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路径
司开林
【内容提要】 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介和新形态。区别于传统媒介,积极性与便捷性、权威性与政治性、及时性与新颖性、生活性与亲和性构成该类微信公共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技术赋权理论、记忆再生产理论、嵌入式理论对老年大学微信公共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理论透视。提升微理念、优化微议题、推送微共治、丰富微表达、构建微机制是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理据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信息化和数字经济突飞猛进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平台、渠道、形式、文本形态都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呈现出人机交互的深度融合趋势。一方面,技术在改造和升级教育生态,另一方面教育也在拓展空间和情景,教育与技术在演化中共生,在共生中演化。微信公众平台无疑是继微博之后最具“杀伤力”、辐射力和渗透力的运营载体,它一诞生即成为公众的“宠儿”,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因“微”而化、因“微”而进、因“微”而新,积极适应并塑造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化功能,使之成为“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战略抓手,更好地服务老年大学的立德树人和老年学员的与时俱进。
有一度被告知,识花知草,几乎是专业写作必备的“基本功”。可惜我们这一代,几乎是花盲、草盲、树盲,多因为生存挣扎的种种空“忙”。
一、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积极性与便捷性。一项新技术之所以得到广大受众的普遍接受,其首要的价值必定是其能降低信息传播和人际交流的经济成本。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借助微信APP 而开发的新型信息推送功能模块,其推出后便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应用,成为众多媒体、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的重要对外宣传渠道和窗口。与传统的广播、电台、报纸、网站等载体不同,微信公众号更具有绿色、清洁、消费成本和阅读门槛低、获取方式更便捷的特点,只要点击“关注”,并使用一点点的流量就能获得该公众号源源不断的信息和知识,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观“身边事”“国家事”“天下事”的畅快。其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报道、资讯、视频等一般短小精悍,多则几百字,少则几十字,可以大大利用学员们的闲暇时间,做到随时随地能欣赏,时时刻刻可以受教育,保持思想与学校公众号的同频共振、同向而行。
2.权威性与政治性。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老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借助微信独特的运载能力和功能,高校纷纷开发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优秀文化的政治风景线,讲述好中国故事、校园故事的同时,积极传播正能量。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建和运行具有一定的“官方性”或“准官方性”的政治色彩,它充当了老年大学意识形态宣传和校园文化传播的主阵地的角色,把控着思想文化的正确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喉舌”地位,其政治性毫无疑问是首要的。一般来说,老年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信誉度和公信力,在教师和学员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师生耳濡目染和饭后谈资的重要素材,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教育作用。
3.及时性与新颖性。在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智能手机和APP 技术把海量的信息,如图片、文字、视频、声音、动画带入“寻常百姓家”,老年学员一打开手机,瞬间就被丰富多彩、动态纷呈的平台信息吸引。在微博、微信加速更新的变动性和现代性演绎中,学员们的观念、意识、思想、理念、话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及时性的刷新。作为高校官方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之所以一出场就赢得了广泛的受众,除了内容的及时性之外,其包装的新颖性也是重要原因,它融合了“后现代极简主义”的审美元素,以简洁、平实、多彩、精要、直白、动态为风格,以文字、图片、图表、短视频、声音、动画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适应了受众的“浅阅读、泛娱乐化”特点和要求。
留矿法、阶段矿房法等空场法采场,设计过程中定性确定顶柱、间柱尺寸及采场长度,往往是引起矿柱大量损失或者地压过大而导致采场在开采过程中发生顶柱、间柱垮塌的主要原因。二里河铅锌矿的实践表明,无论深部、还是浅部采场,应用正交数值模拟研究采场地压,据此确定上述顶柱、间柱尺寸及采场长度,可以经济、高效地管理采场地压,实现采场安全开采;反之,定性地或一成不变地按照浅部采场的结构尺寸设计深部采场,往往会导致深部采场边采边垮塌而无法安全开采[13]。
