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列举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国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优点;制约因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生产产品那样,成批成套地生产。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上配起来就可以了。在房屋建造工程中,相对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和砌体建筑结构而言,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方式是在工厂生产预制出包括梁、板、柱和外墙等建筑构件,在室内经过养护并验收合格后,运输至现场安装施工完成的建筑方式。
一、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优点
1、效率高,速度快,缩短建设周期
传统的施工方式,容易受到场地施工环境和恶劣天气的影响,使效率大大的降低,建筑的工期容易受到影响。但装配式建筑在工厂生产,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效率快,工期得到有效的控制,节约时间成本。
2、节能和环保
因为外挂板有其特殊的制造工艺,其保温性能相比较于传统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或外墙内保温性能要更好,与此同时解决了因传统建筑做了外保温而造成的外墙面装修脱落的现象,极大地改善了房屋外观,节省更多的能源。传统的手工业劳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等污染物,但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是在工厂标准化化生产,使得施工场地的建筑垃圾得有效地减少,保护了自然环境。
3、质量高,有较完整的生产标准
装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方式是在工厂生产预制出包括梁、板、柱和外墙等建筑构件,没有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使其生产出来的配件质量高,各方面性能得到保证。因为有较完整的生产体系标准,可以使构件标准化生产。
4、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
随着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劳动力大量减少,其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严重制约了房建企业的发展。然而装配式建筑有效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可以把劳动力大量从施工现场转移至工厂,而现场则以机械安装为主,从而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5、结构抗震性能好
跟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其使用性能也较为突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师们着力于取得有效措施优化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使得建筑的使用与使用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国家的基建得到长足发展。
6、安全性更高
大多数传统建筑工程的施工,基本都是在露天情况下进行施工,非常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等情况的干扰,从而使房屋安全性降低,因此存在很多的施工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施工质量。应用装配式建筑形式,施工构件提前生产完成,并且加以预配,现场施工只需要专业施工人员,根据装配式施工图纸进行安装,完成安装施工作业之后检测安装质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科学避免施工安装期间,露天作业所带来的各种施工风险,同时也可以提高施工安全性,保障参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这方面来讲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性更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
1、人们对装配式的建筑存在误解
居民住宅的结构安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近几年发生的四川、玉树等地震,在地震中装配式建筑损坏严重,其中一些教学楼甚至发生了整体式坍塌,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在日常生活中,装配式建筑也时常发生质量事故,导致人们认为现浇式建筑结构在结构稳定性和安全行上要优于装配式建筑。人们的认知在一等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应用。
2、产业链发展不均衡和研发设计投入不足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是在工厂进行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在生产前期,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到构件的设计生产上,由于产业链发展不均衡,导致预制件价格大幅度上涨。若是产业链发展均衡,则构件的平均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装配式建筑在近几年发展迅猛,但政府和施工企业在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力度不够,致使装配式建筑技术相对落后,反过来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所以,我建议国家政府部门需要增强对装配式建筑科研的投入力度,鼓励施工企业积极开发配套的新技术,协调各个行业共同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为国家基建事业做出贡献。
3、装配式房屋构件运输困难
有些装配式房屋的构件比较庞大,建筑构件从工厂运输到工地现场需要经过吊装等程序。构件的运输和安装不仅成本高而且比较危险。拿构件柱举例,柱子是承压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其腹部受力容易产生裂纹,严重影响了柱子的结构安全性。
4、农民工施工工艺水平不足
装配式建筑有着现浇式建筑所没有的优点,例如:人工成本低、工期短、安装快、效率高等。但装配式建筑对施工工艺有着严格要求,其精度已经达到了毫米级。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有较高的施工工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的工匠精神。但现实中,农民工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素质水平差别大,施工粗制滥造,达不到规范所规定的施工精度。
三、结论
装配式建筑不仅具有现浇式建筑的特点,而且装配式建筑在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师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挖充分掘装配式建筑的地域文化,合理选择装配式建筑结构,加强建筑设计人才培训,同时政府要加强装配式建筑的研发设计投入、推行相关政策给予相应的支持,实现装配式建筑的转型升级,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鲁波,张晓明.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辽宁经济,2018(04):80-81.
[2]齐宝库,张阳.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6-159.
[3]许春龙.民用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科技风,2017(14)
[4]刘红梁,高洁,吴志平,等.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57-361.
[5]常春光,王嘉源,李洪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8-63.
论文作者:刘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是在论文; 工厂论文; 安全性论文; 房屋论文; 成本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