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珩[1]2003年在《以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文中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和消费者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高要求方向的发展,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的买方市场,而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对市场剧变的响应越来越迟缓和被动。在这种背景下,“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思想兴起,并成为国际管理学和企业界的热门话题和新的追求,供应链管理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强调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其目标在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总成本,并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从而使得供应链上的企业能够获得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论文通过论述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理念、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经济理论、供应链管理的效益、目标和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等问题,阐明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建立与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并通过分析一些发达国家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阐述供应链上企业间如何开展合作和实现信息共享,并进一步论述供应链管理在快速反应、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总成本方面的有效措施。 最后针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某些弊端,提出企业从内部物流管理向供应链管理迈进的具体措施以及国家为企业提供、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的建议,以期对我国企业适应市场,提高在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丁晓斌[2]2017年在《信息共享、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供应链理论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企业中,这就意味着供应链网络中的竞争越发激烈。企业想要在越发激烈的供应链网络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得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风险成为限制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绊脚石,严重危害企业的发展。现有研究表明,信息共享是控制供应链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管理实践之一。文章主要探究了供应链信息共享、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以及供应链运作风险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关理论模型,以饮料行业企业为调查对象,对241份有效样本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除财务信息共享对对企业竞争力及其各维度的影响作用不显着外,供应链信息共享及其分维度作业信息共享和策略信息共享都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竞争力及其各维度。第二,供应链运作风险显着负向影响供应链敏捷性以及产品质量、交付可靠性和流程柔性叁个维度。第叁,除财务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运作风险的影响作用不显着外,供应链信息共享及其各维度均对供应链运作风险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第四,供应链运作风险在供应链信息共享对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作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和管理启示表现在:第一,供应链网络中节点企业间应注重彼此间的信息共享,做到双赢,共同发展。第二,供应链网络中节点企业间应注重运作风险的防范,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第叁,供应链网络中节点企业间应将提升信息共享水平与加强风险预警并重。研究是主要创新点为:一是以饮料行业为研究对象,拓展了供应链理论的实证分析。二是将企业竞争力作为高阶变量,探究信息共享以对其的作用机理。叁是构建了以供应链运作风险为中介变量的供应链信息共享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模型。
郭艳[3]2009年在《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竞争力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社会分工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更多地表现出横向的扩张。同时随着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竞争转向能否为客户创造更多的消费剩余,江西制造企业除完善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外,还可利用区位优势,构建有效的供应链,以提高其竞争力及企业绩效。因此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研究其竞争力及绩效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对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构建了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竞争力及企业绩效影响的分析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对一百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江西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竞争力及企业绩效关联度进行了分析,从实证角度,论证了供应链管理实施与企业核心能力对竞争优势与组织绩效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供应链管理实施不仅对组织绩效有显着的直接正向影响,而且还通过竞争优势对组织绩效产生显着的间接正向影响,并且其间接影响作用略低于其直接影响作用;供应链管理实施对竞争优势有显着正向影响;竞争优势对组织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企业核心资源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着。结论表明,企业供应链管理实施水平越高,其组织的绩效就越好,竞争优势也越明显;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越明显,其组织的绩效也就越好。另外也发现企业核心资源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大于供应链管理实施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核心资源能力对供应链管理实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因此江西部分制造企业在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同时,要提高核心资源能力。最后我们根据调查的数据,对江西省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提出了提升江西制造企业竞争力及企业绩效的对策,包括完善外部供应链环境、企业完善自身供应链管理等。
