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业正[1]2000年在《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了全面的回顾。根据旅游产业的功能和结构特点,针对旅游业运营和管理的具体需求,系统地分析了旅游产业中的信息传输机制。在进一步论述了信息与通讯领域有关新技术特征与发展前景以及在中国应用的前景,推测未来中国在信息与通讯领域里可能的技术进步与发展态势。最后,针对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建立地方综合信息系统网站的方案,以此推动中国旅游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同时,指出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要还经过一个理性化的进程,走稳步发展的道路。
张定方[2]2003年在《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电子商务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超过4200亿美元,其中旅游电子销售额超过630亿美元,享受旅游网站服务的游客2亿人次以上,全球电子商务连续5年以350%的速度发展。旅游活动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为旅游业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壮大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然而,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看到许多中小旅游企业仍然无动于衷,或者缺乏发展思路,不知旅游电子商务应从何开始,又如何发展。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对这种新科技手段的应用犹豫不决,他们担心对此缺乏了解或者认为为时已晚。 对大多数中小旅游企业来说,因特网的发展正在引导它们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转变。为了让它们生存下去,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找到与它们的规模和竞争力相适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对于饭店而言,网站的灵活性可以使它们有机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户,让用户了解自己想要的产品、与每个客户保持联系。同样,由于有了网上订票,旅行社也可以把业务扩大到其它服务上。 本文从研究国内外电子商务现状入手,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特性、功能以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旅游电子商务当前存在的问题,从网络时代的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旅游企业生存策略等方面剖析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从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时机、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剖析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可行性;最后对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与实施步骤。
黄思思[3]2015年在《武汉智慧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建设风潮的来临,以及旅游业和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智慧旅游建设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智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我国旅游业发展也把智慧旅游建设列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武汉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武汉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在近几年内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武汉在2012年被选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2014年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建设示范城市。目前,武汉在智慧旅游和旅游标准化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此可知,国家非常支持和认可武汉旅游业的改革发展,同样,武汉也迫切希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武汉应抓住智慧旅游发展的机遇提高武汉旅游的品质、推动武汉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学界专家对智慧旅游的概念、应用价值、体系构建和评价体系的具体研究,结合当前智慧旅游建设实践,提出对智慧旅游的基本认知,构建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从而丰富了智慧旅游的研究,为智慧旅游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一份贡献。本文对武汉智慧旅游发展的条件、意义和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笔者对智慧旅游的基本认知,深入探讨武汉智慧旅游建设的目标、思路与实现路径,并提出建设的总体框架和运行体系。武汉智慧旅游发展应以服务游客为核心,结合武汉自身的特色,整合旅游信息和资源,加强对创意技术、创新产品和专用装备的研究,以政府等旅游管理部门的倡导和激励为外部推力、以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需求为内在动力联合驱动并实现旅游管理智慧化、旅游服务智慧化和旅游感知与体验智慧化。根据武汉智慧旅游建设现状,本文对武汉智慧旅游信息网站和体验中心的建设进行具体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紧密联合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为后续智慧景区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便利。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则是从交通、购物和应急与安全三方面进行细致化建设。智慧景区建设除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外,着重强调通过融合高新技术设计智慧化产品,突显景区资源的特色,提高其旅游吸引力,增加旅游者对景区的感知与体验程度。本文最后提出未来武汉智慧旅游建设应加强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政府主导多方联合、创新设计旅游产品、完善旅游信息平台、丰富旅游营销方式、联动中部旅游发展、优化武汉旅游环境和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希望能为武汉实际建设智慧旅游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孙夏[4]2007年在《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中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开拓海外客源市场的能力”、“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方面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都存在着差距,具体表现为:在欧洲、美洲国家市场都还不具有竞争优势;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属于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为了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差距的原因,本文构建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型,提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由五大要素构成,分别是:旅游供给因素、旅游需求因素、旅游环境因素、旅游服务主体因素、旅游介入辅助因素。这五大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旅游相关产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的竞争力仍存在明显不足;旅游需求市场潜力巨大与需求水平低并存;旅游环境破坏严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 依据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选择设计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因子,建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计算出中国及世界旅游强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比较。 要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必须采取如下对策:实行保护、开发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开发旅游资源;刺激国内旅游需求与开拓海外市场相结合;提升旅游企业竞争优势;加强旅游支持性产业和产业链的建设;充分发挥中介因素对旅游经济的辅助作用。
秦学[5]2004年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周琳[6]2014年在《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出发、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旅游经济学的理论建构出发,侧重研究中国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以来,尤其是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为寻求中国旅游业全面发展的制度支撑和科学道路提供基础性支持。在对研究文献和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估的基础上,对中国旅游业面临的制度创新问题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结构与过程分析,从多维度、多向度全面而深入地对中国旅游业制度创新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思考战略应对举措。本论文共包括八部分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制度创新的相关基本理论梳理;第三章现状与问题分析;第四章实证分析;第五章世界旅游强国旅游制度的比较分析;第六章制度创新的结构与过程分析;第七章制度创新的对策分析;结论。这八部分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以文献梳理和基本理论梳理为基础,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结构与过程分析,再以上述分析为依据,提出对策选择,最后做出结论。本论文提出一些新见解:1.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所需要的旅游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重要方面。