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董立群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董立群

董立群

石门县中医医院 湖南石门 415300

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对比差异不明显,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有降低,但实验组降低效果更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老年高血压;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是心血管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病因不明,环境、遗传等因素均能引起高血压的发生,且容易引起并发症,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很高,能够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1]。该病的进展慢,初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患者由于血压的升高,而影响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除了对患者合理用药,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2]。我院研究了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老年高血压,年龄在60岁以上,研究对象剔除有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等患者。

根据随机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2组:

对照组40例,年龄61到84岁,平均年龄(72.56±7.15)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16例。病程1到10年,平均病程(7.56±2.04)年。

实验组40例,年龄60到85岁,平均年龄(73.69±7.18)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20例。病程2到11年,平均病程(7.83±1.95)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等方式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和并发症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进食低中热量、优蛋白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严禁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将体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围,采用科学的饮食方式。早晚进行身体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注意运动量不可过大或剧烈,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给患者,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严格要求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对患者的血压、血生化指标定期复查,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具体如下: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爱好、个性等,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加强人文关怀: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失落、孤独等情绪影响到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及时地对患者进行疏导,鼓励患者积极地面对治疗,调动治疗的积极性,耐心地回答患者的疑问,用点头、抚模等动作安慰患者,对患者表示同情,适当搬出成功的案例来鼓励患者,取得患者与家属的信任,鼓励其积极面对治疗,消除恐惧、害怕的负面心理,通过贴心的照顾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3)出院随访护理:

在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和家属如何测量血压和饮食、运动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的家属做好家庭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康复护理建议给患者,通过电话的形式继续进行护理工作,提醒患者服用药物,定期检测血压,消除患者担心出院后血压上升的后顾之忧,出院后随访一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老年高血压的患者之间,对比观察指标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实验组护理干预前收缩压为(164.36±20.68)mmHg,舒张压为(112.34±19.87)mmHg。护理干预后收缩压为(121.45±14.35)mmHg,舒张压为(83.53±14.09)mmHg。

对照组护理前收缩压为(164.02±19.85)mmHg,舒张压为(112.95±17.49)mmHg。护理后收缩压为(140.54±14.86)mmHg,舒张压为(99.52±13.16)mmHg。

可见在护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对比差异不明显,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有降低,但实验组降低效果更明显,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2.2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并发症[例数(%)]

组别 n 脑卒中 心率失常 心绞痛 肾功能不全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401(2.50) 5(12.50)3(7.50) 7(17.50) 16(40.00)

对照组406(15.00)8(20.00)5(12.50)10(25.00)29(72.50)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近年来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并发症非常严重,当出现高血压急症时,应及时地降低血压到安全水平,避免造成患者重要组织器官的损害[3]。高血压的危害很大,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血压的控制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有效地降低血压便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防止高血压的复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4]。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失落、孤独等情绪,患者的情绪能直接影响病情的恢复。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解答疑虑,对患者进行关心、爱护,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鼓励其积极面对治疗,战胜疾病。尊重患者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是人性化护理的核心,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舒适[5]。

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护理干预后收缩压平均降低了(42.94±6.33)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了(28.81±5.78)mmHg。对照组护理后收缩压平均降低了(23.48±4.99)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了(13.43±4.33)mmHg。可见护理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有降低,但实验组降低效果更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士翠,付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14-1115.

[2]叶小红,黄惠香.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6):861-863.

[3]王辉芹,付丰波.个体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7):151-152.

[4]杜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医学新知杂志,2013,23(2):146,148.

[5]陈艳.采用个体化人性护理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9):433-434.

论文作者:董立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董立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