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在健全人格形成和塑造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人格就是指人是怎样以内在的自我意识活动和其外部行为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从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身心结构。它包括两个因素:一是个体的内在自我意识,二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人格有健全与不健全之分,健全人格即个体的外在行为能够与其真实自我达到有机统一,并且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包括其形成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条件。其中,道德因素贯穿始终,并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塑造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内在机制。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总称,正是依靠它,人才能够认识、追求、把握和创造真善美,并按照真善美的原则去行为,从而使其具有健全人格。因此,人的主体性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内在机制。人的主体性做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能动地把握自然、社会和自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动力,有内倾和外倾两个维度。其在内倾维度上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这几种能力就起着对真善美的认识和把握作用。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自我心理上的认同感,这是指健全人格主体在与环境的复杂联系中,对自己所建立的“理想自我”的自我认可和自我肯定;自我意识对其社会本质的自觉保持,健全人格的主体能够认识到自己同社会的本质联系,意识到对社会、对他人应有的责任,并把自觉地履行这种责任看作是自己的高尚道德使命;自我意识能够按照自己所追求的真善美的原则进行自我调控。健全人格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同时担任着多种角色,而这些社会角色又都有各自的职责要求和相应的行为模式,但具有自我统一性的自我意识不会因此而摇摆不定,反而它能够把握住人的各种丰富的外在表现,使其服从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保证其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人的自觉能动性在其外倾维度上,则表现为对外的认识和评价、控制和超越,这种认识和评价、控制和超越便是道德自律的表现。有了这种道德自律,才使健全人格对真善美的追求充分发扬出来,产生一系列促使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道德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人的主体性向外的认识和评价、控制和超越,就没有健全人格的道德价值,没有人个体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健全人格就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正是人的主体性在这两个维度上力量的整合,才使得人格得以健全发展,使个体不断进入新的人格境界。这个新的人格境界一方面更大程度上把握人内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实现了自己对外控制力的新的超越,使自己的行为向着更有利于社会和谐与自我完善的目标前进。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了解自己的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5页。)人的主体性不断发展和弘扬的过程,正是人的精神不断获得自由,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的道德自律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于人的精神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才能不断认识自身,才会有真正人的生活,人才会与社会相适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人,道德生活便构成了人类生活的重要特征,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会有真正的人的生活。所以,正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弘扬,推动着人迈向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才使得个体人格不断健全。因此,道德的进步与人格的健全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二、外在条件。人格中的自我意识一旦通过发动外部行为表示个体的存在,就使个体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了。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其在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8页。)因此,人格这种表明个体存在状态的稳定的身心结构归根到底是在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社会诸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存在,使个体健全人格得以形成。在社会诸因素中,经济是决定其它一切社会现象的基础,同样,它也决定着人格的形成。经济对人格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劳动条件,劳动工具,直接决定着人们的劳动性质。它不但生产出一定的劳动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且还生产出劳动者自身,生产出人的品格。也就是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比如,资本主义片面劳动方式,使人的本质出现了异化,生产出大量人格不健全的人。2.生产状况的决定作用。生产状况是指人的收入、分配及生活水平,它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形成。恩格斯在分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指出,仅仅是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低劣,工人阶级住房十分拥挤、简陋和卫生条件极差,就很容易败坏他们的品德。道德的颓废肯定会导致人格的不健全。马克思也曾指出,一旦社会不能满足人们起码的生存需要时,人们就会为争夺消费品而斗争,一切陈腐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因此,形成健全人格最根本的基础是经济,它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状况对其形成发生作用。
影响人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现存的社会意识。社会思潮是时代意识的晴雨表,能准确反映社会意识在各个时期的变化情况,并且对做为社会个体存在的人的人格产生强烈的冲击。而社会思潮又通过社会风气表现出来,社会风气是社会思潮在社会行为上的展开,是社会思想和行为的总和。社会风气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马克思在谈到十八世纪德国状况时曾指出:“一种卑鄙的、奴颜婢膝的、可怜的商人习气渗透了全体人民,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因为这个民族连消除已经死亡了的制度腐烂尸骸的力量都没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234 页。)整个德意志民族在这种可怜商人习气的侵袭下失去了活力和尊严,那么,做为个体存在的人的人格又如何得以健全呢?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关于社会风气,毛泽东也讲过:“凡是歪风,就是说,不是个别人的错误,而是形成了一股风的,一定要打下去。”(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50页。)风气一开, 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思想和行为定势,好的风气可以造就健全人格,歪风就可以败坏人的人格。在社会意识诸形态中,除社会思潮、社会风气对人格产生重大影响外,其它方面诸如法律思想、宗教观念、社会心理等因素同样对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这些社会意识形态诸因素中,无不包含着道德因素。因为道德引导着社会思潮和社会风气的方向,同时也为法律的实施,宗教的传播,社会心理的形成提供着有力保障,所以,道德因素是社会意识形态诸因素中一个最普遍的因素。