崔玉宾[4]2017年在《谈供应链管理对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着,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普及与发展,电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加强对供应链管理显得尤为必要,供应链的竞争将成为电商企业竞争的焦点。本文对供应连管理以及电商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进行具体分析,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影响我国电商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以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资源环境以及信息技术这叁个方面为出发点分析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最终结合电商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状况,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提出提升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伍云飞, 刘婷[5]2005年在《以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文中认为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单体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是一个十分值得中国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关注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即SCM)可以降低库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供应链管理的特点,指出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差别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余祖德[6]2008年在《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知识转化决策》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上那种依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现经济增长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的需要,企业界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但是对具体行业的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成果比较少,比如对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制造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各国都意识到,要发展经济,必须将制造企业作为重点发展。但是在传统经济作用下,由于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所创造的附加值越来越低,甚至依赖资源禀赋去谋取生存。这种现象在我国表现得比较明显,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所生产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但是林林总总的制造工厂并没有给我国创造具有决定性的优势,相反,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一是资源过度消耗。资源的过度消耗让我们透支了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能源、稀缺资源等,一旦全球资源紧张的时候,必然会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陷入危机;二是由于附加值低,价格低,许多产品遭受国外的反倾销制裁和国外一些企业针锋相对的措施;叁是企业的发展过分依赖于劳动力的低成本,随着我国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使得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这迫使制造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引擎。近年来,知识作为一个热门的主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新制度经济学将知识作为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列的重要资源,随着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的逐步提高,甚至认为知识的地位更加重要,越来越意识到知识是制造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各产业的竞争力的差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知识的差异。知识是如何对制造企业竞争力起作用的,其作用的机理是什么呢?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如何在复杂的内部、外部环境中进行有效的知识决策呢?这些正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1)确定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只有明晰了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采取提升竞争力的方法。在一般性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关于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学派,如内生论(包括资源观、能力观)、外生论和其它竞争力的观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在分析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理论和结合制造企业的实际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来自于六个方面:基础资源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成本能力、差异化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提出了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六个维度的测量变量,并构建其基于价值链的分布模型。(2)研究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为研究知识对竞争力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制造企业的知识进行识别,找出知识在制造企业中的基本形式和分布,并将其按照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归类。通过对不同产业的知识竞争力的比较,看出不同产业的知识竞争力存在差异,究其原因在于知识的差异。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具体措施就是通过研究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对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六个维度的作用机理,构建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模型。(3)制造企业内部知识转化决策。通过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发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企业竞争力都有作用,但是其作用效果和条件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在合理的条件下,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制造企业内部知识转化决策反映的是企业层次和知识员工的知识转化问题,企业是乐于知识员工显性化其知识的,但是知识员工由于利益和成本的关系,不愿意显性化其知识。本章的研究就是在企业和众多知识员工的情景下,就企业内部的知识转化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在企业一定激励机制情况下,确定高知识员工群体和低知识员工群体的知识策略,通过演化博弈,得出结论:在企业对显性化行动采取奖励而对隐性化采取惩罚的情况下,高知识员工群体和低知识员工群体通常会采取相同的知识转化策略,即同时显性化或者同时隐性化。然后确定企业采取激励措施和知识员工具体的知识转化量。在此基础之上,经过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企业对知识员工显性化知识行动的激励比率与自身收益成反比;知识员工群体显性化知识总量与企业对其的激励比率正相关,与知识员工的边际收益成反比。特定的知识员工在知识员工群体显性化的知识中所占的比率与自身的显性化行动的成本成反比,与其它知识员工的显性化行动成本成正比;特定的知识员工在知识员工群体显性化的知识中所占的比率与自身的边际收益成正比,与其它知识员工的显性化行动的边际收益成反比;特定的知识员工在知识员工群体显性化的知识中所占的比率与公司对其的激励比率正相关。上述同样的结论适用于特定的知识员工显性化的知识量。(4)制造企业外部知识转化决策。制造企业处于众多的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组成的复杂供应链系统中,每一个节点企业都存在知识转化问题,并且彼此相互影响。在每一个企业都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情况下,制造企业如何进行知识转化决策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本章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供应链结构的变化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有作用,制造企业的知识转化决策、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都对企业竞争力有影响,并相应地得出制造企业在各种情况下的知识转化决策条件以及基于供应链整体绩效下的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条件。(5)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的实证研究。