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信息化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理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350 文献标识码 A
2001年我国已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问题。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是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仍将以3 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发展,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将超过7%,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率不断提高,间接贡献率稳步增长。社会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探讨关于社会信息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信息化内涵的溯源及其基本涵义
西方学术界最先注意到信息化这一社会现象,并对其展开了全面研究。西方许多学者分别从哲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等角度入手,对这一正在形成中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考察,并将现代社会中的正在发生的这场大变革称为“信息化”。
1.“信息化”概念的溯源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就已敏税地洞察到,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主的信息活动将会逐渐成为人类的一项主要社会活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变化将会演变为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并且最终使人类从工业时代迈入信息时代。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为宏观信息经济理论和测度方法的研究作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以1956年为基年,测算出1958年美国知识生产总值为1364.436亿美元,约占GDP的28.5%[1]。60年代初,日本的梅棹忠夫研究了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首次提出了“信息化社会”这一概念。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Daniel Bell)对其1959 年提出的“后工业社会”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后工业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将发挥关键作用。同一时期,美国学者M.U.波拉特(Marc.u.Porat)运用自己的方法体系成功地对美国1976年信息经济规模进行了分析测算。波拉特在美国商务部的资助下,于1977年出版了九卷本研究报告《信息经济》,这个报告将信息活动从三次产业中分离出来,构成独立的第四产业——信息产业。1978年,S.Nora和Alan Minc 发表了《社会的信息化》这一法国政府报告,探讨了信息化社会的模式、结构、特点和社会信息化的政策、机理与挑战。80年代,美国学者A.托夫勒、J.奈斯比特,英国学者W.J.Martin等都对信息化社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90年代初,奈斯比特和P.阿伯迪妮(P.Aburdene)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充分展示了信息时代和信息经济社会里个人、集团、国家、区域和全球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我国进入80年代以后才注意信息化问题的理论研究,除了在理论上介绍西方学者的有关论著和思想引入外,我国于1986年12月召开了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研讨会。揭开了中国对社会信息化研究的序幕,随后出现了长达十余年不衰的研究。
2.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源于日本。1963 年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其所著《信息产业论》一文中提出的。1967年日本政府的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研究小组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比照“工业化”概念正式提出“信息化”概念,并尝试从经济学角度界定其内涵: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社会——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由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改变[2]。这一定义虽不全面,但却为后来的信息化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应用确立了一个基本方向,即“信息产业”。由于信息涉及各个领域,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因而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信息化”问题时,往往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出发点,导致信息化概念的内涵表述不尽一致。比较代表性的观点有:
(1) 信息化主要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来生产、获取、 存储和利用信息。换句话说,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或者再加上通信化[3]。
(2) 信息化就是要在人类社会的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广泛而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4]。
(3) 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从物质和能源为基础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转变过程,或者说是指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构框架重心从物理性空间和向知识性空间转变的过程[5]。
(4) 信息化在经济学上定义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信息部门和信息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这种社会经济的变化[6]。
(5) 信息化是生产特征转换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以物质生产为主向以知识生产为主转换,由相对低效益的第一、第二产业向相对高效的第三、第四产业演进[7]。
(6) 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比较充分的信息资源共享, 以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8]。
信息化定义之所以出现以上的分歧,是由于研究者着眼点和界定方式各有不同。有的着眼于物质技术手段,突出硬件设备和技术支持;有的仅仅强调知识信息这类软件要素;有的立意于经济角度;有的强调信息化的社会结果和运动过程。客观地说,上述定义各有合理的内核,但也有不全面甚至以偏概全之嫌。我们认为,信息化这一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信息资源:信息本身作为一种资源,在量的积累上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即比较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第二、信息观念:即指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中都自觉做到重视信息,利用信息;信息观念深入人心是各领域广泛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三、迅速增加和扩展信息技术的利用,使之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不断产生各种新型技术,提高社会实践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信息观念的形成和强化等有赖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发达的教育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因素。
二、国内外信息化问题研究的现状
1.研究信息化问题的意义
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以此为中心所形成的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是现代科学的三大支柱。信息同物质和能量共同成为社会的基本资源。这昭示着作为现代化标志的信息化,无论是对社会整体还是对社会个别领域,都将起着无与伦比的巨大推动作用。社会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世界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发达国家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与壮大的背景下,中国信息化建设也在加快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目前,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状况与问题如何?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前景如何?怎样运用科学与完整的量化的数据来反映与评价?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与比较信息化水平及发展的指标体系,迫切需要研究测算中国信息化水平与发展状况的计算方法,以对中国及各省(区、市)信息化水平、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的反映与评价,以促进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程度RITE测试模型于20世纪70年代出台,时至今日已经过了30多年。近二、三十年来,网络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原来的模型已不适应我国的国情。
