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吴凯霞

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吴凯霞

阿克苏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越来越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度。它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美观甚至影响到它的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要足够重视。我们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必须探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1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建筑工程质量受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存在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施工过程质量通病普遍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同时,还有部分施工现场还存在施工人员未佩带安全帽、安全带等现象。

1.2建筑工程质量粗糙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工程质量主要存在屋面漏水、厨房、窗户和外墙渗水、抹灰脱落、外观粗糙马虎、表面横不平、竖不直、凹凸不平、线条弯曲,缺棱少角、框洞不周正不对称等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1.3工程材料以次充好

部分开发商为降低开发成本,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使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材料,材料进场后不做试验直接应用到工程项目上。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2.1开发商质量意识淡薄

开发商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思想严重,质量意识淡薄,没有把质量管理放在应有的高度位置上,过份依赖施工企业,自己又不深入现场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实际上使工程质量处于放任自由状态;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理解片面,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不惜以降低质量标准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2施工单位资质差

部分施工单位存在无论是技术、管理、设备,人员等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同时,有的施工单位人员波动大,队伍稳定性差,导致技术力量和工程质量都滑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

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监理企业的监管,使监理职责得到有效落实

3.1.1制定工程质量目标

监理工程师应依据建筑建设工程的概况、工程特点,结合业主的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质量验收标准体系,编制详细工程质量监理目标,明确监控的目标、标准。

3.1.2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

完善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是做好建筑质量管理的根本。因此,监理单位进驻现场以后,要根据监理质量的目标,完善制度,协调工作,落实责任。确定监理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与岗位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制定出相关的监理工作制度,如监理会议制度、监理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监理人员考核制度、监理日记填写制度等,拟定出相应的监理工作程序,做到工程质量监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建立沟通协调制度,要求相关岗位人定期与承包商、建筑工人沟通与协调,沟通施工措施是否正确、材料是否合格,对于存在的问题并且督促落实到位,杜绝质量问题的隐患。

3.1.3严格控制建筑原材料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的优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格检查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因此,质量监理人员要严把好建筑材料关。另外,应当做好材料的检测和施工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对某些重要部位进行抽查,有问题及时处理。监理工程师应了解所需材料的状况,明确所需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必须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坚决杜绝使用劣质不合格的材料。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准用于工程,对于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坚决不给予验收,确保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

3.2加强部门配合,加大工程施工管理力度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力度,依法治理工程质量。虽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规已经制订、实行,但这些法规还缺乏威慑力,一些严重质量事故责任者未能受到应有的查处。必须积极持久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严格依法治理建筑行业,规划、建管、造价、招投标、建筑执法、房产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结合《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围绕工程质量安全服务,形成“综合治理”态势。一要高度重视监管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强化监管、提高效能、解决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监管脱节,破解信息不对称制约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抓手。二要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联动。对信息平台反映出来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市场监管的手段及时予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录入监管信息平台。三要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在规划现场放线和办理施工许可时,必须先办理好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四要建管和招投标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厉打击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资质挂靠,出让资质、以包代管、违法分包、人员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力等突出问题。五要严格建筑执法。对违法违规违章建设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六要充分发挥房屋产权对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的保障性作用,对无基本建设手续和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的一律不得办理房屋产权证。

3.3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3.3.1加强事前控制的必要措施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相应措施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现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关检测计划。

3.3.2加强事中控制的必要措施

事中控制是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必须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到管理范围内。要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严格各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做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抓好交检制度的落实,决不将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交下道工序施工;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质量评定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验收。

3.3.3加强事后控制的必要措施

事后控制是对施工过的产品进行的质量控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制目录、建档。

论文作者:吴凯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吴凯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