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发展路径
◎杨 妍
(威海市刘公岛林场 山东 威海 264208)
【摘 要】 阐述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分析当前林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路径,提出要建立专业团队,建立林业档案管理标准,加强对林业档案管理的投资力度;不断推进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
【关键词】 林业档案 信息化管理 优势 途径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管理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益普遍。对于林业档案管理来说,由于档案数量大、信息繁杂,采用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管理需求,需要应用信息化技术,逐步实现林业档案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
在林业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具备保存数据完整、占用空间少、查阅资料方便以及数据准确度高等优势。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在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林业档案管理水平。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概述
档案信息化,是在国家档案建设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以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从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文档一体化、双轨制和确保网络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1]。
档案信息化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简单来说,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指应用信息技术生成、管理、开发利用档案的过程。
二、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林业档案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林业相关资料进行保存和管理等,从而为相关人员提供便利。
1123(3)工作面走向长2 190 m,面长260 m,平均煤厚4.2 m,原始瓦斯含量5.3 m3/t,配风量2 290 m3/min,回风瓦斯浓度0.15 %,绝对瓦斯涌出量14.3 m3/min。工作面煤层顶板为复合顶板,以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13-2煤、14煤、15煤为主,少量粉砂质泥岩及花斑泥岩,其中13-2煤约厚0.26 m,14煤约厚0.66 m,15煤约厚0.22 m。
第三,有利于保证信息安全。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林业档案对林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价值非常高,一旦重要信息丢失,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必须保证林业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纸质档案资料丢失,通过设置加密手段也能够保证林业档案信息安全。
第一,能够减轻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在传统的林业档案管理中,主要依靠人工对林业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分类和保存等,工作量多且强度较大。采用信息化管理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操作,能够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工作强度,还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林业发展对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人们的生活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国家非常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大力推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极大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是单独存在的,严格完善的管理和数据准确性的提高,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特别是要与业务部门紧密结合,以便及时的统计财务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就为部门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数据与信息的传递可以随时借助网络来实现,缩短了以往信息传递所需的时间。
三、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第二,资源共享,实现信息的便捷查询。林业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将资料上传至计算机,通过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2]。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电脑快速检索相关资料,且查阅的资料相对完整准确,与传统的查阅方式相比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和人工,提高工作效率。
林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林业管理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管理模式,促进林业产业稳步发展。林业档案作为林业科研活动、技术推广活动的资料,可以实时记录林业建设工作,为以后的林业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必须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实现林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这是我国林业发展必须要走的路。
强化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应建立专业团队,建立林业档案管理标准,加强对林业档案管理的投资力度。
四、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途径
但由于我国林业档案管理实施时间比较短,各项管理制度也不太完善,林业档案管理设施落后,林业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3]。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林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林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林业单位没有根据工作需要引入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林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对林业知识掌握不多,也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经验,严重降低了林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外,还有很多林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林业档案管理工作成为副业,并且林业档案存储没有专门的档案室,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少之又少[4]。第二,林业档案管理手段不规范、不完善。很多林业单位不按照国家档案局和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管理林业档案,不按照相关的规定步骤和流程进行档案分类和存储,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后期林业档案的查阅和使用。
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很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
10月16日,宝能集团与苏州市昆山市人民政府签署系列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开展新能源汽车、青阳港城市综合体、夏驾河宝能科技园、综合医养、周庄文旅等项目合作,并在汽车电商销售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中,宝能新能源汽车项目是昆山引进的首个整车项目,包括宝能汽车研究院、宝能汽车生产线、零配件生产基地和汽车产业发展基金等。
21世纪是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需求。要想建设好现代化林业产业,就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林业发展服务,提升林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5]。
林业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林业档案管理团队,加强对林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招聘一些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水平高的林业档案管理人才;要不断优化和改善硬件设置,建造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林业档案室,配备完善的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设备;要将林业活动信息完整、详细地记录下来,根据档案的内容,选择纸质档案、音频档案、图片档案、视频档案等存储方式,实现林业档案的标准化管理;林业单位要加大对林业档案管理的投资力度,不断更新和完善林业档案管理设施,切实提升林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自信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中华民族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世界一流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强盛的民族,这些是中华民族自信形成的客观基础。中华民族的自信是在自我肯定中内生的,是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相互比较中强化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民族自信内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长期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走势。
[参考文献]
[1]李丽娟.探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9(05):36.
[2]罗文娟.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8(21):132+137.
[3]门玉珍.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策略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6):61.
[4]邓淑莹.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145.
[5]王丽芬.探析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档案,2013(03):132.
【中图分类号】 G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20(2019)20-46-02
【收稿日期】 2019-09-28
【作者简介】 杨妍(1982- ),女,汉族,山东威海人,硕士,威海市刘公岛林场,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档案管理在林业生产工作中的运用。
标签:林业档案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优势论文; 途径论文; 威海市刘公岛林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