2.国外信息化问题研究动态
信息化是一种处于不断深入和发展中的社会现象,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信息化发展与理论研究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美国是推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发源地,因而有关信息化发展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最先开始。比如,1961年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美国《经济学杂志》上最早发表了“信息经济学”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对这一领域最早做出开创性工作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马克卢普教授,1962年他发表了《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方法;1977年,波拉特发表了《信息经济》,为宏观学派地位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被称为“波拉特法”的信息化测算方法,对1967年美国信息经济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了详尽的统计测算和数量分析。198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开始采用波拉特方法测算了各国的信息经济规模。80年代中后期,英国、法国、日本、欧共体、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委内瑞拉等先后用波拉特方法进行了本国或地区的信息经济研究和测算,我国也于1986年用波拉特方法对我国1982年的信息经济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在波拉特信息经济理论获得广泛重视并被各国用于实际测算的同时,有关信息化社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T.斯托尼尔(Tom stonier)、P.霍肯、M.鲁宾(M.Rubin)和日本的增田米二等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英国学者W.J.马丁发表了《信息社会》一书[9], 美国学者M.M帕克(M.M.Parker)出版了《信息经济学》专著[10],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宏观学派的研究内容。此外,一些未来学家如A.托夫勒、J.奈斯比特等人也就信息化社会和社会信息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对信息社会的形态许多学者进行了描述,代表性著作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贝尔的《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霍肯的《下一代经济》等,日本学者在60年代中期建立了对信息化进行社会测度的模型——信息化指数模型。信息化指数是在信息指标体系基础上计算而得的。这一指标体系选取了社会信息化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活动指标,包括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万人每天报纸发行数、每万人书籍销售网点数、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万人电话机数、每百人电视机数、每万人计算机数、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第三产业人数百分比、个人消费中杂费的比率。这些指标不仅是具体的,而且是可以测度的,基本上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信息化程度的总体水平。具体测算方法是采用算术平均法,以某国或地区某一年的各项指标数为基年的基数,权重为100,然后将被测地区某年的各项指标值分别除以基年的各项指标值,再分别按大类除以项数,求得各大类的平均指数,最后,将各大类平均指数相加除以4(共四大类), 其除数即为最终所示的代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信息化指数”。
3.国内信息化问题研究的动态
我国对信息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本上从翻译国外文献开始。至今,我国社会信息化测试案例共有21个,测试了中国、湖北省、辽宁阜新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市、湖南省、湖北省、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西安市、陕西省、天津市、京津地区和山东省等地1985-1998年的社会信息化程度,这些案例大部分都使用了日本RITE指数模型进行测试。囿于RITE指数指标体系四要素的时代局限性,尽管有些案例做了必要的补充或修正,但仍不能比较全面地衡量我国当前的社会信息化水平。1986年中国科委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信息经济规模首次测试,以及1989年葛伟民和林汉川等分别介绍和应用日“信息化指数”模型研究地区信息化问题,揭开了中国对社会信息化研究的序幕,随后出现了长达十余年不衰的研究。中央十分关注和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问题。早在1996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指出,要“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又把国民经济信息化扩大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把其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要把它放在“优先位置”上,朱容基总理亲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2001年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十大信息产业国之一。在新世纪我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的信息大国,以至信息强国。为振兴中华,我国必须抓住信息化的机遇,跻身世界信息文明行列。
三、信息化的内容与层次
1.信息化的内容
1997年全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概念,把国家信息化的内容归纳为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6 个方面的要素[11]。这些内容可归纳为三个层次:
●核心层 核心层是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它是构成信息化的最基本单元。信息网络由点对点的电信网、点对面或一对多点通信的传媒网和结合以上两种形式的计算机网组成。信息资源包括各种联机和脱机的信息资源,其中最典型的是数据库,特别是可以提供联机服务的数据库。信息网络加上信息资源共同组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构成信息化要领模型的核心层。
●支撑层 支撑层包括信息化所需的人才队伍、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所需的各种规范环境,它们与信息基础设施构成我国的信息基础结构。
●应用层 决定信息化应用层的重要因素包括应用实效、政府导向、消费观念、用户需求、市场供应和价格定位等。
2.信息化的基本层次
信息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1)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基础的基础。 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产品所含的信息比重日益增长,物质比重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嵌入智能化元器件,从而具有越来越强的信息处理功能。如智能电视机等。
(2)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它是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和经营等各个环节上广泛利用信息技术,装备信息设备,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完善信息服务,加速建设企业信息系统。
(3)产业信息化。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 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行业信息数据库和网络,从而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并实现产业的升级。
(4)国民经济信息化。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 使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
(5)社会生活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指包括经济、科技、 教育、军事、政务、日常生活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各种信息网络,大力开发各种信息资源,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拓展活动空间。
(6)国家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 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是构成信息化的基本单元,是信息化的核心层次。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沟通信息化核心层和最高层的过渡层次,而国家信息化是信息化的最高层次和追求的目标。通过国家信息化的实现,从而使全社会过渡到信息化社会。
标签:国民经济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信息化农业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