机理模型是文章研究的核心,也是后续制造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转化决策的基础。为对机理模型进行实证,本文选取了15个具有代表性的制造行业的许多企业作为实证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实证结果有力地支撑了该机理模型,也为后续知识转化决策提供了基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比较系统地给出了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六个维度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的观点一直难以统一,在研究前人观点的基础之上,发现其对竞争力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为此,本文在综合前人观点及分析制造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明确地给出了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六个维度:基础资源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成本能力、差异化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效果非常好,证实了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六个维度的合理性。(2)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及构建其机理模型为研究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本文分别研究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对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六个维度的作用关系:隐性知识与企业的基础资源能力正相关、显性知识与企业的基础资源能力正相关、隐性知识与企业产品创新正相关、显性知识与企业产品创新正相关、企业自身的隐性知识与企业的成本能力正相关,外界的隐性知识与企业的成本能力负相关、显性知识与企业的成本能力正相关、隐性知识与差异化能力正相关、显性知识与差异化能力负相关、隐性知识与企业的运营能力负相关、显性知识与企业的运营能力正相关、隐性知识与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负相关、显性知识与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相关。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了机理模型的合理性。(3)制造企业和知识员工群体的知识转化决策及其条件在企业对显性化知识奖励而对隐性化知识惩罚的情况下,高知识员工群体和低知识员工群体会采取相同的知识转化策略。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企业对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化的激励和知识员工显性化的知识量;确定企业对知识员工显性知识转化的惩罚和知识员工隐性化的知识量。(4)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及其情况①供应链的结构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的影响效果在研究企业外部知识转化时,考虑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组成的供应链环境下,制造商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数目处于变化的情况下,制造商的知识转化决策结果是不同的。②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的影响效果在研究企业外部知识转化时,考虑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作用的供应链环境下,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的知识转化行动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的影响。③供应链整体绩效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的影响效果在研究企业外部知识转化时,考虑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作用的供应链环境下,在要求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时,其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的影响。当然,由于学术水平和眼界的局限,对于知识与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去探索。在实践中,制造企业面临的环境可能更加复杂,此时需要研究特定的制造企业的知识转化决策,实现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蔡昌艳[7]2013年在《基于广义供应链模型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零和竞争的模式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竞争的模式,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市场竞争将竞争扩展为竞争合作,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实力去竞争,而是应该结合企业内部的竞争优势,同时整合企业外部的优势资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因此,企业整合并利用供应链上的其他优势资源的能力也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广义供应链模型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本文在对供应链、企业竞争力等理论总结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广义供应链模型进行详细的阐述,并且建立了广义供应链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广义供应链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广义供应链模型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了企业竞争力的具体评价过程,通过计算企业竞争力指数来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最后做了例证研究。
陈云萍[8]2007年在《企业物流战略与物流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途径以建立竞争优势。卓越的物流管理能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及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本文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两个基本战略方向,针对物流战略特征类型,通过因子分析对企业现行物流战略类型进行重新界定,提出了基于成本的物流战略、基于顾客的物流战略及基于时间的反应式物流战略。由于企业物流战略虽然是职能层的战略,但它同样具备战略的一般特性,所以实施物流战略关健要素的选择对物流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企业战略实施要素的基础上结合物流战略本身的特性,提出企业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物流组织结构、物流管理制度及物流文化叁个关键实施要素,并建立本文的研究框架图。本文在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四个命题假设:企业物流战略类型对物流绩效有显着影响;企业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物流组织结构的构建对物流绩效影响显着;企业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物流管理制度的制定对物流绩效有间接影响;企业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物流文化的建设对物流绩效有正面影响。然后,建立在第一章文献综述和第二章支撑理论基础与研究主题上,经由文献分析于假设命题下提出分析要素,并通过实证分析的工具——问卷设计与问卷形成及回收的结果进行探讨。最后通过统计分析结果的理论解释,结合自己对结果的认识,对我国当前企业物流战略提出相应的策略性建议:企业物流战略应重视平衡物流质量及成本的整体化最优战略原则;企业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企业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应重视物流工作人员的培训及激励制度以及企业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应构建重视物流的企业文化。
