 - 77.

[3]江金锋,林修208 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相关性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0,21( 14) : 56 - 57.

[4]魏玉凤.吴亚丽.欧亮.李丹.喻瑛.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1):65-66.

[5]邱德保.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J].当代医学.2013,19(12):96-97.

[6]庞晓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0):2654-2658.

[7]钟粤云.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12):80-81.

[8]栾姝蓉,李治安,陈小珠,等.超声检查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4):199.

论文作者:范海红, 陈建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论文_范海红, 陈建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