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中如何发现“小金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金库论文,审计工作论文,发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是个别谈话法。“小金库”的审计检查,除有明确的线索外,一般很难直接从账面查出。所以,审查“小金库”刚开始时,不要急着查账,而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寻找适当的场合,与财务人员个别谈话,从中得到有价值的线索。谈话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能直来直去,审计人员可以站在被谈话人的立场发问,与谈话对象取得共鸣,特别是爱发牢骚的财务人员,也许会说出一些单位财务的“秘密”。 二是外围调查法。由于不少单位不配合,常使“小金库”问题的确认取证困难重重。在单位内部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应当及时变换策略,注重外围突破,主动走访调查被审计单位服务保障对象及驻地政府机关,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接受过捐赠,有无门面房出租,有无变卖资产情况等。结合检查人员平时掌握的情况,在账务检查阶段可以查看相应捐赠收入、空余房地产出租收入、资产处置收入等是否入账,从而确定是否有“小金库”。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被审计单位与审计调查对象存在利益关系或监督、管理关系,面对审计调查时,调查对象可能会有顾虑而不愿提供实情。因而,运用此法时,审计人员一定要秘密进行,做好调查对象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提供真实情况,并为他们保密。 三是公告举报法。在审计进点之初,审计组要在被审计单位公告审计事项,召开审计进点会,让被审计单位官兵普遍了解审计的内容、举报电话等。通过发动官兵,让内部知情者举报“小金库”。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进行详查,从内部举报攻破“小金库”的堡垒。审计人员切忌到一个单位后默默无闻地查账审账,到审计结束也没有让被审计单位官兵知道。 四是账户核对法。由于“小金库”的钱是公款,一般会以账户、银行卡或存折形式存在。因此,审计检查“小金库”时,要关注银行账户,特别是未经批准违规开设的账户,一定要查清原因。通过检查银行账户,把有关账号都列出来,观察各账户内资金变化情况,必要时结合银行对账单核对来发现“小金库”线索。查银行存款账时要关注同一时间、同一数额的“一增一减”现象,特别是未登记会计账目的“一增一减”,剔除财务人员账务处理失误原因,就很有可能是把预算外收入直接转移到“小金库”开支。 五是数据比对法。审计人员一定要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对单位的财务收支数据进行认真对比,分析被审计单位近年来收入、支出总额增减变化情况,分析变化的原因是否合理。如果发现单位的财务收支数据出现异常变化,或发现疑点,一定要顺藤摸瓜,一查到底,找准“小金库”的突破口。如在某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会计账上发放了2012年1至5月考勤补助,6月开始就未发放考勤补助。经深入调查后,该单位人员承认了有“小金库”的事实,6月份以后的考勤补助是从“小金库”开支的。 六是突击盘点法。财务人员一般都是由单位主要领导信任的人担任,私设的“小金库”也基本上都是存放在财务人员手中,另账代管。单位财务现金与“小金库”账本及现金有时也是放在一个保险柜里。在合理怀疑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小金库”的基础上,如果审计人员攻其不备,对单位财务人员的办公室保险柜、抽屉、文件柜等地方进行突进检查,对库存现金、支票、票据等全部资料进行突击盘查,让财务人员说明多余现金来源或短少现金去向,迫使其交待出“小金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某单位审计时,突击盘查单位出纳的保险柜,就发现了一本小册子,里面记录的一些收入和支出均未在会计账上体现。通过调查,出纳承认了是“小金库”账目,金额达50余万元。 七是信息共享法。在日常审计中发现涉及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的一些疑点,由于受审计资源制约不能深入调查,审计人员可以将该审计证据记录并保存下来,供以后审计或其他审计组审计时参考。如对甲单位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时,发现有一处场地位于甲单位店面房坐落里,但甲单位称该场地是乙单位所有,对此,我们做了记录。在一次对乙单位空余房地产租赁审计时,我们发现乙单位预算外收入中无该场地出租收入,通过调阅地籍档案等资料,在事实面前,乙单位承认了该远离营区的场地出租收入挪作了“小金库”。 八是追查开支法。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开支的合法性,更要关注开支的合理性。特别是对大宗商品采购、大额发票开支等涉及金额较大的开支,审计人员一定要追根究底,防止套取现金现象。对于大额会议、集训费用支出,要追查开会日期、地点、参会人数、会议内容等,确定会议、集训的真实性。对大宗商品采购,要实地盘点实物,看有无实物,实物的数量、品名、型号与发票是否相符。如审计某单位时,一张12万元购买电脑的发票引起了审计人员重视,该发票日期为2013年4月,经与实物核对发现,该单位电脑数量为20台,基本是2011年6月前购置的,从而查出该单位虚报发票套取资金的问题。 九是逻辑关联法。检查发票是发现虚列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检查发票时,首先看发票是否正规,有无税务部门监制印章,发票的要素是否齐全。其次,检查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建筑业发票上盖百货商店发票章、维修车辆发票上盖饮食服务业发票章、商业零售发票上开出修理费用内容等,都是不符合逻辑关系的,很有可能是虚开发票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第三,检查发票时要注意此发票共有几联,通过查看套印痕迹,结合其他现象,分析判断是否是自填票;如有必要,可到发票开具方去核对。 十是关注高发部位法。实践证明,“小金库”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多发易发高发部位,只要密切关注这些高发部位,就容易发现隐秘的小金库。如从处置资产中发现,从空余房地产租赁及水电费收入中发现,从单位基层食堂收支发现,从捐赠慰问收入中发现等等。如何在审计工作中找到“小金库”_小金库论文
如何在审计工作中找到“小金库”_小金库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