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经济展望_经济论文

21世纪中国经济展望_经济论文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期更广泛地占领知识经济的制高点,并控制世界的未来。不少人士认为,在21世纪知识经济将以崭新的面貌代替已占据世界经济统治地位200多年的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两大潮流。知识经济在中国虽已初现端倪,但我国的现实离知识经济还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从国情出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不同。

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强、产业结构调整快和竞争力处于优势,必然是最大受益者,而且全球化进程主要由发达国家引导和推动,势必使其首先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利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既有难得的“后发优势”的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和风险,它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贸易机会和发展机会,也使他们付出巨大的成本与代价。

2.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的看,我国目前正在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以谋求融入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于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发展又不平衡,整个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低的中国来说,带来机遇的同时,将带来严峻的挑战。

(1)综合国力的挑战。尽管中国的经济总规模已居世界第7位,但人均GDP仅为800美元,仍属于低收入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正处在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过程中。同时我国的GDP年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技术附加值低,主要还是靠要素的投入。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经济结构上的挑战。中国二元的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还未完成,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落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从劳动结构上看,问题更为突出。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中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样的产品与产业结构受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越来越多的低成本国家加入国际市场竞争所造成的对于中国出口产品的冲击,再加上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动和国内体制与经济上所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使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不利地位更趋明显。

(3)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在技术水平上,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4)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挑战。近10多年来,虽对生态问题有较大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但问题尚未能根本解决。

(5)利用外资和金融方面的挑战。中国利用外资数量近几年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逐年增加,但是利用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资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市场换技术”策略不很成功且将难度越来越大。

(二)知识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将会导致世界经济结构的重新组合,同时也将导致一批衰落的产业环节和产品,这将会重新划分市场。这就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对组织与管理两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1)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不再是物或钱,而主要是人。企业一方面要抓好人的培养、人的教育,另一方面要管理好知识分子、管理好人才,要以提高知识分子的生产力为首要任务。

(2)管理的目标、管理的标准要转变。企业管理的目标要更重视企业的将来,同时管理标准应定在国际竞争上。

(3)要把提高企业素质放在重要位置上。

(4)企业的组织形式要有创新。

(三)20世纪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

在过去的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半个世纪的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从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9年到1999年间,为同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结束了持续多年的短缺经济,市场商品普遍供大于求。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一)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

从可预见的因素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1.经济将继续以较高速度的增长并呈平稳减速趋势。从有利方面看,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储蓄率高、具有较强的经济物质基础,同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中国经济注入持久不衰的活力,无论是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增长潜力都极为巨大。另一方面,面临的制约因素也不少,如资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国际竞争力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的素质、创新能力及其相应的体制要求会越来越高。2.产业结构将发生本质性变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结构带动多层次产业结构递进升级。同时,人们的消费领域也日益扩大,住房、汽车、通讯设备等各种各样的耐用消费品及不同层次的服务成为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对象。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达到了很深入的程度,技术水平在未来100年基本上处于赶超阶段,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在不发生突变性情况下会在消费结构渐进变动中采取平稳的多层次递进方式。经济发展中对传统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转为下降。在传统产业中,规模经济效益低下,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将被淘汰,将主要由若干个大型企业集团主宰各类企业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局面。同时,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将会持续快速增长,并逐步替代传统工业的主导地位,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群。3.就业结构逐步向第三产业倾斜,新增就业对知识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失业率增加不可避免,就业竞争日益加剧。4.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任务是农村现代化问题。5.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绝对差距将会先扩大,以后随着西中部的开发而逐步缩小。6.信息化将会率先实现。7.国际合作日益广泛,中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将上升,与各国的经济合作和竞争会不断增加,但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内需拉动。8.21世纪中国将由人口、地理、政治大国趋向富裕的世界强国,对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二)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1.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目标。

21世纪中国要全面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成政治自主、经济强大、文化自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赶上并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个目标的实现,大体上要经过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阶段。第二阶段,从2011年到203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达到比较富裕水平。第三阶段,从2031年到2049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四阶段,从2050年到2079年,经济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第五阶段从2080到2100年,中国赶上发达国家经济水平,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富裕程度。

2.根据上述发展目标,在今后100年里,需要完成以下重大任务:

(1)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力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五番。(2)全面完成工业化和大力发展信息化,进入知识经济新阶段。(3)全面开展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4)完成农村的现代化改造,城市化水平赶上世界平均水平,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5)完成国土改造任务。(6)建立成熟的适合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现代政治、文化、法律、福利保障制度,建成民主法治的社会。(7)实现人口优生低增,教育高度普及,主要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科技强国。同时实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实现国泰民安。

标签:;  ;  ;  

21世纪中国经济展望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