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研究论文_白晓亮、孙国宇、赵志宇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研究论文_白晓亮、孙国宇、赵志宇

辽宁省东煤地质物探测量队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也在持续健全。通常情况下,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受水文地质危害的影响,若是想要提升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则需要全面分析工程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保证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建筑工程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方法

引言

在建设工程前期地质勘察工作落实中,因为周边环境、天气变化都会影响其地质勘察工作的落实和操作,所以在工程地质勘察当中,勘察队伍需要对整个地区的水文地质危害进行深入分析。对于环境中的岩石状态以及整个环境中的水流向作用进行详细分析,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对于保证后期工程施工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阐述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

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工程地质勘察需要分析和总结施工地带的地质情况,为施工提供地址根据。水文地质危害研究内容包括施工地貌区域的分析、研究施工区域的水文条件和地质条件、掌握当地的岩石特性和土质特性、施工是否会影响到地质问题等。主要流程为选择施工地质勘查,判断此区域是否能够符合建设工程的标准,详细整合区域内的建筑地址。研究分析确定选址,在此过程若是发现地质条件有不符合施工条件的,则应立即上报,有利于施工企业及时调整施工地点,初步勘查通过选址报告,掌握建筑工程项目勘查施工图纸,主要是研究施工图纸所提供的参数勘察手段,包括工程地质测绘、物理勘测和区域原位检测内容。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地下水是岩土的重要组成,它影响着岩土体工程的特性和基础工程,进而让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受到影响。在勘查工程地质中,由于勘查工作未影响到水文参数,因此水文地质工作会被工作人员省略仅是简单描述,忽略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复杂的区域,工程勘察人员因条件限制无法深入探究,水文地质在设计中未重视水文地质问题,从而为岩土工程带来危害。在勘查工程中为有效提升勘察质量,则需要确保工程稳定性,让工程顺利开展,加大研究水文地质出现的问题。在开展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时,一方面要查明水文地质出现的问题的因素,一方面要分析地下水对建筑物的作用,提出相关预防措施为工程地质施工提供可靠依据,降低地下水危害。传统型工程勘察报告因缺少评价岩土工程危害,总结施工经验和教训,评价水文地质问题,考虑内容:第一,评价地下水影响岩土体与建筑,推测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有效防治策略;第二,工程勘察需要联系建筑物地基种类需求,查询相关水文地质问题,为其提供需要相关水文地质资料;第三,需要从工程方面看,探究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与作用,提出在各种条件下评价地质问题;第四,需要掌握地下水的状态,分析预测人为情况下地下水变化状况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2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

2.1地下水的水位上升问题

地下水位的上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上升的位置是重要的因素,重点因素包括地下含水层的结构、地层结构以及气候环境等,这些都会对地下水位的变化造成负面影响。人为因素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地下水位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位上升的时候,土壤会被淹没或盐碱化,导致地质勘察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工程结构被腐蚀。工程结构遭到破坏,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工程的质量。

2.2地下水的水位下降问题

当地的水位下降的时候,地下水位就会下降。地下水枯竭通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目前,农业、矿产等行业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地下水的过多使用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根源。如果地下水供应不足,不能及时补充,水位会严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面裂缝等。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会破坏工程结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日常的生产生活。建筑物可能因地下水位下降、缺乏稳定性或墙体开裂等原因而受损。

2.3地下水的水位升降频繁

当局部水位出现频繁上升或者下降的现象时,就会因地层结构的胀缩不均而影响工程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下水位变化频繁,会造成土层松软,导致承载力不足,在地质勘察中,很可能由于操作不当使地下水影响工程,导致其变形,建筑物稳定性降低,而且还容易产生地面裂缝问题。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处理措施

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做好污染调查工作,控制污染现象;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进行控制;合理的进行选择水源地;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案进行开采。

3.1做好污染调查工作,控制污染现象

污染调查工作应尽可能在地质测绘和水文地质测绘的同时进行,以便尽快掌握污染的可能性及其在工作区的污染状况,以便及时考虑保护和治疗措施。调查前,当地环保部门应首先收集和了解与地下水污染有关的背景资料。另外在调查中,应注意污染对水源区域的影响。污染的地表水往往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媒介。因此,应注意了解地表水的污染状况,自净能力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调查当地居民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以便在采取预防措施时有更多的依据。

3.2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进行控制

通过对污染的实地调查,发现主要富水地段或拟建水源区受到污染的可能性比较大。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污染时,必须建立污染监测系统,检测系统最好结合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网。监测点应沿污染源方向排列,在未受污染的附近设置2~3个控制点。监测系统应定期检查地下水水质,测量地下水位和水温,并注意附近土壤和地表水等污染介质的状态。及时分析趋势和预测。

3.3合理的进行选择水源地

在比较水源规划和选择水源时,兼顾工业以及农业用水的前提下,优先做到工业用水的需求量。如果工作区域内,由于其他水源的开采,采矿量接近补给,或水质恶化,或者区域内发生地面沉降,在没有整体布局的情况下,调整各种水源采矿计划和人工补给之前,建立新的水源是不合适的。

3.4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案进行开采

在制定采矿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所有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应预见采矿条件下的可能动态,以规划和控制开采量和水位降深问题。当水源附近有其他水源时,必须协调每个水源的采矿方案。例如,如何配置主要含水层的进水量,如何分配生产量,以及控制工作水位的深度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所有地质工作者都应认识到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在工程地质勘察施工的过程中,有必要探讨施工现场中存在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获得详细的水文地质数据和判断这个项目可能的风险引起的水文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减少工程损失,确保工程地质勘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薛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地质灾害,2018(5):202.

[2]彭晓文.浅析工程地质勘察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低碳技术,2017(10):87-88.

[3]杨春理.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56-57.

[4]李世炎.谈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科技研究——2017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C].2017:1.

[5]毛国芬.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改进[J].科学技术创新,2019(5):52-53.

[6]伍家文.工程地质勘察中岩土水文地质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9(6):251.

论文作者:白晓亮、孙国宇、赵志宇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研究论文_白晓亮、孙国宇、赵志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