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_产业转移论文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论文,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在《国富论》开篇中就说:“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社会的富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本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图1①描绘了二千多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总趋势。从该图看出,从公元0年到公元1820年的一千多年里,世界经济增长几近停滞,社会财富积累乏力;而1820年以来,世界经济飞速增长,社会财富加速积累。为什么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在1820年实现了重大的转机?Angus Madison(2001)在其名著《世界经济千年史》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是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的这场变革。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48)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道路所证实(Lewis,1954; Bogue,1959;Chenery,H.,1975)。而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如传统农业)向现代部门(如城市非农产业)转移,既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Lewis,1954)的必由之路。正是由于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它的流动和工业化进程密切联系,它的重新配置和经济增长息息相关,所以劳动力转移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图1:公元0~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Figurel Rates of Growth of World GDP,0-200A.D

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中国融入世界和重新崛起的必然选择,而“三农”问题却一直是困扰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三农”问题的症结是贫困问题(程名望,2005),而“在传统产业,贫困的根源在于较多的人口拥有较少的资源禀赋……过多的农业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中国农民贫困的历史根源”(程名望,2006)。按照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截止2004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5705万人,占总人口的58.24%。面对如此多的农村劳动力,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因为“总不能老把农民工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有什么希望”(徐勇、徐增阳,2003)。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国以来,尽管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仍然比重较高,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按照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04年底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高达45.9%;城市化率仅为41%,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在70%-90%之间),还远远落后于同等发达程度国家城市化水平(约10个百分点以上)②。正是因为我国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性、急迫性和特殊性,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Petty,W.,1690)、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大卫·李嘉图(D.Ricardo,1817)和李斯特(F.List,1841)都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劳动力流动或配置问题。而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经济学则全面建立了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框架,刘易斯(W.A.Lewis,1954)、费景汉和拉尼斯(C.H.Fei,& G.Rains,1961)、乔根森(D.W.Jorgenson,1961)、库兹涅茨(S.Kuznets,1966)、托达罗(H.O.Todaro,1969)、哈里斯(J.R.Harris,1970)、钱纳里(H.Chenery,1975)、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1976)、斯塔克(Stark,1991)等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劳动力转移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较经典的理论。这些西方理论构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我国学者的很多研究都参考了这些理论的思路或方法。

同国外相比,我国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政府长期采用严格限制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政策,这一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研究几乎无人问津。进入80年代后,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才逐步开展起来。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但大多只是一些零散的分析或观点,能称得上理论的,或者说能被广泛接受的仅仅有两个:一个是张培刚的农业的工业化理论,另一个是陈吉元的三元经济理论。张培刚(1949)在其名著《农业与工业化》一文中,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其中农业国与工业化的理论框架,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本质上是一致的。陈吉元、胡必亮(1994)结合中国实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业经济逐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和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另一支独立的力量, 由此构成了我国三元经济结构的布局。下面对国内的其他零散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归纳分析。到目前为止,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相当广泛。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

(一)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隐性”性质,精确知道其数量是不可能的,只有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估算。我国的许多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估算,由于方法和指标选择不同,测算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他们运用的主要方法大致有五种:第一种是按照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边际产出为零假设进行估算。应用该方法,侯鸿翔等(2000)估算1996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1567万人;陈锡康(1992)估算199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9800万;王城(1996)估算1995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3800万。第二种是按照现有耕地的用工量计算。胡鞍钢(1997)利用“耕地劳动比例法”估算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为20538万人;陈杨乐(2001)利用“劳均播种面积推算法”估算200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6554万人。第三种是从生产函数入手,利用生产资源配置的优化模型和均衡条件计算。刘建进(1997)估算1994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8500多万人;王红玲(1998)应用改进的生产要素配置优化模型和同一资料,估算结果为11730万人。第四种是利用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法。谢培秀(2004)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运用农业技术需求法估算第一产业劳动力投入量,并结合第5次人口普查和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估算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二三产业就业量,得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1.3亿。第五种是利用国际比较法,按照国际通行的“就业结构偏离度”进行估算,得出估计结果为1.6亿人(李子奈,2000)。

