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支皮瓣修复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王炳海,通讯作者:郭静

穿支皮瓣修复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王炳海,通讯作者:郭静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20)

【摘要】目的 分析穿支皮瓣修复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83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分别予以胸腹带蒂皮瓣术、穿支皮瓣修复术,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部功能以及外形恢复良好,总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2.38%(2/42)显著少于对照组17.0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予以穿支皮瓣修复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应有价值高。

【关键词】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056-01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为创伤外科常见损伤,多数患者可通过植皮的方式得到治疗。对有严重缺损情况,多数患者无法通过植皮得到良好的修复效果,此时便需要进行皮瓣修复。近年皮瓣修复逐步发展成为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方式,特别为整形外科以及创伤骨科,都有广泛应用。现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最大程度保留手指长度等外形以及功能的治疗方式,希望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83例为对象,对照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18~66岁,平均(39.82±5.81)岁,右手损伤16例,左手损伤18例,双手损伤7例;观察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17~65岁,平均(38.71±5.52)岁,右手损伤17例,左手损伤19例,双手损伤6例。患者多数为:机械碾压伤、重物压伤、车祸、刀伤。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首先清创和消毒。次步骤为确定手外伤的具体位置以及伤残程度,合并其它损伤情况。之后进行麻醉和消毒,检测皮肤和机体组织,处理出现肌腱、骨骼、关节囊损伤患者,并予以修复处理。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视混着创伤损伤程度和大小决定选择何种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胸腹位置设置好皮瓣大小,主要以皮肤软组缺损为标准,最小保证处于3~6cm,最大处于10~18cm之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切开皮下组织和皮肤,之后于深层筋膜浅层撕起皮瓣,修剪好皮下组织,确保可完整保留蒂下组织。出现皮肤脱套伤时,以管状缝合法进行胸腹壁皮瓣蒂部,减少创面渗液。

观察组患者主要为,穿支皮瓣修复,臂丛神经麻醉后用皮瓣穿支的方式穿至深部筋膜位置,依据穿支位置对皮瓣和其边缘予以调整。在距离血管干1cm位置暴露脂肪小叶,并采用钝性撕除穿支血管。行纵行切口延长到穿支血管附近,并由深筋膜形成空腔,于血管根部位置提起深筋膜下血管,常规切除穿支皮瓣。由施术医生依据实际情况选择筋膜的发展方向,并将其作为皮瓣中心、切开皮瓣周围边界,提起皮瓣之后予以游离。

两组患者手术结束之后均需进行患肢固定、保持创伤面整洁干净,改善微循环、防止肌肉收缩,并予以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参照中华医学会对手外科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手功能外形恢复正常,皮瓣和周围皮肤差异并不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良:手部功能和外形基本恢复正常,皮瓣有轻度臃肿。一般:手部功能部分恢复,皮瓣和四周皮肤之间有较大差异。差:手功能和外形并未恢复,皮瓣和外形有不合理状况。优秀率=(优+良+一般)/总例数×100%。(2)分析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主要不良反应情况为,皮瓣感染、皮瓣边缘坏死、皮瓣严重肿胀,不良反应率=不良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处理83例患者的数据,以X2检验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数据(%、n),以t检验各计量资料(),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手部恢复情况

对照组:优8例(19.51%)、良10例(24.39%)、一般15例(36.58%)、差8例(19.51%),合格率33例(80.49%)。

观察组:优12例(28.57%)、良12例(28.57%)、一般16例(38.09%)、差2例(4.76%),合格率40例(95.24%)。

观察组患者手部功能以及外形等均得到良好恢复,总合格率95.24%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9,P<0.05)。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患者:皮瓣感染2例、皮瓣边缘坏死3例、皮瓣严重肿胀2例,不良反应例数7例(17.07%)。

观察组患者:皮瓣感染0例、皮瓣边缘坏死1例、皮瓣严重肿胀0例,不良反应例数2例(2.38%)。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2.38%显著少于对照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2,P<0.05)。

3 讨论

手为劳动的重要器官,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原因造成的手部损伤逐步增加,其中以手部软组织缺失所占比例最大。在进行修复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为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分析各种常用方式的优缺点[1]。

修复软组织损伤有多种方式,可依据患者年龄、病情等特点灵活选取。明确患者创伤面之后可用皮片移植修复且无需组织皮瓣,也可以局部皮瓣予以移植修复。选择合适组织瓣时要分析是否影响功能,及其美观性。胸腹部带蒂皮瓣有取材简单以及操作方便的特点,可用于手外伤修复,术后组织血运情况良好,且并发症较低[2]。在进行手术时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且要保证比例适中、无张力以及扭曲,在修剪皮下组织时也要保留其蒂部组织,减少术后创面渗液。穿支皮瓣为近年出现的新技术,在皮肤选择上更为广泛,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且在取穿支皮瓣过程中可选取皮神经携带皮肤,转移至神经吻合区,帮助患者手部感觉恢复。因此对手部要较高要求患者可采用此种方式[3]。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特点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手部功能以及外形的总合格率95.24%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知,采用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时,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更优。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2.38%显著少于对照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患者穿支皮瓣修复对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中也有重要用,患者并未出现皮瓣感染、皮瓣严重肿胀等情况。

综上所述,为手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可采用穿支皮瓣进行治疗,此种方式可帮助手部功能恢复,且外观恢复效果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洪辉, 闫毓鑫.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疗美容, 2017, 7(7):28-30.

[2]郑大伟, 黎章灿, 曹广超,等. 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6, 39(1):12-16.

[3]王海龙.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67):75-75.

论文作者:王炳海,通讯作者:郭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穿支皮瓣修复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王炳海,通讯作者:郭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