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孔莎,游君

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精细化管理护理和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ADL评分、SF-36生理职能评分73.4±1.2分、SF-36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质量评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预防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护理;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为了观察精细化管理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MRI诊断确诊为脑卒中,符合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合并精神障碍患者[1]。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1.5±13.2岁;男14例,女10例。对照组24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2.7±13.6岁;男13例,女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细化管理护理:①人员管理:明确岗位职能,设置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多层护理责任体系,护士长负责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监管护理工作的开展,责任组长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评估,指导护理工作人员完成护理工作,增加夜班护士;②工作流程精细化:调整监测时间,消除监测和护理治疗时间的重叠,减少对患者休息的打扰,每周组织3次集体健康教育;③风险管理:加强年轻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讲解常见风险因素和应对方法,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2]。

1.3观察指标

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使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用SF-36国际生存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与精神健康情况。并使用我院护理部自行拟定护理服务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工作质量进行评分,0-100分制,每个项目20个题目,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预后情况

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29.8±1.3分,ADL评分53.4±1.2分,SF-36生理职能评分73.4±1.2分,SF-36精神健康评分73.2±1.4分;对照组患者Fugl-Meyer评分46.7±1.2分,ADL评分44.5±1.5分,SF-36生理职能评分59.4±1.4分,SF-36精神健康评分56.7±1.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3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危重疾病,近些年发病几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发展趋势,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导致脑卒中患者群体不断扩大。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危急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质量[4]。患者发病之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导致意识、肢体工作功能障碍,自理能力下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5]。

为了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在治疗期间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护理,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与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恢复患者正常神经功能,发挥正常脑神经元的代偿作用,减轻脑卒中给患者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本次研究开展了脑卒中患者的精细化管理护理,强调在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遵循精细化思想,细化护理操作,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康复训练等多个方面,通过精细化的护理操作增强康复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是脑卒中患者精细化管理护理工作非常关键的内容,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重视对患者心理情绪的疏导,护理工作开展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特点进行全面评估,预估可能出现的各种护理风险,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倾听患者主诉,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的配合程度。

脑卒中导致的患者脑部位受损会导致患者出现特定姿势异常状态,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良姿训练,帮助患者训练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抑制异常状态,通过正常姿势模式反射的反复重复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另一方面,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患者肢体残疾,改善患者预后。

结语:

综上,精细化管理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金英.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J].医疗装备,2017,30(7):153-154.

[2]王蕾.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7):228-229.

[3]李巧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评价[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7,37(1):122-123,125.

[4]柴青,杨丽.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190-191.

[5]郭献密,覃勤,林琴等.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9):1089-1091.

论文作者:孔莎,游君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精细化管理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孔莎,游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