其中,旅游制度创新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也是旅游发展中最迫切需要的,更是最困难的、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必须切实加快推进解决。2.中国不同于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必须走出中国特色的旅游强国之路,通过提供高效有用的相关制度安排来加快旅游发展的制度环境创新,加快形成世界旅游强国的中国特色。3.要真正从世界旅游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必须是从粗放性的量到内涵性的质的转换,必须是发展方式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换,必须从面向供给的管理转向需求管理,管理的重点从强调规模扩张转向管理制度的建设。4.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重视诱致性制度变迁催发的制度创新。通过金融支持制度、旅游企业集团化、专门化、市场化制度、技术创新激励制度、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等的创新来回应诱致性制度变迁需求。5.要高度重视旅游多元主体的制度建设。把政府旅游管理的体制创新、旅游产业有序有效运行的制度创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制度创新、旅游者吸引、引导、管理、教育的制度创新等结合起来,形成与世界旅游强国相匹配、也切实能够支撑世界旅游强国发展的旅游制度体系。本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1.切中紧迫而又长远的实践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很多,尤其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体制基础和制度支撑依然明显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对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专门研究。2.推进深入而又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构建的需要。中国旅游业发展必须使自身的理论研究跟上实践需要,必须克服单纯功利驱动,使自身的学术研究具有前瞻性。本论文选题正为此而立,也试图在理论与学术上有所突破。
李婷[7]2016年在《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旅游业已经开始全面迎接“旅游+”时代,产业融合为旅游项目投融资发展带来新一轮的黄金期。传统的投融资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新时代具备新特点的旅游项目需求。目前旅游业项目投融资模式普遍存在严重问题,包括内源资金有限、融资渠道单一、筹资成本高等。构建与中国经济体制兼容、富有时代特色的投融资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从产业融合视角探索旅游项目投融资新模式成为现阶段学术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秉承从理论指导到实践探索再到理论升华的研究思路,主要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维研究方法体系,基于产业融合的特殊时代背景针对性地开展对“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这一论题的系统性研究。具体而言,本文通过研究综述发现:国外侧重于实证研究、宏观理论丰富但中微观不足,而国内从产业融合角度进行的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刚刚起步,偏重理论研究且研究范围狭隘,主要集中于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农业等“+”领域。在分析国内外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本文着眼于产业融合,创新性的使用案例群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实践角度提炼出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共性。论文首先对旅游项目、产业融合和投融资模式的相关概念以及现代经济理论进行梳理与时代性创新,构建本文的理论基础。继而对国内旅游投融资概况、现有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进行梳理和评价,找出我国现有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体系的缺陷和瓶颈,着力分析产业融合引起的创新性影响,以此构建本文的实践基础。投融资模式需要落脚于实践实现项目预期效益。本文分别提取代表性的“旅游+”项目和代表性的非旅游领域“+”项目构成案例群。通过对案例群的多维度分析、聚类评价,凝练出投融资模式的实践创新要点以及创新机理。在案例群研究基础上,分别以项目主导资本性质、开发形式为划分标准,构建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项目投融资的创新模式体系,通过与传统投融资模式体系的有机勾连对比,对未来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进行趋势预测,并依据国内综合现状提出创新实现的基本路径。从总体上看,本文围绕产业融合时代的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对较为零散和独立的案例进行了综合分析、聚类评价,研究过程以及所凝结成果对旅游投融资领域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张建民[8]2012年在《日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次产业革命将全球带入火车、轮船时代,此后又促使汽车和飞机的出现,旅游产业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表的资料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产业便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旅游产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第一,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它可以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有力拉动消费需求,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第二,旅游产业具有绿色环保性。旅游产业能耗低,可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可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第三,旅游产业具有文化承载功能。它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方式,是扩大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正因为如此,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地区)都将旅游产业定位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而中国的邻国日本更是制定了“推进观光立国基本法”,出台了“推进观光立国基本计划”,将旅游作为立国之柱,举全国之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许多方面走在了中国的前面,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本论文以“日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为题,通过对旅游产业的相关理论的综述以及日本旅游产业发展经验的总结,对促进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在梳理旅游产业的相关经济理论和中日两国学者围绕日本旅游产业发展这一主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日本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实绩,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文的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确定本文选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围绕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产业价值链理论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进行评介,建立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2)第三章从时间与空间的视角全面分析探讨了日本旅游产业发展进程及其特点。(3)全文的核心内容是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四章全面介绍了日本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绩效,第五章阐述了日本政府在日本旅游产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日本的旅游协会和旅行社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第八章以宫城县为典型案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过程及实际效果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4)全文的研究结论和展望是第九章。对中国(青海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后,重点剖析制约中国(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并在前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若干启示,提出中国(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根据本人对专业学术论文搜索引擎的数次检索和图书资料的大量查阅的结果来看,国内外对日本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科研成果数量不多,而且以策略性研究为主,还停留在经验层面。通过本选题的研究,期望利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能弥补上述缺陷,并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有所补益。(2)本文在分析政府和行业组织在推动日本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后,认为官、产、学、民协同合作在推进日本旅游产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3)本文以日本的宫城县为典型案例,对其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做法及取得的成绩进行较全面的案例剖析和诠释,对中国各省市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中国各地方政府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方面提供前沿信息和思路。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国内外关于日本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文献数量较少,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因此,本文的理论研究分析力度感觉不够深入,在部分地方还不够透彻。其二,受论文写作时间与作者水平限制,加之关于日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科研成果有限,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缺乏详细具体的可行性和合理的参考方案。