4.生活性与亲和性。老年大学思政公众号讲述学员的思想动态、心理特点、学习样态、生活卫生、知识技能竞赛、班级活动等,讲述学校的教育、管理、社团、党建、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社会实践、校纪校风、师德师风、理论研究、校园内外等大量生活性和学习性的含量和内容,从认知发展和体验体悟上来说,更能契合和适应学员的日常生活特点,也更能感化和提升学员的境界和灵魂,把近在身边的生活中的真善美嵌入、渗透到学员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交互性和感染力是其他任何媒介形式无法比拟的。当学员耳濡目染一个学校良好的学风、务实的校风、奋进的班风时,并用平台丰富多彩、简洁活泼的文、图、声、影、表等元素绘织校园和生活的美丽画卷时,学员在这种亲和力、融合度、包容性的文化中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并进入“主我”的在场,他们不纯粹在接受一种信息和知识,其本身也在创造一种生活,这种亲和性、粘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润物无声的,也是震撼人心的。
二、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揭示出,交往是人的基本社会属性之一,人是一系列交往活动的产物。交往的实践性和现实的人构成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客主观条件和要素。在自媒体盛行的当前,人的交往空间突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和表现形态的束缚,进入自由翱翔的“赛博空间”,通过快速的切屏可以实现不同情景和选择的转换,这种虚拟空间以信息或流动的信息为介质,实现了人机交互的高度耦合。在警惕人机交互异化的同时,作为学校和学员都应该构建起自己主体性的精神场域,唯有这种交往,而不是“神往”,才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命脉、主旨和皈依所在。
从理论上透视微信公众平台的生产和再生产、传播和再传播机制,有利于正确认识这一新生事物的生成、成长、运行和演化规律和趋势,更好地服务于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网络文化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1.提升微理念。网络科学技术的升级和运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下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其最显著的表现之一就是话语正在不断地塑造社会交往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微时代的微话语的强势到来,彻底地改造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以微信公众平台为根基的微理念,追寻的是简短、凝练、新潮、鲜亮、诙谐、具象等特质,并融合数字、字母、符号、文字、视频、音频、图像、动漫等多媒体技术,追求的是“有图有真相、看图看真相”的直观。这种微理念从生产机制来看,它以自媒体、智能化网络和手机为支撑,信息生产和发布成本低,传播快捷,实现了“触屏即世界”的同屏效果;从呈现形式和表现风格来看,微文化力求体现审美上的个性张扬和自由洒脱,又追求精神上的轻松愉悦。总之,微文化既关系国家、政府和社会,又丰富个体的主体性、价值性和平等性。
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现象的主要渠道之一,一方面在向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同时,另一方面把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服务、科研等“地方性知识”转化为学生身边、耳边“色香味”俱全的多彩故事,从而构筑起社会—学校—学生多层次、有张力、重交互的教育共同体。
一是适度加强中央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将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等关系全国政令统一、维护统一市场、促进区域协调、确保国家各领域安全的重大事务,集中到中央,减少委托事务,以加强国家的统一管理,提高全国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事权,将地域信息性强、外部性弱并主要与当地居民有关的事务放给地方,调动和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好地满足区域公共服务的需要。
4.嵌入式理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平台技术的跃进,虚拟嵌入理论呼之而出,其核心思想是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不仅受制于特定的社会结构,而且受制于特定的网络虚拟空间。微信公众平台适时地推送有质有料的思想政治教育推文,把立德树人的任务和目标嵌入学员的认知结构,让学员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学校的真实信息和丰富文本,内化为他们的精神动力,这种虚拟嵌入方式虽能让学员永远脱离“信息孤岛”,成为网络社会变动不居的自主的“主我”;又要求学员既要对特定的微信公众号保持持续的“关注”,更要做到“有实质意义的既嵌又入”,而不是视而不见的“脱嵌”状态,真正实现有效率有改进的、互嵌式的人机命运共同体和互动架构力量。
(6) 氧指数测试(LOI):测试仪器为HC-2型氧指数测试仪,江宁分析仪器厂,样品尺寸为120 mm×6.5 mm×3.2 mm,按照ASTM D 2863-70标准进行测试。
三、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路径
3.记忆再生产理论。记忆是历史之母,人类社会凭借一定的载体把信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从而实现记忆的再生产过程。在全媒体时代,媒体记忆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媒体记忆已经成为社会记忆传播和传承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空前的记忆生产优势,能把最优质、最新颖的推文,以最快的速度推送给受众,实现了“生产”即“传播”的同屏即时效果。自媒体让记忆的生产和再生产进入立体化、全天候时代,从而有效地传播文化、让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2.技术赋权理论。新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和自媒体技术的强势更新和渗透,在辐射强大的“工具理性”的同时,也在扩张它的价值理性。现代传媒的无边界、无死角让每个个体的独立性存在彻底消弭,后台的频繁推送带来的是受众的信息化强迫。互联技术和平台经济的井喷式发展给消费者以最大的自由去平等地选择,让受众自由地筛选和接受芜杂的海量信息。互联网为人们大开方便之门,使人们触手可及世界的发展状态,技术在进行资源性垄断的同时,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变革人们思维方式的力量。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赋权,在积极地改变人们对“外世界”认知的同时,也对受众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要求主体具备更强的使用和驾驭这一外在力量的能力,保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动态平衡和有机统一。