道德观念一经产生出来,就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和感召力量,从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历来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对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把它看成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不缺少的中心环节,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王阳明的“致良知”等,都强调道德修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历史上的各种宗教教义也大都从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来建构其人格理想。道德对人格的建构作用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期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明显,这时,旧的道德规范出现破损,人们不能适应新时期所要求的那些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这样,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身份及不同的年龄之间的人们,对新旧规范的认同就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表现在人们思想上,就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思潮。相对稳定的社会思潮扩展开来,便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风气,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改变人格的形态。而积极的,以正确的道德价值为导向的社会思想和社会风气,就会促进人格的发展和健全,反之,就会使人格走向分裂。
以上分析了经济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意识形态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而这些作用和影响归根到底要通过人们的社会交往来实现。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321页。 )人们之间的交往是社会生产的最基本形式,只有通过交往,人们才可能在社会生产中进行合作,进行产品的分配,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思想和人格。所以,经济对人格的决定作用,离开了社会交往就不可能实现。同样,社会意识诸形态对健全人格形成的影响也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现。正是在人们的交往中,通过自觉的学习,模仿暗示作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思潮和社会风气,从而对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道德因素的成长是构建健全人格的关键条件,而健全人格又不是人天生具有的,它是个体后天学习、修养及所受教育和社会影响的结果,这就一方面要求人们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另一方面要求净化社会道德环境,所以,健全人格的道德塑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道德修养是健全人格塑造的内在必由之路。道德修养就是个体在道德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修养的功夫,以及由此而达到的道德境界。道德修养是一个从自我认识到自我改造再到自我提升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自我的道德审度始终是一个主要方面,并且道德审度又会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人的道德境界才会不断得以提高。自我审度是自己对自己的品行进行的分析、观察、思考、权衡、估量和品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选择几个环节。自我认识是个体通过反省和检查自己履行的义务、完成责任的情况,一方面把握自己品行的优劣长短和善恶价值,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自己与外界群体、他人的联系和区别,以及进一步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认知,就会产生自我评价,发现自我的不足、弱点和过错,引起自我的批判和责备。这种批判和责备表现为个体对自我的不满和良心上的痛苦体验,痛苦体验和不满进而推动着个体克服道德上的不足和弱点,发挥和充实自己的道德潜能。但道德修养的真正实现,还要和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是因为,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精神和实践理性,人的道德品质本身就是人的道德行为内化和积累的结果;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进一步发展,道德修养离开了实践,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只有通过道德修养,自我的善恶意识才会逐渐明晰起来,善才能深植于自我之中,个体才会不断否定自己,突破自我,创造新我,自觉把生命溶于社会道德进步之中,把自己的人格塑造得更美好,更健全。道德修养对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道德修养有利于加强健全人格的道德自律程度。道德自律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道德自律程度体现了人格的健全状况。因此只有不断加强道德自律,人格才会不断得以健全。通过道德修养的自我审度,就会使个体的人格焕然一新。
2.道德修养是健全人格主体抑恶扬善,进行道德行为的一个必要条件。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人们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私欲,遵守社会道德,使自己的道德境界不断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个弘扬善性的过程。所以,只有自己道德境界的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懂得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并且主动去克服恶而弘扬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健全人格实际上就是一种扬善抑恶,具有一定道德行为特征的人格,所以,健全人格必定要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
3.道德修养有利于加强健全人格个体的精神完善与社会关系和谐。人是个体的人,要求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时,人又是社会的人,必然要受到社会道德的制约。道德修养能够使个体更加明确这一对立统一关系,只有认识了这种关系,个体才能一方面在遵守社会道德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因为这种发挥是在不侵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就会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自己也便拥有了一片自由的天空,使自己的精神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个体在发挥自己个性的同时,也会自觉按社会进步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去设计自己,为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只有在个体精神充分完善和社会和谐的情形下,个体的人格才会得当充分的发挥和完善。
4.道德境界是人格健全程度的标志。道德境界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结果,它做为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存在于人的身心结构之中。道德境界一般可分为四个层次: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道德境界,先公后私的道德境界和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同层次的道德境界反映和对应着人格的不同健全程度。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是一种不健全的人格表现,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说明其具备了最起码的健全人格,而先公后私和大公无私,说明其人格得以健全并不断向着更健全的方向发展。道德境界可以通过道德修养不断得以升华,同时,个体的人格也在不断迈向新的健全。
