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高中生物教材的第二语言——插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插图论文,用好论文,教材论文,语言论文,高中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生物教材几乎是整个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浓缩本,是对生命科学规律的高度概括,这虽然有其优点,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也比较抽象。生物教材通过大量的插图,形象、生动、直观地说明了一些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直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注重对插图教法的研究,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许多较为抽象的生物学知识,更能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近年高考《考试大纲》的明确要求:“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本文主要是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和选修教材中的300余幅图进行归类分析,并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阐述其运用。
一、实物图
图片以实物、实景为主,既包括每一章节前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章题图,也包括正文中的一些实物图片。章题图紧扣主题精选图片,新教材《遗传因子的发现》一节创设的章题图,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的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古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添加了几分历史的凝重,再加上画龙点睛的小诗,引领着学习者“从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而真实的显微摄影图片,如各种细胞器在电镜下的结构图、精子开始进入卵细胞图、染色体组型图,则为学生展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消除了距离感,增加了真实感。
二、形态结构图
教材中用来描述生物的解剖结构、微观的组成、分子结构等的图示,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图、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
插图将课文内容描述的知识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应指导学生抓住插图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可以重点分析其中一点,也可以比较分析。例如子房壁和胚珠的模式图。实际上画出的是花中雌蕊结构模式,在引导学生对其各部分结构进行一般性观察后,要重点观察胚珠的构造,强调在其胚囊内有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两个极核和一个卵细胞,且来源相同,经分析得知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发生于此,同时为后面讲述种子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再如可以把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放在一起比较,通过立体的细胞内部结构模式图,将课文内容描述的知识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能直接让学生对各种不容易通过想象形成的细胞器的结构和位置清晰地在大脑中形成概念,并分析比较二者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其中复杂的关系简单化、条理化和深刻化,形成深刻印象。另外,由于插图在教材中占据主要地位,某些生物学知识直接体现在图中,不再有补充的文字说明,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还应注意深入分析图中隐含的知识。
三、生理过程图
此类图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包括了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示意图;渗透作用示意图;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示意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等。利用图进行生理活动的讲解,无疑可以起到脉络清楚、过程明晰的作用,而且可培养学生图文转换和图文分析的能力。如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可引导学生分析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的区别与联系,分析物质间的关系,在突然终止CO[,2]供应或停止光照时C[,3]、C[,5]含量的变化情况及C[,3]、C[,4]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区别等,通过图还能分析出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因素: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水等。另外,在复习时还可与呼吸作用进行比较、联系。如2004年上海卷35题就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示意图用于考查,并结合了坐标曲线图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的掌握情况。这类题往往是对书本中的示意图进行剪辑、重组,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所以讲透书中知识,并在平时练习中加强训练,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并解决问题。
四、生物实验流程图
主要用以表明实验的处理方法及实验流程(有时包括结果、现象),有着简洁、流畅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清楚地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如植物体细胞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示意图,达尔文、温特的实验示意图,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示意图,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简图等。在学习中,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图的魅力,培养思维的连续性、逻辑性。教材中有关学生实验内容的插图,有些是操作图,有些是实验观察结果图,这些图清晰明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学生读了这些图就会按照图中所示,进行实验并严格按实验操作规定操作,注意一些实验注意事项,清楚实验要观察的结果。在考题中,为了减少文字叙述,表达实验流程,采用这类图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如2007年江苏卷42题以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为基础考查微生物的有关知识。2007年上海卷39题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2007年全国卷Ⅱ的31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图解。
五、生物概念图
概念图由节点、连接词和连线组成,能使学习者在自己认知结构中构建起新旧概念间的实质性联系,理清章、节、单元的知识结构,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除了要能正确理解教材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外,还要会画概念图,补充或给出相关概念。在新教材各必修模块的每一节都涉及了概念图,各章后的自我检测中,还大多安排画概念图的习题。“画概念图”是新教材独具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画概念图,帮助学生把相关的概念构成—个系统,以促进对概念的理解。
六、遗传图解或系谱图
此类插图主要与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的推导及应用有关。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显性或隐性状遗传的判定;二是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遗传的判定;三是亲代或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确定;四是遗传病发生几率的分析及预测。在近年高考中,这类题经常出现,如2004年全国卷Ⅱ30题,2005年全国卷Ⅰ31题,2007年全国卷Ⅰ31题、上海卷31题、北京卷29题等。遗传系谱图是常出现的一类遗传题的表达方式,正确解答遗传题的相关问题,必须从图中充分挖掘相关信息,理清思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2006年四川卷30题,就用系谱图描述了一个看似复杂的遗传问题。
七、图表曲线
教材中的图表曲线图并不多,但以坐标曲线形式命题,不仅直观形象,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层次高,可以考查学生将图表转换成文字表达,或把文字表达转换成图表表达的能力,甚至是图表间的转换能力。能很好地体现生命科学的学科特点,能较好反映学生的综合分析水平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故此类试题在近年高考试卷中比重较大,几乎每套题中都有出现,有的在选择题中,有的在非选择题。特别是生理方面的曲线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坐标曲线题要求我们一是对曲线表达的含义能正确理解,二是能用生物学语言正确描述。在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分析课本已有的曲线特点,而且能将知识用曲线图熟练地表达出来,进一步理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在解坐标曲线型选择题时,首先应该正确识别图、表、曲线含义,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信息转换;然后再进行知识迁移,将所学的知识与题中的背景材料相联系,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生物课本中大量丰富多彩的插图是根据学生感觉和知觉的一般规律,在保证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基础上,把许多似乎零散的生物知识加以必要的艺术加工绘制成的,其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与文字叙述并重的教材表述手段,是生物教材的第二语言。而由教材插图引申的图表题,则具有概括性强、知识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简单明了等许多特点,是表达、概括、拓展和深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形式,因此也就成了近几年的高考的热点。
标签:示意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