企业审美文化指导下的和谐企业构建过程中的配合匀称还把包括企业运行的有序进行,员工的良性竞争,企业与社会、环境的自然有序的关系交流。因此,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员工上访等都是与“配合匀称”原则背道而驰的。
2.优化微议题。议题设置理论认为,议题的选择和设置具有先入为主的传播力和扩散力,读者往往会受到议题导向和优先议题的影响,产生以点带面、见微知著的势头和效应。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老年大学舆论和文化传播的“领头雁”,对国家层面的宏观大势和微观层面的生活点滴精心选择和优先设置,挖掘标志性的主题,提升微文化的凝聚力、公信力和辐射力,让受众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议题设置要优先考虑国家重点、社会热点、校园聚焦、学习动态等常规话题,也要适时地推送具有热议性、及时性、创新性、独特性的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展校内话题征集,集思广益,并及时解答同学们心中的困惑,点燃学员心中的活力和激情,激发他们进行深入、全方位的思考。
3.推送微共治。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多元主体共治的育人方式,需要多维主体力量和运营体制的聚合,才能产生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育人的巨大效能和合力。各级各类主体在法治和体制的规引下充分地激发自身的潜能和活力,高效率地搞好合作,发挥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党委和政府是微信公众平台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在自媒体裂变发展的当下,党委和政府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大力加强,这是由网络意识形态更具有突发性、多中心性、高风险性、高辐射性、难控制性等特点决定的。党委和政府既要从“硬件”上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法治化、规范化程度,更要提高构建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的韧性和能力。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是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和建设的直接力量,既要阐释和丰富国家层面的理论资源和政策资源,更要挖掘学校内部的文化、课程、平台、体制等资源优势,做到因人而化、因事而化、因需而化,增强历史感和时代感,阐明学校独特的育人方式和育人模式。
4.丰富微表达。微信公众平台的表达作为一种超简洁、多含量、快欣赏的文化现象和表达方式,兼具精英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它反映的是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信息传输形态和嵌入姿态,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即时传播。打造和丰富微表达,要把握和顺应受众的接受心理和特点,做到“大众菜”与“特色菜”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质量与类型的统一,精英与大众的统一,一元与多样的统一,定点定时推送既营养又可阅读的品质快餐。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的精品文化、特色文化有效“包装”上阵,圈点“粉丝”,扩大需求受众,提升微文化传播品位和接受程度。要特别注重意识形态的安全,自觉抵制文化赝品、网络段子、媚俗低俗文化、社会谣言等不良信息,确保微文化传播场域中的价值主流方向。丰富微表达需要网络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多样化,需要多维主体的共治与协同。主体与客体应共同致力于构建网络文化育人和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样态和最强音。
5.构建微机制。微信公众平台是建立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交融互嵌的协同机制之上的,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具有线上线下文化资源的即时互补、即时成像的特点。信息的高度传输和流动要求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信息流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建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和管控机制,主要包括:主体资格的进入和参与机制、线上线下融合互嵌机制、平台参与者的信息素养厚植机制、信息筛选和审查机制、市场适度介入机制、新技术支撑和升级机制、品质为王和大众普及互融机制,把网络文化育人的精与细、大与小、宏与微、中与外、古与今、理念与措施、主题与特色、整体与重点、平台为主兼顾参与有机统一起来,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目标和任务,让网络文化育人和平台育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员,在技术赋权和赋能的基础上真正触动学生心灵,使其受益终生。
(作者系常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标签: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平台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特点论文; 理据路径论文; 常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