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分析该护理措施对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起至2018年9月毕,选取10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遵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和呼吸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显著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P<0.05)。结论: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的效果显著,在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呼吸护理;急性左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1-0168-02
临床中,患者发生突发性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并在较短时间内导致排血量降低,继而使得人体各项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最终形成突发性静脉急性淤血的情况被称之为急性左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和急性肺水肿是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此外,因为该病症的发病期较短且发病速度较快,所以应及时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而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选取10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探讨了呼吸护理所发挥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起至2018年9月毕,选取10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均匀分组的原则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介于51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58±3.26)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介于52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97±2.9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同意,且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其护理内容主要分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和呼吸护理,呼吸护理主要指讲解有关生理护理方面的常识,辅导方式可分为呼吸方式和咳痰方式,继而帮助患者将呼吸道内部的分泌物排出。若患者的咳出的分泌物存在粉红色泡沫则应该立即清除肺内泡沫,同时和主治医师进行有效的沟通,继而为呼吸道治疗奠定坚实基础。若患者的呼吸存在较为严重不畅的情况,则应该采取鼻导管吸氧,其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从而帮助患者呼吸。整个护理过程中,均应坚持无菌操作,继而有效避免人为原因产生的呼吸道感染。
1.3 观察和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
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实施调查,调查项目主要可分为25项,每项4分,总分为100分,当分数大于而90分为非常满意,当分数介于65分到90分时为基本满意,分数低于65分时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所占比例与基本满意所占比例之和[1]。
1.4 统计学分析
总结分析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 比较呼吸道感染情况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显著较低,其中对照组的呼吸道感染率为70.00%(35例),观察组的呼吸道感染率为38.00%(19例),统计学意义显著(χ2=10.306,P<0.05)
2.2 比较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临床中,心力衰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抑郁、不规律作息、运动过度以及呼吸道感染均可能导致该病症的产生,其中呼吸道感染在则是一种最易导致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不仅加快了患者的心率,而且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减少了心肌供血。具体而言,当呼吸道感染发生时,病原微生物释放的大量的毒素会对心肌造成损害,而且会抑制心肌收缩能力。此外,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还会对起到和肺的气体交换产生不良影响,在显著减少心肌供氧量的同时加重右心符合,最终加重了心肌衰竭的严重程度。
通过研究发现,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护理措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时,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可分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而呼吸道护理则是一种通过讲解相关护理内容以及采用呼吸方式和咳痰方式展开的护理措施,不仅有效帮助患者将呼吸道内部的分泌物排出,而且可立即清除肺内泡沫,而通过建立人工气道还能够对患者的呼吸起到帮助作用[2]。王晓宁[3]通过研究得到了和本文相似的结果,对照组患者感染16例,感染率为69.57%;观察组患者感染9例,感染率为39.13%。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亦可看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显著较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P<0.05)。
综上所述,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的效果显著,在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买尔哈巴·孜亚吾东,木巴热克·克里木阿吉,凯比努尔·艾力.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277.
[2]桑翠萍.呼吸护理对预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05):151-152.
[3]王晓宁.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275-276
论文作者:畅永萍,吴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呼吸论文; 呼吸道感染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呼吸道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