(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与经济效应的研究

估计和评价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的影响一直是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热门话题。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复杂性,它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学者们的研究都一致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引起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Kalirajian和Wang(1993)认为是市场化制度变革引起的部门之间大规模的资源重新配置导致了农村工业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林毅夫(1996)认为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之间的置换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胡永安(1998)的分析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为37%~54%,从而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支持性贡献;胡永泰(1998)认为1985~1993年间9.7%的经济增长率中,可以分解为1.2%的劳动力再配置;潘文卿(2000)的实证分析表明,1979~1999年间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3.8%。

二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赵耀辉(1997)利用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与统计局于1996年初在四川省的调查数据,使用一个家庭收入模型,估计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对家庭收入贡献的大小。其结果显示,每增加一个外出劳动力可以使家庭纯劳动收入增加55%,每增加一个在本地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可以使家庭纯劳动收入增加19%,而每增加一个本地农业劳动力只能使家庭纯劳动收入增加5%。黄平和克莱尔(1998)的研究支持该结果。李实(1999)借助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居民收入抽样调查农户数据,采用收入函数的估计方法,分别对外出劳动力户和非外出劳动力户的收入函数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显示,外出劳动力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率,而且他们的转移还会对家庭中其他劳动力劳动报酬率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评价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分配效应,是社会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李实(1997)、张平(1998)等人的研究表明,非农收入是拉开省际农民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农户收入非农化的结构变化主导着收入差距拉开。他们的研究还揭示:现阶段拉开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工业化进程差异而导致的就业机会差异上。也就是说,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成为影响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还表明,如果能够通过不同方式促使低收入户劳动力向外流动,将会抑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

四是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市发展的关系。对该问题的研究直接影响劳动力转移的目的和途径,也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首先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关系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李实,1997;高迎斌,2000;刘继兵,2005等),也有部分学者持反对态度(宁光杰,1995;李俊锋等,2005)。例如:李实等(1997)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转换农业结构,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高迎斌(2000)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张呈琮(2005)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劳动者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发生变化,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而宁光杰(1995)和李俊锋等(2005)则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地荒芜或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邓一鸣,1989;龚玉泉等,2002;陈朔等,2005)认为:这种转移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替代资金、技术的不足,而且农村非农化将直接导致城市发展的加速。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刘社建,2005;刘继兵,2005)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引起城市交通拥挤、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等“城市病”,强调劳动力转移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进行。

(三)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障碍和途径的探讨

国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和方式的探讨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张培刚为代表,主张就地转移,依靠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吸纳农业劳动力,而现阶段走“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第二种观点以林毅夫为代表,主张异地转移,即“离土又离乡、进厂也进城”,主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协调起来鼓励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也有一些学者主张综合应用以上两种途径,即“乡镇消化,城市导流,国内移民,国际输出,协调配合,共同吸纳”(刘伯文,2004)。

就对劳动力转移动因和障碍的研究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集中于研究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高国力(1995)在托达罗预期收入模型的基础上,把预期收入具体化为区域经济收入差距,他认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其转移水平也越高。陈吉元(1993)首先提出了中国的三元经济理论,把城镇非正规就业部门引入到中国劳动力转移分析框架中,很好地解释了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与障碍,并对中国农村(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践、转移的战略和路径等做了研究和探讨。杜鹰(1997)、李实(1997)、张平(1997)、都阳(2001)等人也从农村收入或资源禀赋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认为农业资源禀赋的缺乏和农业收入低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蔡昉(2001)从另一个角度,即具有较低的务农收入的农民最有可能作出转移决策这一角度出发,得出相对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的结论。朱农(2005)则建立了多个logit计量模型,分析了城镇GDP等宏观经济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人均GDP越高,吸引劳动力的拉力越大;农村人均GDP越低,劳动力转移的意愿越强。危丽、杨先斌(2005)运用静态博弈的研究方法,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从低素质农村劳动力者和高差别素质农村劳动力者两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障碍进行了分析。而白云涛、甘小文(2005)则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利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动因是经济收入因素。