谢福泉[9]2007年在《供应链成本管理—类别成本与运作支持研究》文中提出供应链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近年来,供应链成本管理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被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取代,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内部制造成本管理方法的日渐完善与成熟,成本优化潜力只能通过管理整个供应链成本来实现。这也意味着供应链成本管理是现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现有研究多是散落于各个学科和问题领域,人们难以通过“供应链成本管理”这一窗口,以其为研究主线来探究不断发展、纷繁复杂的供应链世界。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提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可操作性理论框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方法、工具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完善,为企业及其供应链获得长期竞争优势、进行价值创造提供系统化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试图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逻辑演绎与历史归纳相结合,并借助一些数理计量模型,力求使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一种跨组织的成本管理,一方面组织间交易成本的管理凸显;另一方面,对供应链“作业链”上的作业属性成本管理也变得紧迫起来,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是面向价值创造的成本管理的重要特征。供应链成本管理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新进展,其管理应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本文将供应链成本管理分成交易属性成本管理和作业属性成本管理两种“属性别”成本管理。其中,交易属性成本管理主要研究交易成本,而作业属性成本管理则包含作业成本、质量成本和时间成本管理,因此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分成了“四个类别成本”。供应链成本具有生命周期成本特征,供应链“成本链”包括研发阶段成本链、生产制造阶段成本链和销售及客户管理阶段成本链叁个阶段。供应链成本管理主要使用供应链作业成本管理和供应链目标成本法两大“过程方法”,这两种“过程方法”可以整合到全生命周期成本中。由于交易成本目前难以用经济度量的方法、特别是货币价值形式进行计量,本文提出了供应链交易成本管理的四个现实路径:交易成本的契约管理、交易成本的供应管理、交易成本的渠道管理、交易成本的顾客关系管理等。本文针对性地研究了供应链不同成员对象的面向作业的成本管理,并拓展研究了面向质量的成本管理、面向时间的成本管理。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供应链作业属性成本管理的效果评价体系和方法。面向作业的成本管理,研究了制造商的产品设计成本管理和产品生产成本管理、供应商成本管理、分销商成本管理和客户成本管理;面向质量的成本管理分析了供应链过程质量思想以及其实现的措施,并针对供方质量成本管理提出了供应商质量认证制度以及作业成本方法的使用;面向时间的成本管理构造了供应链周期时间组成,提出了五种供应链周期时间合理规划的方法。供应链成本管理还必须考虑其运作基础和保障机制两种建设。运作基础中成本信息系统为技术要素,网链与组织结构建设是组织要素,两者形成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先决变量。而信任和信息共享机制、激励和收益分配机制则提供了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动力。供应链类别成本管理和其运作支持(运作基础和保障机制)构成了完整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框架。
张翼[10]2012年在《集装箱港口企业竞争力与竞争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迅速的背景下,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地区的相对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生产和生活物资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速度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海上运输目前仍是全球集装箱运输的主要方式,其效率和效益直接影响集装箱货物在全球的流通速度和流通成本,而集装箱港口企业作为全球海运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装箱货物快速有效的流动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是集装箱港口企业现在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航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以及航运公司联盟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导致了航运公司市场地位的提高航运船舶大型化使得集装箱港口企业为争夺干线港日趋激烈;门到门运输的要求带来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无缝运输和产品配送带来新的运输模式的转变,使得集装箱港口企业物流操作日趋集中;各个集装箱港口企业相互之间在腹地货源、集疏运设施等方面竞争激烈;集装箱港口企业进一步向深水化、大型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集装箱港口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更加剧了竞争。面对如此复杂的发展环境,集装箱港口企业如何客观评价自身竞争力并采取合理的竞争策略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为提高集装箱港口企业竞争力,改善集装箱港口企业经营收益,提高集装箱港口企业的科学策略水平,本文以集装箱港口企业的策略设计为研究方向,综合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博弈理论,对集装箱港口企业竞争策略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丰富了集装箱港口企业竞争理论。本文阐述集装箱港口企业竞争力和竞争策略理论。提出基于双层离散突变-理想点物元的集装箱港口企业竞争力评价法,并针对实际集装箱港口企业的现状建立模型并求解。运用Stackelberg博弈建立集装箱港口企业与货主的竞争模型以及集装箱港口企业与航运经营人的竞争模型。在集装箱港口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流程、特征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论文运用Stackelberg博弈建立了集装箱港口企业与货主的竞争模型以及集装箱港口企业与航运经营人的竞争模型。建立博弈模型解决寡头市场中两个集装箱港口企业所提出的服务费和服务质量的策略行为,并构建了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提出正的网络外部性特征,研究集装箱港口企业的最优服务费和服务水平,分析网络外部性与集装箱港口企业竞争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集装箱运输网络,并根据货主对网络的了解程度分别建立完全信息和随机型集装箱运输网络均衡模型,用于研究集装箱需求量在网络上的分配规律。最后本文构建多个集装箱港口企业之间的非合作竞争博弈竞争模型并利用实例求解,解决多个集装箱港口企业相互竞争情况下的集装箱港口企业服务费策略设计问题,并针对M港的实例提出相应的措施意见。
参考文献:
[1]. 以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D]. 王有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信息共享、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 丁晓斌. 石河子大学. 2017
[3].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竞争力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郭艳. 华东交通大学. 2009
[4]. 谈供应链管理对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影响[J]. 崔玉宾. 商业经济研究. 2017
[5]. 以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J]. 伍云飞, 刘婷.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05
[6]. 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知识转化决策[D]. 余祖德. 上海交通大学. 2008
[7]. 基于广义供应链模型的企业竞争力研究[D]. 蔡昌艳. 华侨大学. 2013
[8]. 企业物流战略与物流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 陈云萍. 河海大学. 2007
[9]. 供应链成本管理—类别成本与运作支持研究[D]. 谢福泉. 同济大学. 2007
[10]. 集装箱港口企业竞争力与竞争策略研究[D]. 张翼.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竞争力论文; 供应链管理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资源基础理论论文; 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成本分析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显性成本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机理分析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集装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