罗聪玲[9]2017年在《广东省旅游化、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继“互联网+”之后,“旅游+”、全域旅游亦写入了国家政策中,旅游业作为关联度高、综合性强、带动性大的朝阳产业,已全面融入了国家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全域旅游发展助推下,旅游业也实现了向“旅游化”的转变,并以旅游引领多规合一,促进所有资源在一个区域内的融合发展,加快了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广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和旅游大省,其旅游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国内均排在前列。但广东省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如何解决多化发展不同步、经济结构不合理带来的供需失衡、环境破坏、要素利用率低等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则显得愈加重要,亟须加强多化的融合发展研究,为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而目前关于旅游化、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多为两两研究,三者综合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中,现象、对策、个案实证研究多,多化融合发展的内在互动机制、横向比较、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少。本文在尝试对“旅游化”概念作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全新界定的基础上,将旅游化引入城镇化、信息化等多化研究中,进行系统和深入的耦合分析,并以广东全省为空间范围展开实证研究。首先,本文从空间、经济、文化、环境四个角度对旅游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个系统的概念内涵及其前人的研究初步选取了旅游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并以2015年广东省及其21地市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结构进行了调整,最终构建了包括3个子系统、7个要素、25个指标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在对数据标准化处理后,使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对广东省2006-2015年旅游化、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三个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三化综合发展指数的计算,研究结果显示:(1)在时序上,三化综合发展指数缓慢上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上升较快,而旅游化、信息化发展水平呈负增长;(2)在空间上,广东省各地市发展不平衡,两极化严重,呈现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和山区五市递减的特征。在旅游化、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测算的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广东省2006-2015年三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广东省及其21地市耦合度水平较高,地区差异较小,总体上呈现中西部高、东部较低的空间格局特征;(2)广东省三化协调度水平较低,总体上处于濒临失调等级,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市的协调发展类型以轻度失调为主,失调城市多于协调城市,协调水平高并达到协调等级的城市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协调水平较低并处于失调级别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东西两翼地区和山区五市。为进一步揭示广东省21地市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变化及其造成空间差异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相关性、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省21地市三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主要形成了中部珠三角地区的高水平集聚区和东西两翼的低水平集聚区,强弱分化较为明显;(2)广东省21地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并没有在区域间形成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而是形成了较强的空间误差效应;(3)旅行社数、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和人均拥有图书馆藏量都与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正相关,每百人邮电业务量和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数比重则呈负相关。
何池康[10]2011年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正式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对此前所未有的高度定位,表明了旅游业在我国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据预测我国将在2020年超过法国、西班牙、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一个国家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是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远远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我国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建立起来,与把我国旅游业发展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尚有巨大差距。旅游日益成为国民休闲的重要方式,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大众旅游消费已由传统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消费方式灵活多变,对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旅游消费具有明显的二次消费特征,即旅游消费能否得到满足并不直接取决于所消费的旅游产品,而是要在旅游者生活消费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获得旅游消费的满足。这就要求旅游业建立起专门为旅游者服务的专项服务体系,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然而,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业依赖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旅游者出行服务,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并没有划分消费人群,增加了旅游者时间、金钱等旅游成本。《意见》还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表明我国具有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强烈需求和现实要求。本研究以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为基础,立足前沿性、理论性、运用性,进一步探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宏观系统分析,初步建立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并结合云南省旅游发展实际,对如何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微观研究。本研究选择云南为个案进行研究是因为云南旅游业发展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窗口,具有典型代表性。此外,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云南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折射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从理论层面解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什么的问题,建立起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旅游公共服务理论的梳理,明确旅游公共服务的基本特性,并结合旅游产业、旅游消费的特征,界定旅游公共服务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二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战略研究。从宏观层面上解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该怎么建立、基本框架是什么的问题;三是以云南省为例,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微观研究,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一个实践样本。
参考文献:
[1]. 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 范业正. 华东师范大学. 2000
[2].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 张定方. 中南林学院. 2003
[3]. 武汉智慧旅游发展研究[D]. 黄思思. 中南民族大学. 2015
[4]. 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夏. 河海大学. 2007
[5].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6]. 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D]. 周琳. 吉林大学. 2014
[7].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 李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16
[8]. 日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张建民. 吉林大学. 2012
[9]. 广东省旅游化、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罗聪玲. 广州大学. 2017
[10].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何池康.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标签:旅游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制度创新理论论文; 旅游服务贸易论文; 武汉旅游论文; 智慧旅游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中国武汉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武汉发展论文; 智慧产业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