第二是集中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赵耀辉(1999)认为正规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程名望、史清华(2005a)的研究证实了该结论。朱农(2002)发现教育仅仅对于男性的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对女性则没有。赵耀辉(1997)发现女性的转移概率比男性低7%,朱农(2002)发现婚姻状况有显著的负影响。赵耀辉(1997)发现,年龄对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史清华等(2004b)认为“在面对市场经济风险中,男性敢于挑战风险的能力和勇气显著高于女性”。史清华等(2004c)通过对进城农民工进城障碍的分析,得出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农民工在进城动因上也存在差异”的结论,而程名望(2005b)的研究也证实了该发现。

第三是考察宏观政策变化尤其是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的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蔡昉(2001a,2003b)研究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他的研究结论是: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安排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正在进行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因为中国的改革远没有完成,制度障碍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预期收入还是人力资本禀赋对转移动力的解释都是不充分的。李培林(2003)的研究也表明了制度因素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影响,对户籍制度等的改进,将促使农民工顺畅地进城务工。李晓春、马轶群(2004)考虑到现在还在我国普遍实行的农村与城市分离的户口政策,根据流向城市的农村户口劳动力的去向,将城市部门分为两个部门,建立了一个哈利斯—托塔罗模式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分析了农村户口劳动力向城市劳动转移的经济效果。程名望等(2005)的研究也表明,城镇拉力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因而解决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工作思路,必须尽快转移到城镇拉力诸因素上来,特别是在户口、子女入学、就业机会等方面消除歧视,提供城镇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等。

三、结论性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分析了工业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重要作用,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了劳动力迁移的动因和障碍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宏观战略和具体对策。因此,这些研究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但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没有确立起一套完整的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和政策体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全局的、长期的战略谋划,特别是没有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与农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2)研究主要关注移民和非移民的收入差距,虽然城乡收入差距对劳动力流动影响的静态关系得到一定研究,但是对劳动力流动性和收入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尚未起步;(3)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一般对策性分析上。现有部分实证研究,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受到数据制约,在构建适合国情的理论模型并利用实际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方面,与国外研究仍存在较大差距;(4)对于2004~2006年三个“一号文件”关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新精神还来不及体现。特别是2006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思想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做出阐释。上述问题,既是已有研究成果的薄弱之处,又是实现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Angus Madison(2001)的《世界经济千年史》和世界银行的《2003年世界发展指标》。

②数据来源于2005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③张培刚在其代表性著作《农业与工业化(中下合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和《新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认为:“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我们认为不论现在或将来,都不可能单纯依托现有城市工业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形看,若按现有政策,现有的城市更不是富余劳动力的归宿之地。因为城市中已有很高的失业率(包括下岗),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失业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各城市都以不同方式出台了清退民工回乡的方案。因此,按现行的政策来看,现有城市工业能吸纳的农村劳动力是非常有限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得靠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力量寻找出路。”

④林毅夫明确提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应该以大中城市为主。他解释说,要想把农民转移出来,转移出来的产业就要有竞争力和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够更多地吸收就业。如果产业没有比较优势,它就缺乏竞争力,就很难发展。同时,它还必须有一个群聚效应。比如,纺织业、电子加工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一个工厂不可能是大而全的,一般只是生产产业当中的一个工序或者是零部件产品。这就需要有很多配套的厂与之相配合。当然这些配套厂也必须要符合比较优势,才能够把这一产业变成有竞争力的产业。林毅夫还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提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必要性。他说,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不断的、大量的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林毅夫也提出了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他说,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城市里面的工作,而农村人口劳动力素质主要取决于农村教育水平。(丁兆庆,2005)

标签:;  ;  ;  ;  ;  ;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