既然道德修养对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如此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道德修养呢?古今中外的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总结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无不给我们启示和借鉴,此处仅拣几例说明之。
1.学习和思考。苏格拉底指出:知识即美德,皮亚杰强调道德认知对道德自律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思想家也把“尊德性”与“道学问”联系在一起,都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道德之知和道德之行的关系。道德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先导,没有道德知识就不可能有道德行为。而这些知识不是个体先天所具有的,它们是不断学习和思考的结果,所以,加强学习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把握道德必然,形成科学的道德知识系统。这个科学的道德知识系统就会使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致迷失方向,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事实也说明,一个人文明、理智、高尚与否,总是同他的知识、文化素质密切相关,粗俗、野蛮、不讲道德,总是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不通事理密切相联。因此,学习和思考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2.积善成德。刘备曾教阿斗: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荀子又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行,圣心备焉。”(注:《荀子·劝学》。)这些都说明,个体的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所谓“积善成德”就是要通过善的积累,使之连成一片,扩张升华,巩固强化,逐渐凝固成优良品德。这种方法,是着眼于一种善的积累培养,它既可使人迷途知返,避免再度沉沦;又可以使那些有了相当程度道德自觉的人避免道德上的退化和停滞,使之步入更高的道德境界。
3.省察克治。省察即通过反省检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和坏的念头、毛病及习惯;所谓克治,就是克服和整治,去掉所发现的不良道德习惯。这个方法主要是抑制自己的恶,实行这种方法,关键是要有改恶从善的勇气,能够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4.慎独。关于慎独,《礼记·中庸》上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不良的思想和念头;“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即在他人和社会监督不到,法律和道德舆论管不到的情况下,也按照道德规范行事。这种方法对人的要求较高,它一方面要求人们从小处做起,谨慎从事;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在别人注意不到的场合严格要求自己,按照道德规范做事。后一点是最难做到的,因为人们一般在众目睽睽之下,都会检点自己,但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便可能放纵自己。所以,慎独的修养方法同时又是一种道德境界。如果一个人真正达到了慎独,那他肯定是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道德高尚的人。
二、道德环境的整治和优化是健全人格塑造的外在必由之路。人是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这对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从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来讲,人的一切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健全人格也是如此。人格的健全离不开社会道德环境的整治和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为健全人格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天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人格健全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道德环境对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具有一种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即生活在一定道德环境中的人,由于长期受该环境及周围人们和事物的熏染和影响,人格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如果周围的道德环境是积极而进步的,无疑会促使人格的健全,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道德环境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一种无形的强制作用。当一种道德环境一旦形成之后,就会产生一种道德氛围,形成无形的压力,迫使人们不得不尽快消除自己的道德状况与道德环境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矛盾,从而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发展产生作用,影响到个体人格的发展。第三,道德环境对人格有激励或抑制作用。良好的道德环境就会促使道德潜能的发挥,做出自己未曾有过的超常道德行为,使人格迈向更高的层次;不良的道德环境,就会使主体的道德潜能受到压抑,甚至会产生反常行为,使人格走向没落。那么,如何来优化和整治道德环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发挥道德的凝聚力。道德价值导向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目的,依据其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所形成的社会道德生活的总体指向。道德价值导向有时是正确的、积极的,有时却是错误的、消极的,正确的价值导向会对社会成员起到正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有利于唤起全社会成员的自觉使命感,增强道德凝聚力,有了这种道德凝聚力,它就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反之,就会破坏社会的正常发展,对个体人格的形成起到阻碍作用。
2.优化舆论环境,形成优良道德风尚。优良的舆论环境和道德风尚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不懈的创造和培养。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是坚持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这要从小做起, 也不能忽视成人。(2)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各行各业的敬业意识。 因为人们的道德生活除了家庭生活外,主要是在职业中进行的。(3 )是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从人们行为的最基本点着手,形成最起码的道德习惯。(4)是旗帜鲜明地批判和谴责各种非道德现象,有破才有立, 人们在批判中能够更好地划清是非界限,判明善恶标准,使自己不断进步。 (5)是注意社会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现代化的今天,广播、电视、书刊所含信息量激增的情况下,一定要用积极、健康的内容来教育和影响公众。当然,舆论环境的优化不仅仅限于以上几点,但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完善社会抑恶扬善机制,做到赏罚分明。道德的功能不仅在于扬善,而且还在于抑恶。在道德实践中,我们必需全面注意道德的功能,完善抑恶机制,不仅要在舆论上进行褒贬,还要和利益挂钩,使“守德者受益,缺德者受损”,做到赏罚分明,从而鼓励和促进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努力提高道德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道德环境。
4.树立道德榜样,学习道德楷模。道德榜样和道德楷模是一定社会时期的先进道德代表,是社会生活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优秀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除了人们自觉学习外,社会的传播媒介也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这样,道德榜样和道德楷模才会发生更大效力,对整个社会道德的进步起到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